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黄土旱塬区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黄土旱塬区盛果期果园,于2009-2013年对0~5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监测,了解其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平水年,苹果园耗水主要发生在0~300 cm土层;年降水量小于400 mm时,果树主要消耗300 c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受年降水量和苹果耗水的共同影响,200~300 cm土层是土壤水分的最大波动层;苹果园4-6月底季节性干旱明显,土壤水分的蓄积主要发生在7-10月中旬,该期的土壤蓄水能有效缓解下一年的春季干旱.  相似文献   
642.
为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茬次紫花苜蓿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文章以新疆大叶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称重法控制土壤含水量(TA为充分供水,85%田间持水量;TB为轻度胁迫,65%田间持水量;TC为重胁迫,45%田间持水量),来研究不同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茬次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在分枝期、返青期、现蕾期、开花期的活性,同时也研究不同水分胁迫下新疆大叶苜蓿各时期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植物器官生育期的发展和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MDA含量呈逐渐增长趋势;同时也表明,3种抗氧化酶在分枝期达最大值,且在轻度水分胁迫(TB)下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分别为POD=6.543 6,SOD=226.388 1,CAT=38.106 6。该结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的抗旱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3.
以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不同演替类型林分为研究对象,研究油松纯林、油松-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混交林和栓皮栎纯林三种不同演替类型林分的空间结构、林下植被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林分水平及垂直空间结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更新幼树生长、土壤持水和透气性能等指标在三种不同演替类型林分间差异显著(P<0.05),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中的角尺度、林层指数和开敞度显著影响了各类型林分的灌草多样性,混交度、林层指数和大小比数显著影响了更新幼树的生长,混交度和林层指数显著影响了土壤水分的变化(P<0.05)。(2)松栎混交林灌草生物量、天然更新幼树的生长以及土壤水分物理状况均好于纯林,并主要受林分混交度和林层指数的共同作用。(3)各演替类型林分内均存在栓皮栎更新幼树,混交林栓皮栎更新幼树数量最多、长势最好,对林地资源的竞争最为激烈。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林分空间结构实现种间关系及林地资源的调控,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644.
花铃期缺水对棉株体内碳氮含量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铃期土壤水分亏缺时,棉花的光合强度,光合同化产物形成、转化和运输受抑,从而导致棉叶中总氮和蛋白质氮含量降低,且对碳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45.
陕北黄土区雨季后山地枣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陕北延川县齐家山红枣试验基地枣林地、苹果林地和撂荒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和不同整地方式的枣林地土壤水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研究区下坡位土壤水分最高,为14.19%;阴坡土壤水分最高,为14.19%;水平阶整地枣林土壤水分显著高于原状坡。②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枣林地土壤水分最高,为11.49%;不同植被类型0~100 cm土壤贮水量依次表现为枣林地(144.76 mm) > 苹果林地(124.19 mm) > 撂荒草地(72.20 mm)。③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贮水亏缺度存在差异。雨季前,0~20 cm土层亏缺度最小,平均亏缺度表现为撂荒草地 > 枣林 > 苹果林;雨季后,土壤水分亏缺度表现为撂荒草地 > 苹果 > 枣林,除枣林地外均高于雨季前土壤水分亏缺度。④雨季后,研究区3种植被类型0~20 cm土层土壤水分亏缺加剧;20~100 cm土层中,枣林土壤贮水补偿度为正值,土壤水分得到补偿,但最高仅为22.95%,枣林土壤水分仍处于亏缺状态并未完全恢复;苹果林地土壤贮水补偿度则为负值,表明土壤水分亏缺进一步加剧;撂荒草地土壤水分补偿度基本维持在0左右,土壤水分亏缺没有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646.
本文通过室内和室外试验,将不同含量(10%、20%、30%、40%和50%)、不同粒径(0~2、2~5、5~8和8~10 mm)的煤矸石与土壤进行复配,形成具有不同容重(1.3、1.35、1.4、1.45和1.5 g·cm-3)的新构土壤,探究土壤重构方式对新构土壤水分、团聚体结构稳定性以及黑麦草、紫苜蓿和白车轴草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饱和含水量(SW)、毛管含水量(CW)和田间持水量(FC)随煤矸石含量、粒径和土壤容重增加而减小。>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随煤矸石粒径增加大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煤矸石粒径为2~5 mm达到峰值;R0.25、MWD和GMD与煤矸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基于增强回归树(BRT)模型,煤矸石含量对SW、CW和FC的影响较大,对其变异贡献率分别为59.3%、67.0%和40.3%;煤矸石粒径对R0.25、MWD和GMD的影响最大,对其变异贡献率分别为44.7%、32.3%和62.1%;煤矸...  相似文献   
647.
外源甜菜碱对冬小麦抗旱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3种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外源甜菜碱对返青-拔节期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下降,喷施25 ̄50mg/kg外源甜菜碱对提高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叶面积等生理指标越明显,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648.
大规模的采矿作业已对我国半干旱区植被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矿区植被亟待恢复,以解决半干旱矿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改良土壤、有效储存和利用降水是半干旱矿区复垦土地植被恢复的首要问题。本研究针对半干旱矿区复垦土地水分涵养功能不足的问题,提出利用凹凸棒土和当地砂土组配作为新覆土材料,并研究了外源凹凸棒土添加对神木矿区复垦土壤入渗、排水和储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凹凸棒土含量的增加,土壤的累积入渗量减少4.8%~37.4%,入渗率减少6.4%~46.3%,湿润锋推进速度减小9.8%~116.9%,饱和导水率减小14.3%~59.5%,24 h和72 h排水量分别减少0.3%~4.3%和0.3%~2.5%,土壤最大储水量增加1.6%~22.4%。外源凹凸棒土的作用效果在添加量为150 t·hm-2时基本已达到最大,结合经济成本的最佳用量在30~150 t·hm-2。本研究结果系统揭示了凹凸棒土对半干旱矿区土壤减渗保水的作用机理,证明其可以作为半干旱矿区复垦土壤改良的有效材料,为半干旱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9.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can influence soil water and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thus affect plant nutrient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nutrient conservation changes with variations in water availability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plant nutrient-use strategy. Here, green-leaf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concentrations, N- and P-resorption proficiency (the terminal N and P concentration in senescent leaves, NRP and PRP, respectively), and N- and P-resorption efficiency (the proportional N and P withdrawn from senescent leaves prior to abscission, NRE and PRE, respectively) of 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h, a typical perennial grass species in northern China, were examined along a water supply gradient to explore how plant nutrient conservation responds to water change. Increasing water supply at low levels (〈 9000 mL/year) increased NRP, PRP and PRE, but decreased green-leaf N concentration. It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green-leaf P concentration or NRE. By contrast, all N and P conservation indicator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at high water supply levels (〉 9000 mL/year).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anges in water availability at low levels could affect leaf-level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for the species in semiarid ecosystems. Therefore, global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may pose effects on plant nutrient economy, and thus on nutrient cycling in the plant-soil systems.  相似文献   
650.
对陕北安塞两个黄型的天然草地群落: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群落 的长芒草(Stipa bungeana)群落的地下部生长拳头进行了整个生长季的调查和测定。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