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植物人工种子的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20年来植物人工种子的研究概况,结合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系统阐述了人工种子的概念,制作流程及研究的意义,提出了人工种子应解决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体细胞胚的质量及大规模生产,人工种皮内膜包裹材料的选择,人工种子的防腐和贮藏运输等,展望了人工种子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该基因在果种皮中特异表达,10~40 d果皮中丰富表达,推测为与花生果种皮发育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63.
东北蒿属植物比较形态学研究:Ⅰ.种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维 《植物研究》1999,19(1):111-120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蒿属植物萝组,艾蒿组,艾组,龙蒿组,牡贡组,35种代表植物种皮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其中瘦果形态多为倒卵形,长圆形及其它变形,但立体构型多有变化。  相似文献   
64.
银杏外种皮的化学成分和用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介绍了银杏外种皮的现状、化学成分和用途。  相似文献   
65.
研究种子同化物卸出的微注射法和空种皮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injectionTechniqueandEmptySeedCoatTechniquefortheStudyofAssimilateUnloadinginSeedsDAIYu-Ling,ZHANGShu-Qiu,YANGShi-Jie,LOUCheng-Hou(CollegeofBiologicalScinces,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94)对光合同化物卸出的研究,常采用一些间接方法如标记C引入、放射自显影等来显示同化物的分配。发育的大豆种子、胚和种皮间没有共质体联系,从茎叶运来的同化物先从种皮卸出到包围幼胚的质外体空间,再被幼胚吸收,是一种研究同化物卸出的好材料。1983年,美国的Thorne和Rainbird[3]用大豆、…  相似文献   
66.
中国水鳖科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扫描电镜对国产水鳖科植物(包括6属13种)的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作了系统描述。根据种皮细胞形态、外种皮表面纹饰和内种皮内层小瘤状突起的特点将水鳖科植物的种皮微形态特征划分为3种类型,即海菜花型(海菜花属)、水鳖型(水鳖属)和苦草型(苦草属、水筛属、虾子草属和黑藻属),并作出了分属检索表。本文结果表明,种皮微形态特征可作为该科族、属以及属内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对探讨属间关系和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亦具有重要的价值。种皮微形态特征支持Hutchinson(1959)和Eckhardt(1964)将海菜花属和水鳖属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族处理的观点。苦草属、水筛属和虾子草属种皮微形态特征的高度相似性表明它们间有密切的联系,不支持将它们置于不同亚科和族的分类处理。黑藻属虽与上述3属近缘,但其外种皮特征则较为独特,因此与水筛属放在不同族中更为合理。本文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支持iki1937)和Shaffer-Fehre(1991b)等关于水鳖科与茨藻科近缘的观点。  相似文献   
67.
中国茨藻科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国产茨藻科植物的外种皮和内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茨藻科植物在种子表面细胞形态、表面纹饰和内种皮内层细胞形态及小瘤状突起的大小和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可作为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并首次发现外种皮微形态特征也与内种皮内层小瘤状突起一样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根据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我们支持Miki(1937)和Shaffer-Fehre(1991b)等关于茨藻科与水鳖科近缘,而不应放在眼子菜目的观点。对弯果茨藻Najas ancistrocarpa A.Br.ex Magnus和草茨藻N.graminea Del.外种皮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外种皮细胞表面具瘤状颗粒而非网状加厚。  相似文献   
68.
七筋姑属种皮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对七筋姑属北美全部4个种和东亚七筋姑不同产地的11个居群进行了种皮微形态特征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北美4种中,Clintonia umbellulata以其种皮近于平滑、表面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凹坑而不同于其它各种具条纹状或网穴状的表皮纹饰。北美西部的2个种C.uniflora和C.andrewsiana种皮纹饰相似,关系密切;而北美东部的C.borealis与东亚种C.udensis长白  相似文献   
69.
中国干旱区柽柳科植物种子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中国干旱区柽柳科(Tamaricaceae)植物3属7代表种的种子形态及种皮表面亚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表明种子形态及种皮表面亚显微结构可为本科植物的分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种子表皮毛着生的类型并结合外部形态特征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表皮毛可分为Ⅰ型表皮毛和Ⅱ型表皮毛,前者着生于种子表面,包括红砂属(ReaumuriaL.)和柽柳属(TamarixL.)植物的一些种类;后者着生于种子顶端的芒柱上,包括柽柳属一些种类和水柏枝属(MyricariaDesv.)植物。(2)表皮毛的演化趋势是由Ⅰ型表皮毛向Ⅱ型表皮毛转化。(3)红砂属处于本科的原始地位,水柏枝属较为进化,柽柳属是联系两者的中间环节,本属内亦存在许多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70.
为探究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细胞壁代谢及种皮超微结构与休眠解除的内在联系,该研究通过低温层积解除桃儿七种子休眠,分析休眠解除过程中种子不同部位细胞壁组分及相关代谢酶的变化,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种皮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桃儿七种皮主要由角质层、栅状石细胞层及海绵组织层3层构成,在层积过程中,种皮内部的海绵组织逐步疏松膨胀,种皮表面破损加剧;(2)种子不同部位的细胞壁组分具有明显差异,整个层积过程中,种胚、种皮和胚乳中的纤维素含量均在层积中期(45 d和60 d)降至最低,3个部位的纤维素酶活性在层积中期对应升高;种胚和种皮内的半纤维素含量均在层积中期显著下降,种皮中甘露聚糖酶活性和木糖苷酶活性在层积中期时相应达到最大;3个部位的果胶含量均在层积后期(75 d和90 d)时显著下降,而种皮和胚乳中多聚半乳糖醛缩酶活性也在层积后期相应升高;(3)种胚和胚乳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层积75 d和90 d时明显下降,而SOD活性在此时显著上升。(4)种子不同部位3种木质素单体的组成比例具有明显区别,同时3种木质素单体含量均随层积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且胚乳和种皮中的S-木质素含量对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研究认为,在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内细胞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逐步酶解,活性氧作用下的细胞壁松弛以及海绵组织层的疏松膨胀和种皮的破裂,破坏了细胞壁的刚性结构,促使种子机械束缚力降低,吸水性能提高、胚根生长能力增强,最终导致其休眠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