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政府使用公共财政投资建设公益性的工程,需遵守一定的审批与管理流程。由于缺少园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体系,以及园林工程特有的艺术性,使审批流程与设计流程产生了一些矛盾。审批过程中,评审者关注投资的合理性,设计者关注园林美学观感,两者的不同立场导致对部分园林绿地建设内容必要性的分歧。为了在保证建设资金投入合理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园林绿地的完整功能与艺术水平,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平衡设计与评审的原则,并强调在审批与建设过程中各方面调整思维方式,进行换位思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我见到过不少关于风景园林与生态文明关系的表述,比如风景园林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抓手,风景园林是生态文明的体现,风景园林是生态文明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53.
绿色屋顶项目通过释放屋顶空间的利用潜能,满足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在越加拥挤的城市中的公共场所进行休闲娱乐的需求,以及需要更加环保城市的同时,建造道路、停车场及其他类型建筑的需求。屋顶绿化是一种独特的解决途径,能够为人们带来众多益处,因此它也被认为是城市开发中最具有可持续发展、最能适应气候变化的手法之一。它是工业化城市向环保类型城市转变的关键。为推进这一进程,我们必须关注屋顶绿化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未来城市规划政策之中。  相似文献   
54.
苏南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是乡村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模拟自然、半自然植物群落为基础,对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进行了研究。根据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可以将乡村植物景观划分为村落植物景观(农户外环境植物景观)、农田植物景观、道路植物景观和水域河道植物景观;生态植物景观营造可以从自然群落中得到借鉴,以常熟为例,采用植被生态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当地自然、半自然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模拟形成15个可供当地应用的人工配植模式;乡村不同植物景观类型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要求,通过分析常熟典型乡村特点,以模拟自然群落为基础,可进一步改造形成适于不同类型的乡村植物景观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5.
高原  方茗  王向荣 《生物信息学》2018,25(4):103-109
军事防御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军事防御环境的转型和保护,无论形式语言还是表达的文化内涵,都来源于场地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启示。从城市发展的视角,梳理从中世纪开始军事防御空间的发展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对荷兰水线、蒙锥克山、普西迪要塞等军事环境的转型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了军事防御环境保护和改造中的启示,历史上的军事防御环境在转型后需要承载场所精神、重塑场地与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并且需要通过可持续管理模式重新搭建人与场地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6.
粤北古驿道沿线传统聚落是古驿道“文化线路”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已开展沿线传统聚落的研究,但未从景观视角确立聚落中的观测指征。结合Google earth和ArcGis软件以及实地调研,对粤北古驿道中的连州丰阳—东陂古道、西京古道、梅岭古道沿线的传统聚落进行定点采样和定量分析。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其宏观层面的聚落高程、聚落规模,中观层面的聚落景观格局、居住地内部肌理、坑塘布局特点以及微观层面的民居平面形制。结合移民史和地方志等史料进行环境作用机制分析,得出不同层面的聚落景观差异分别受不同的主导因子影响,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影响其宏观层面,民族民系与移民文化主要作用于中观、微观层面。通过对比研究,明确粤北不同古驿道沿线聚落景观资源的差异,以期为各条古驿道保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为探究社区农园促进社区重建的社会作用机制,研究引入社会资本视角,结合对“社区农园”维护者、组织者和第三方合作机构的半结构化访谈和实地观察,深入分析社区农园的社会资本与社区重建的关系。研究表明,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农园所产生的社会资本具有激发居民自治意识,培育自治能力的社会功能。最后,结合调研与理论分析,提出社区农园发展须针对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形成的条件,完善自上而下的制度保障、培育多层次的参与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功能空间。  相似文献   
58.
文晨   《生物信息学》2020,27(1):41-46
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经历变革,规划编制和管控技术需要风景园林的视角。针对空间规划和风景园林的衔接问题,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和报告,介绍德国景观规划的发展经验。德国作为实行空间规划体系的国家其景观规划对自然保护和景观多种功能的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梳理德国景观规划的目标、层级、基础作用、模块设置以及对社会发展需求的灵敏反应。德国景观规划对中国风景园林衔接新的空间规划体系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模块式的任务构建,在各尺度层级保持连贯的目标体系,以及系统地革新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9.
风景园林》:《世界遗产公约》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11月16日通过的,它致力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到今年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您是世界遗产方面的专家,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世界遗产这40年的发展脉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0.
随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工作的呼声日益提高,工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和环境建设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大砂坑生态修复二期工程为例,提出了这类工程的技术关键,首先是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二是稳定坡体,三是建立排水系统,四是土壤改良,五是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重点论述了植物选择和种植中的有关问题,并结合该项目在前期立项、勘察、设计、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