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鱼类嗅觉器官的形态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鱼类嗅觉器官的发生、宏观和微观形态结构、嗅觉生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依据鱼类嗅觉器官开展系统进化方面的研究,以及基于嗅觉分子生理机制而开展的有关行为学方面的研究,可能是未来鱼类嗅觉器官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2.
基于矢耳石形态特征的中国鲚属鱼类种类识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中国鲚属鱼类七丝鲚、凤鲚、刀鲚和短颌鲚共4种205尾2龄鱼矢耳石的32个形态特征。对9个可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反映矢耳石体积和基叶大小的第1主成分,以及与反映翼叶大小的第2主成分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91.2%,是种类判别的主要依据。对10个比例性状的逐步判别显示,4个种的平均正判率达95.6%,但交互验证结果却显示,刀鲚与短颌鲚间存在着20.1%的误判率,表现出与传统的依据外部形态分类和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分析的相似结果。这表明,短颌鲚并非有效种,而是刀鲚的淡水生态型种群,也预示着耳石形态分析在近缘种判别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记述了采自中国南海外海深水区的鼬鳚科鱼类2新纪录种:光口索深鼬鳚Bassozetus levistomatus Machida及圆吻棘鼬鳚Hoplobrotula badia Machida,并编制了中国已知的鼬鳚科4亚科19属35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54.
尖嘴鱼属(Gomphosus)是一群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珊瑚礁海域鱼类,共有2种,以往在中国海域记录有1种杂色尖嘴鱼(G.varius)。我们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采自中国南海大陆坡的鱼类标本时,发现了该属的另一种雀尖嘴鱼(Gomphosus caeruleus Lacepède,1801),为中国新纪录种。本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体呈浅黄褐色(雌)或深黑色(雄);吻部特别延长呈管状;体长为体高的4.2倍,为头长的2.6倍;背鳍Ⅷ-13,臀鳍Ⅲ-11,胸鳍i(不分支)+14(分支);脊椎骨25;鳃盖条7;体被中大圆鳞;侧线完全,在背鳍条的后部下方急剧向下弯折,侧线有孔鳞片27;头部仅鳃盖上部有9枚呈三角状排列的小鳞;背鳍起点前方有鳞8行;背鳍第一至第三鳍棘间的鳍膜具1黑斑;尾鳍截形。  相似文献   
55.
北海抹香鲸的年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2001年5月在广西琼州海峡获得的一头体长约18.0m的特大型雄性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遗骸的下颌齿,用自制的器械将齿沿着纵向锯成厚约1~5mm的10个薄片,用600目和2000目的金砂纸精磨和抛光至约150μm。由9位具有用耳石或鳞片鉴定鱼类年龄经验的学者,用肉眼和解剖镜观察齿纵切面的微观结构和轮纹特征。根据对牙齿磨片牙骨质和牙齿齿质上的生长层组判断,其年龄约为29龄。  相似文献   
56.
在分析组织结构并测定脂肪含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制革鞣制工艺对一头小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的皮作了脱脂效果研究。在控制好对皮肤整体质量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本文设计了一套工艺流程,将脱脂操作贯穿到整个皮张的鞣制过程中。经组织切片和氯仿甲醇法检验,胸部和腹部真皮的脂肪体积比,由31.78%±2.69%和44.80%±3.74%下降至4.28%和6.83%;含脂量下降至4.04%和5.57%,脱脂率达到了86.24%和84.90%,基本满足了标本制作的脱脂要求。  相似文献   
57.
大鳍弹涂鱼的胚胎发育及其对盐度的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钱塘江口沿岸滩涂的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的个体繁殖力进行了估算,采用半干法获取了受精卵,并在显微镜下进行了胚胎发育观察,盐度梯度实验分析了胚胎发育的盐度耐受性。结果表明,大鳍弹涂鱼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2249—3472(2746±230)粒;个体相对繁殖力FL为32—44(35±2)粒/mm,FW为643—1320(698±71)粒/g。雌性注射LHRH-A30.2μg和HCG20 IU的剂量、雄性注射HCG 20 IU的剂量,均能促使健壮个体的性腺成熟。大鳍弹涂鱼的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30个发育期,在水温27℃、盐度10‰、pH(7.8±0.3)的条件下,经历158h46min才孵出仔鱼,所需的积温达4286.70 h.℃。初孵仔鱼器官发育完善,已形成胸鳍、鳔、肾脏和膀胱等器官,眼睛有大量黑色素沉积,心率达283次/min。在5‰、10‰和15‰的盐度条件下,胚胎均能正常孵化,但胚胎发育的时间和发育积温随盐度的降低而减小。在20‰、25‰、30‰和35‰的盐度条件下,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死亡。  相似文献   
58.
叶尔羌高原鳅的年龄、生长与繁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008年5月采自新疆克孜河264尾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的年龄结构、生长特征和繁殖力。结果显示,种群年龄由2~11龄组成,其中2~4龄组个体占94.49%。平均体长和体重雌性为(9.39±2.10)cm和(16.55±15.85)g,雄性为(9.17±2.27)cm和(15.38±15.20)g,两者在雌雄群体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体长和体重关系式为W♀+♂=0.014 0L2.988 9(r=0.975 4),W♀=0.016 7L2.889 5(r=0.980 9),W♂=0.011 7L3.083 1(r=0.975 7)。生长指标和年增重均以4龄组最大,分别为1.86和18.79 g/年。雌雄性比为0.7∶1.0。2龄性即成熟。最小成熟体长和体重雌性为6.2 cm和4.46 g,雄性为4.6 cm和1.67 g。绝对怀卵量为6 136~405 555(平均28 716±42 698)粒,相对怀卵量为672~6 134(平均2 310±1 427)粒/g。卵径呈单峰型分布,推测为不分批产卵类型。依据同年8月采集的19尾幼体日龄推算,其繁殖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  相似文献   
59.
两种无鳞高原鳅年龄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霖  唐文乔 《动物学杂志》2010,45(1):94-103
分析了采自新疆克孜河174尾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unis)和258尾叶尔羌高原鳅(T.yarkandensis)的矢耳石及部分个体的背鳍条(n=11和12)、主鳃盖骨(n=20和25)和脊椎骨(n=38和45)的轮纹标志,探讨了用其鉴定年龄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背鳍条磨片和主鳃盖骨均无明显可辨的年轮标志。小个体长身高原鳅的脊椎骨磨片年轮比较模糊,总的判别能力及鉴定吻合率分别为52.63%和70.00%。叶尔羌高原鳅脊椎骨磨片的年龄判别能力为93.33%,但5龄以下个体存在轮纹的断裂、分支和聚合现象,鉴定吻合率为78.57%。所有矢耳石磨片均有日生长增长、生长阻断和年轮等生长标记,年轮由宽而不透明的暗带和窄而透明的亮带组成。174尾长身高原鳅中有171尾矢耳石磨片能观察到年轮特征,判别能力及鉴定吻合率高达98.28%和94.74%。258尾叶尔羌高原鳅有244尾矢耳石磨片能观察到年轮特征,判别能力及鉴定吻合率也高达94.57%和93.44%。两位鉴定者对同一尾鱼的脊椎骨磨片和矢耳石磨片进行年龄计数,长身高原鳅的总吻合率分别为75.00%和80.00%,叶尔羌高原鳅的总吻合率分别为73.81%和83.33%,两鉴定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矢耳石是两种无鳞高原鳅类最好的年龄鉴定材料,脊椎骨可作为高龄个体的辅助鉴定材料。  相似文献   
60.
长江口窄脊江豚东亚亚种体内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长江口窄脊江豚东亚亚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unameri)体内微量元素的积累和分布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2014年春季收集的3头雌性和3头雄性个体的心、肾、肝、肌肉、肺、胃和肠7种器官组织样品,进行了锌(Zn)、硒(Se)、铜(Cu)、钼(Mo)、钴(Co)、铬(Cr)、锰(Mn)、钒(V)和镍(Ni)9种元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按干重计算江豚体内Zn、Cu和Se的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59.15±33.87)μg/g、(15.85±15.07)μg/g和(7.31±5.49)μg/g;Cr和Mn平均含量次之,分别为(3.16±2.70)μg/g和(2.35±2.94)μg/g;Co、Mo、Ni、V平均含量较少,分别为(0.30±0.48)μg/g、(0.19±0.30)μg/g、(0.12±0.18)μg/g和(0.04±0.12)μg/g。研究发现,肠道、肝和肾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组织器官,除Cr以外的其他微量元素在一些组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Zn(P0.05)和Mn(P0.05)在肠道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肌肉和心,Se在肝(P0.05)和肾(P0.05)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余6种组织,Cu(P0.05)和Mo(P0.05)在肝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余6种组织,Co(P0.05)在肾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肌肉,Ni在胃壁(P0.05)和肠道(P0.05)中含量显著高于肌肉和肝。同时发现,Mn和Cr的总体平均含量在雌雄性别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Mn雄性显著大于雌性(P0.05),Cr则雌性显著大于雄性(P0.05)。此外,这9种元素在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江豚个体间也并不稳定,个体间的平均变异系数达121.08%。长江口水域窄脊江豚东亚亚种体内各组织器官内的元素含量总体上明显低于黄海、渤海的东亚亚种江豚和北部湾海域的印度洋江豚(N.phocaenoides)。与人体相比,长江口东亚亚种江豚体内Zn、Se和Mo的含量低于人体,Cu和Co含量高于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