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小单孢菌科放线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单孢菌科(Micromonosporaceae)菌株是一类具有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分化的经典放线菌,于二十世纪中期被发现,目前包含29属246种的成员。这类菌株不仅广泛分布于普通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在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一些被认为对生命极具挑战的极端环境中也常能探测到这些微生物的踪迹。小单孢菌产生的抗生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农业的多个领域,一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小单孢菌科放线菌的分类学特征、生态分布、基因组特征及其在医药和农业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推进小单孢菌科放线菌资源的高质量发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研究冠状动脉移植术中应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及传统切开方式获取大隐静脉术后桥血管通畅率。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内窥镜组(EVH,n=178)和开放手术组(OVH,n=202)。术后1年行冠脉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术中无不良事件发生。EVH组术中共计完成静脉桥血管总数为376支,平均每例2.11支。术后1年行冠脉CT检查,失访19例(静脉桥血管43支),发生桥血管再狭窄总数为21支/共333支,平均每例为0.0631支。OVH组术中共计完成静脉桥血管总数为458支,平均每例2.27支。术后1年行冠脉CT检查,失访11例(含静脉桥血管31支),发生桥血管再狭窄总数为26支/共427支,平均每例为0.0609支。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移植术中应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与传统切开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相比较,在术后1年时桥血管通畅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化疗前应用在减轻骨髓抑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方面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化疗前48小时GM-CSF300μg皮下注射1次,出现骨髓抑制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rhGM-CSF300μg皮下注,1次/日,直至WBC≥4.0×109/L。结果:实验组的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下降均较对照组轻,(P0.05),实验组白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及药费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疗前给予rhGM-CSF,可以有效地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缩短骨髓恢复时间,在降低医疗费用、加快床位周转、提高病床使用率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4.
用16S rRNA部分序列对Williams数值分类系统所包含的链霉菌属种或种群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以包含16S rRNA 基因V2高变区在内的120 bp长核苷酸序列所作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这 些链霉菌可分为34个簇,其中大簇5个(包括27~85株菌株);中等大小簇3个(包括9~12 株菌);小簇8个(包括2~6株菌);单成员簇19个。结果同时表明,Williams数值分类系 统中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归类而得的种或种群内存在较大异质性。  相似文献   
55.
多能硫杆菌RubisCO基因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氧化亚铁硫杆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基因为探针,与氧化硫硫杆菌和多能硫杆菌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表明,氧化硫硫杆菌的染色体DNA能够与氧化亚铁硫杆菌RubisCO基因探针杂交。而多能硫杆菌不能与其杂交,然而却能够与球形红杆菌RubisCO基因探针杂交,同源性高。由于RubisCO在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因此认为它们在RubisCO进化关系上应属于不同的类群。  相似文献   
56.
“普安命”对腹部手术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正> 1989年,我们应用西南制药三厂生产的18—氨基酸注射液(普氨命)作为对腹部手术病人静脉营养的氮源,观察了23例术后,全禁食病人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双歧杆菌对抗菌素的敏感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凌代文  周岩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1):27-33
对双歧杆菌属的50个菌株采用培养液稀释法进行了10种抗菌素敏感性试验。实验菌株分离自婴儿、成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粪便,厌氧消化器中的污水发酵液等不同来源,以及收集到的国外已定名的菌种共代表至少13个种。经试验,所有的菌株都抗多粘菌素(MIC=100~3200U/ml)、链霉素(MIC=80~1280U/ml)、新霉素(MIC=40~320U/ml)。大多数菌株抗40~640U/ml的卡那霉素,较抗庆大霉素。所有的菌株都对红霉素(MIC=0.2~0.8U/ml)、万古霉素(MIC=0.2~6.4U/ml)和氯  相似文献   
59.
溶菌酶——幽门螺旋菌生长的重要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生长特性研究发现,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的生长繁殖呈溶菌酶依赖性,这一依赖性在幽门螺旋菌最初几代传代时极为明显。同时发现,外源溶菌酶有利于幽门螺旋菌维持其独特的菌体形态。因此,溶菌酶是幽门螺旋菌生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0.
抗吗啡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一级结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