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郭祖国  王梦馨  崔林  韩宝瑜 《生态学杂志》2018,29(12):4248-4258
植物防御体系应对虫害胁迫产生一系列防御性生理生化反应,其中防御酶活性呈现显著变化.本文综述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脂氧合酶(LO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6种常见防御酶应对虫害胁迫的机制,解析了6种防御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异同.梳理了6种防御酶应对虫害胁迫而相互协调的程序,总结了植物体遭虫害胁迫之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防御酶基因的关联,提出了植物体防御酶机制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并展望前景.  相似文献   
42.
付建玉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07,27(5):1887-1894
用RAPD技术对华东地区7个茶园的黑刺粉虱种群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具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出248条长度约为200~2000 bp的DNA条带,其中19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80.24 %。经Popgene软件分析,黑刺粉虱种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 (PPL) 为48.33 %, Nei’s 基因多样性 (HE) 为0.2910, 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 (H) 为0.4442,表明黑刺粉虱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各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 (Gst) 较高,达0.3749,其中PPL以福建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 (JLS) 最高,达77.42 %,其次为安徽九华山种群 (JHS) 的65.73 %;而且两种群的HEH 等遗传指标均较高。以NTSYSpc软件包,基于Nei’s遗传距离对昆虫个体进行UPGMA和NJ法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并进行多维标度分析 (MDS) 。系统树显示:同一种群的个体优先聚类,遗传相似度高的种群依次聚类。多维标度分析也显示:浙江杭州、富阳和绍兴3种群集中分布,安徽宣城种群靠近该3种群;而九华山种群则与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聚拢;福建金山种群独立成簇。多维标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认为粉虱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相关性;两个山地种群的多样性有别于其它种群,是因为山地环境和气候引起粉虱适应性的生态地理分化。  相似文献   
43.
茶蚜群聚于茶梢上刺吸,而茶梢是加工名优茶的原料,不便施药治蚜。大草蛉虽是茶蚜主要天敌之一,但在自然情况下不足以控制茶蚜。遂探讨以茶梢互利素、蚜虫性信息素及其组合引诱大草蛉制约茶蚜的技术。使用顶空吸附法采集蚜害茶梢和健康茶梢挥发物,经GC-MS分析发现蚜害茶梢(E)-2-戊烯醛、苯甲醛和α-法尼烯的含量丰富。将蚜害茶梢挥发物中16种主要成分、蚜虫性信息素荆芥内酯和荆芥醇、以及α-法尼烯、苯甲醛和荆芥醇的2∶2∶6比例混合物分别制成味源,这19种味源的剂量都是200!g。经检测发现荆芥醇、荆芥内酯、α-法尼烯、(E)-2-戊烯醛和苯甲醛引起大草蛉的EAG值明显大于其它13种单组分引起的EAG值,而小于α-法尼烯、苯甲醛和荆芥醇混合物引起的EAG值。再将荆芥内酯和荆芥醇分别按7种比例配成7种味源,还把α-法尼烯、苯甲醛和荆芥醇的2∶2∶6比例混合物、以及(Z)-3-己烯-1-醇、(E)-2-戊烯醛、(E)-2-己烯醛、苯甲醛和α-法尼烯分别作为味源,用这13种味源分别制成的诱芯于秋季茶园中诱集大草蛉,每个诱芯含有信息物质总量是10 mg,结果表明:α-法尼烯、苯甲醛和荆芥醇混合物的诱效最强,称为大草蛉诱集剂;荆芥内酯和荆芥醇1∶9或0∶10比例的混合物诱效次之。深秋置大草蛉诱集剂诱芯于蚜群中,可诱来许多大草蛉成虫捕食茶蚜,并产卵于茶园中而增加大草蛉幼虫越冬基数,翌年春季就近捕食越冬蚜卵孵化的茶蚜。该诱集剂及其使用技术可作为一种治理茶蚜手段。  相似文献   
44.
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3变种成虫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触角上分布粗大的毛状感器和短小的锥状感器。毛状感器分布于各个亚节,锥状感器主要密布于鞭节的末节端部。化感器的数量大小中顺序: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异色瓢虫二斑变型和十九斑变种。  相似文献   
45.
黑刺粉虱8种虫生真菌培养性状及其侵染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蚧侧链孢(Pleurodesmospora coccora)、韦伯虫座孢(Aegerita webberi)、枝孢霉(Cladosporium sp.)、顶孢霉(Acremonium sp.)、拟青霉(Paecilomyces sp.)、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被毛孢(Hirsutella sp.)和祁门4号(学名?)是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主要的虫生真菌。它们在马铃薯培养基、萨氏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较好,但韦伯虫座孢不能产生有性世代。中描述了它们在察氏平板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3星期的菌落特征围 伯虫座孢是皖南山区茶园中的优势种,“霉雨”季节侵染率达90%以上。蚧侧链孢、顶孢霉和枝孢霉是皖南丘陵地区茶园中优势种,流行盛期的联合侵染率为0.4%-11%。  相似文献   
46.
合理化的马尾松林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数量时空格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马尾松纯林中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调查表明,植食性、捕食性、寄生性昆蜘蛛类群物 种类分别占51%、12%、7%和26%,益害生物个体数之比约1:10.2个相似的相分或林间层次中,物种类、科数相等或相近,优势目同,而且二者的植食性捕食性、寄生性昆虫和蜘蛛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数的液动相对应地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47.
蚧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文霞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05,25(4):878-884
概述了蚧虫性信息素、植物-蚧虫-天敌三者关系中的化学联系研究进展,介绍了蚧虫化学生态学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并探讨了蚧虫化学生态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8.
昆虫趋色性及诱虫色板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与植物之间色彩通讯是彼此信息交流的渠道之一,基于害虫趋色性研发的诱虫板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已广泛用于农林害虫的虫情监测、预测预报、大量诱杀以及天敌诱集和指引,效果良好.本文概述了昆虫趋光趋色机理、诱虫板诱杀害虫机制和诱虫板色彩、形状、大小、高度、密度、方向、诱虫时长、植株形态和害虫生理状态等对于诱捕效果的影响,总结了诱虫板在茶园、菜地和大棚等作物环境中的多种实用技术,解析了诱虫板与昆虫性诱剂、植物源引诱剂等配合使用方法及其功效,评价了诱虫板治虫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讨论了诱虫板诱效的评价方法和成本核算.展望了新一代诱虫板研发方向、诱虫板与信息素等产品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中的集成应用和诱虫板产业前景.  相似文献   
49.
茶黑刺粉虱蛹和卵的发育分级及与其防治适期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宝瑜 《昆虫知识》2002,39(2):130-132
20 0 0年 4~ 6月 ,每 5日在皖南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常发茶园中以平行跳跃法选 5 0个样方。每样方为 1m茶行 ,查其上、中、下层各 2片成叶上各虫态粉虱的数量 ;采回 2 0 0头蛹于立体显微镜下解剖。越冬代蛹期 32~ 38d。据蛹体形态和颜色的显著变化而分为 4级 :体液乳白色( 1 2~ 1 4d)、体液淡黄色 ( 6~ 8d)、体液橙红色 ( 1 1~ 1 2d)和体液淡紫色阶段 ( 3~ 4d)。引入该粉虱于盆载茶苗上 ,观察其生物学习性。第 1代卵期 2 2~ 2 8d ,据卵颜色的显著变化分为 4级 :乳白色 ( 2~ 4d)、淡黄色 ( 2~ 3d)、橙红色 ( 1 5~ 1 7d)和紫黑色阶段 ( 3~ 4d)。第 1代幼虫期 2 5~ 2 8d ,其中 1龄 9~ 1 2d ,2龄 9d ,3龄 7d ,蛹期 7~ 8d。越冬代成虫盛期和第 1代 1龄盛期为防治适期 ,可较好地用蛹或卵的分龄分级法预测。越冬代蛹全部羽化之时 ,又恰是 1龄幼虫盛期 ,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50.
周宁宁  王梦馨  崔林  潘铖  张新亭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14,34(23):6879-6889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the)是我国大陆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害虫,其种群世代重叠严重,数量大。从我国13个主要产茶省份各选出一个重点产茶县(市),采集假眼小绿叶蝉标本,首次扩增得到其线粒体CO I基因全长序列,并以此探讨了假眼小绿叶蝉13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子变异、遗传分化程度及基因流水平。在13个地理种群中共得到了176条CO I基因序列,发现了113个变异位点,形成了105个CO I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720,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在0.804—1.000范围内,总群体和各种群的Tajima's D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说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进化符合中性模型,种群数量较为稳定。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Mantel检验显示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3652,固定系数Fst为0.10876,基因流Nm为4.097,表明地理种群间存在较频繁的基因交流,遗传差异较小。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省际之间频繁的茶树鲜叶贩运、异地茶苗的大批量调拨等因素促进了假眼小绿叶蝉的长距离迁移,加强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