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贮食过程中的优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动物贮食的每一环节都存在如何减少能量消耗,收获较多能量的问题。分散贮藏和集中贮藏是动物贮食的两种极端空间配置,贮食动物从保证日后的食物来源和节约采食能量消耗来选择适当的埋藏密度。实验证明贮藏方式是可塑的。贮藏食物习性是遗传的,而分散贮藏与集中贮藏是受环境影响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2.
动物保护食物贮藏的行为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贮食动物依赖食物贮藏度过食物缺乏期,动物贮 食包括寻找食物,采集,处理,搬运,放置/掩蔽,保护和找回,食用等环节。动物贮藏食物并不意味着它日后能食用这些食物,作用食物埋藏的动物和植物繁殖体,可能由于霉变,腐烂,萌发,被盗用而丢失。关键问题是如何减少贮藏损失。  相似文献   
43.
41.早在六、七世纪,一些有知识的江湖医生就推荐从轮叶冬青Aluneglutinosa树下取土治疗皮肤发炎,清说出其中的道理。a.轮叶冬青与一些真菌形成了共生关系,形成了被称之为菌根的固氮小根瘤。这些菌报中有那些生活在轮叶冬青附近的链霉菌,链霉菌分泌链霉素,于是,产生了治疗效果。b在轮叶冬青根下的土壤中有不同的青霉属真菌生长,由于青霉素溶解在潮湿的土壤中,产生了治疗效果。C、由于轮叶冬青根系中含的物质,轮叶冬青根际的土壤相对无菌,当这样土壤敷在伤口上后,病原菌被抑制。42.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C的压力锅中灭菌。如果…  相似文献   
44.
麋鹿繁殖行为和粪样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1997年7-9月和1998年3-7月间,在江苏大麋鹿保护区共观察到麋鹿的27种繁殖行为,雄鹿有17种,雌鹿有10种,在1998年3-7月间,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鹿麋样中的性激素水平,包括雄鹿的睾酮,雌鹿的酮,雌鹿的孕酮、雌二醇和雌三醇。实验结果表明:1许多繁殖行为的发生频次和持续时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如雄鹿的求偶行为、标记行为和性行为及雌鹿的性行为等在发情期有一  相似文献   
45.
野生动物资源本底是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有效管理的基础。为了掌握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和评估保护成效,在2017和2018年,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陷阱法等方法,对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该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赋值评估。结果表明:(1)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野生脊椎动物342种,隶属5纲32目91科233属,其中,国家I级、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0种和41种;与2002年保护区建立初期相比,增加了4目9科46属83种,其中,鸟类物种数增加最多,达55种,两栖类仅增加1种。(2)青木川镇游客总量从2009年的5万余人次/年,发展到2017年的162万人次/年,保护区外围的旅游开发对该保护区脊椎动物及栖息地均有一定的潜在影响。(3)过去30年内土地利用模式变化明显,2001年未建立保护区时,该区域农业用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3%,建立保护区后至2018年,农业用地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使得区域内脊椎动物的栖息地面积显著增加。(4)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显著,主要干扰因素发生变化,表现为保护区脊椎动物物种总数明显增加,栖息地适宜性和区域完整性显著增强,主要干扰因素类型已由早期的农林牧渔活动转变为现在的外围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46.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麋鹿回归大自然的目标,1993年和1994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石首麋鹿保护区)分别从北京麋鹿苑引入麋鹿30头(8♂,22♀)和34头(10♂,24♀)建立了繁殖种群。自2000年6月开始,作者每月一次(7-10d)实地监测石首麋鹿保护区内、外的麋鹿种群动态。到2006年产仔季节结束后,该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达522头,2006年产仔前性比为1∶1.22。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种群增长曲线,1998年后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呈指数增长(Nt=84e0.226t),其瞬时增长率为0.226;1998年夏季长江暴发特大洪灾,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部分麋鹿逃逸到长江南岸,形成了自然野化麋鹿种群。该自然野化种群比保护区内麋鹿种群增长快,其瞬时增长率达到0.267。湖北石首和江苏大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出生率和增长率差异显著,而两地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年均出生率(26.8%,P=0.010)和年均增长率(21.7%,P=0.038)均显著地高于江苏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的年均出生率(21.6%)和年均增长率(17.0%)。由于生境退化和人为干扰,当前石首麋鹿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增长已开始出现密度制约迹象,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麋鹿的生存繁衍条件。  相似文献   
47.
保护行为学:正在兴起的保护生物学分支学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的30年里,人们利用动物行为的进化生物学方法来解决保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行为学、行为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保护生物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保护行为学。保护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从物种保护实践中发现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以及行为的生态适应性,并把动物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理论应用到物种保护实践中,从而促进物种保护工作。目前全球有10%的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日趋紧迫,保护行为学的诞生为行为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表明行为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正在担负起挽救濒危物种的使命。不久的将来,保护行为学及其相关学科将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48.
卧息地选择是野生动物对生态环境的行为适应。为了探讨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夜间卧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化, 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 采用跟踪调查法与直接观察法, 对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麋鹿184个夜间卧息样方和184个对照样方的生态因子信息进行了观测记录。结果表明: 麋鹿春、秋、冬3个季节夜间卧息时均选择隐蔽度较高、草本盖度较高、食物丰富度较高、距隐蔽物(芦苇或树林)较近的林地生境(P < 0.05), 并且春、秋季夜间选择在距道路距离与距居民点距离上的差异不显著(P > 0.05); 夏季夜间选择在草本盖度较低、食物丰富度较低、隐蔽度较低、距隐蔽物较近、距道路与居民点距离较远、距水源较近的滩涂生境卧息(P < 0.05); 冬季夜间选择在风速较小、距道路与居民点较近的生境卧息。判别分析表明: 草本盖度、食物丰富度、距道路距离、隐蔽度、风速、距水源距离以及距隐蔽物距离这7个因子组成的判别函数可区分不同季节麋鹿的夜间卧息地, 且麋鹿在不同季节的夜间卧息地特征存在部分重叠, 这可能与不同季节间食物、水、温度与人为干扰等因子的差异性有关。建议该保护区扩大饲料基地面积、保留麋鹿卧息隐蔽环境、减少人为干扰、控制长江故道水位。  相似文献   
49.
中国阿勒泰地区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特殊区域, 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接壤, 境内有平原、沙漠和山地三大地貌特征。2014-2016年, 我们先后3次对阿勒泰地区爬行动物资源开展了实地调查, 共采集到392号爬行动物标本。经鉴定隶属1目6科16种, 结合文献资料, 共计1目8科23种, 均为古北界物种, 其中中亚型17种, 古北型6种, 表现出中亚亚界与欧洲-西伯利亚亚界间的过渡性质。爬行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海拔分布呈带有一个中峰的低海拔高原格局, 在第2海拔段(500-600 m)达到峰值; 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递增格局, 第15海拔段(1,800-1,900 m)达到最大值; 丰富度则呈现一种波动的递减格局, 峰值在第10海拔段(1,300-1,400 m)。3种环境因子对这种格局的独立解释力较低, 但综合作用的解释力较强, 其中海拔与年均温这两个因子的综合作用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50.
印度野牛(Bos gaurus)在中国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和西藏藏南地区。2016年2-3月和2016年11-12月, 我们在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及高黎贡山区域开展印度野牛调查, 并对藏南地区进行文献调研, 共获得47处印度野牛有效出现位点数据。目前云南地区印度野牛种群数量约180-210头, 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高黎贡山未发现印度野牛。利用印度野牛分布位点数据, 选取地形、土地覆被类型、人类足迹指数、距水源和道路距离以及气候共5类14种因子作为自变量建立MaxEnt生态位模型, 通过模拟云南和西藏印度野牛的适宜分布区, 分析各环境因子对该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平均AUC (area under the curve)值为0.994。印度野牛潜在适宜栖息地可划分为高适宜、次适宜、低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高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藏南地区, 其中西双版纳部分镶嵌有次适宜和低适宜栖息地斑块, 面积为4,987 km²; 藏南部分高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995 km²。次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高黎贡山区域以及藏南高适宜栖息地区的边缘, 总面积为32,778 km²。低适宜和不适宜栖息地区连接成片, 位于云南省中部、北部地区和藏南地区北部。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 季节温度变化和等温线对印度野牛潜在分布区的影响较大, 而地形因子和降水变化的影响较弱。遥感地物分类结果表明: 橡胶林等人工经济林的种植占据了西双版纳野牛的适宜栖息地, 降低了景观连接度。建议管理部门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 控制橡胶林等人工林在野牛适宜栖息地的扩张, 提高景观连接度, 以促进该物种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