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该文记述了福建大田崆峒山晚二叠世长兴组牙形刺化石4属7种,在长兴组上部建立了Neogondo-lella changxingensis-N.deflecta-N.subcarinata组合带,着重分析了崆峒山长兴组牙形刺的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认为该组合可与浙江煤山长兴阶上部牙形刺组合带对比;福建大田崆峒山长兴组仅大致相当于我国华南长兴阶或浙江煤山长兴组的中、上部,其下伏的原属翠屏山组海相碎屑岩应划归长兴阶。  相似文献   
42.
杰普森大洋模式及其在华南志留纪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普森大洋模式解释了志留纪岩石和古生物群的变化均与气候的周期变化有关。P期的特征是高纬度寒冷,海底水凉;低纬度潮湿,强烈风化,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丰富多样。S期高纬度气候温暖,海底水盐度高;低纬度气候干燥,风化率低,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不丰富。生物的绝灭事件发生在P期与S期的转换时期。华南在早志留世时处于低纬度,依据牙形动物分析,龙马溪组、香树园组、下秀山组均具S期的特征,而雷家屯组、马脚冲组、上秀山组和迥星哨组属P期。溶溪组相当于P-S转换期,上、下秀山组之间相当于S-P转换期。黑色笔石页岩和红层是在不同气候时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43.
江西长兴组顶部与大冶组底部牙形刺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江西信丰铁石口镇古南桃江剖面和修水清水岩乡东岭剖面长兴组最顶剖与大冶组(或铁石口组)最底部粘土层的牙形刺共1属6种和亚种,并把长兴组最顶部和大冶组最底部粘土层分别归属于Clarkina changxingensis yini-C.meishanensis zhangi和Clarkina meisha-nensis meishanensis带,它们分别可与浙江长兴煤山标准剖面长兴组最顶部和  相似文献   
44.
牙形刺荧光特征及其在有机质成熟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江苏地区牙形刺荧光特征的研究,证实牙形刺齿部荧光强度可以作为有机民熟度的评价参数,而牙形刺荧光光谱参数则不能指示有机质的成熟度,并探讨了牙形刺齿部荧光光强度与镜组反射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5.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牙形刺及其油气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四川盆地24条以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为主的下三叠统剖面作了系统的研究,在取得了丰富的牙形刺资料的基础,对下三叠统牙形刺进行了区域对比,划分了7个牙形刺带。并对牙形刺色变与油气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编制了CAI、古地温等值线图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图,并提出了该盆地最有利的油气远景区CAI=2-3;有利的产油气区CAI=2.5-3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46.
地海捞针     
正层层叠叠的地层就像是厚厚的书卷,沉积了地球亿万年来沧海桑田的历程,化石正是这部书卷中的独特文字。古生物学家的任务就是解读这些由化石所书写的地层,讲述地球的历史与故事。如何了解地球的过去?最简单的解读就是,如果在某地区发现了某种海洋生物的化石(比如某种贝壳),就可以因此而推断出该地区曾经是海洋。但是,古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索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牙形刺图像智能识别效果, 研究选取奥陶纪8种牙形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体视显微镜采集牙形刺图像1188幅, 收集整理公开发表文献的牙形刺图像778幅, 将图像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对训练集图像进行旋转、翻转、滤波增强处理, 解决了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基于ResNet-18、ResNet-34、ResNet-50、ResNet-101、ResNet-152五种残差神经网络模型, 采用迁移学习方法, 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模型参数, 五种模型测试Top-1准确率分别为85.37%、85.85%、83.90%、81.95%、80.00%, Top-2准确率分别为94.63%、94.63%、94.15%、93.17%、93.66%, 模型对牙形刺图像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 ResNet-34识别准确率最高, 说明对于特征简单的牙形刺属种, 增加网络深度并不一定能提升准确率, 而确定合适深度的模型则不仅可以提高识别准确率, 还可以节约计算资源。通过ResNet-34模型的迁移学习训练和重新训练效果对比可以看出, 迁移学习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准确率, 而且可以较快获取模型参数, 因而可作为小样本古生物化石图像识别的重要方法。研究还发现, 体视显微镜下牙形刺图像的识别准确率高于扫描电镜下图像识别准确率, 化石完整性和相似性、照相角度以及数据集的大小是影响图像识别准确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甘肃省北祁连山地区典型的石炭系—二叠系海陆过渡相沉积中牙形刺较为丰富。对该区三个剖面进行牙形刺的系统研究,鉴定牙形刺9属27种。识别出11个牙形刺带或组合带,从下至上依次为Gnathodus bilineatus bilineatus,G.bilineatus bollandensis,Idiognathoides sulcatus sulcatus,Id.sinuatus,Idiognathodus delicatusI.magnificus,I.podolskensis,Swadelina subexcelsus,Sw.makhlinae,Streptognathodus oppletus-S.elegantulus,S.elongatus和S.barskovi带或组合带。该牙形刺序列可与我国其他地区进行对比,为北祁连山地区提供了高精度的牙形刺生物地层格架。牙形刺的丰度受沉积相控制。  相似文献   
49.
本文系统研究了广西南垌早石炭世巴平组下段丰富的牙形刺,识别出Siphonodella duplicata,S.cooperi,S.obosoleta,S.quadruplicata,S.lobata,S.crenulata,S.sandbergi,S.eurylobata,S.isosticha,Gnathodus delicatus等重要的带化石。首次报道和描述了产自Siphonodella crenulata带下部牙形刺新材料,其中确立一新种:Siphonodella nandongensis sp.nov.Li;一新未定种:Siphonodellasp.nov.A;且修订了Siphonodella trirostrata Druce(1969)的含义。依据上述牙形刺:Siphonodella nandongensis sp.nov.Li;Siphonodellasp.nov.A和Siphonodella trirostrata Druce(1969)发育特征,认为Siphonodella nandongensis sp.nov.Li与Siphonodella sexplicata;Siphonodella sp.nov.A与Siphonodella quadruplicata(Branson et Mehl);Siphonodella trirostrata Druce(1969)与Siphonodella sandbergi Klapper演化关系密切,并确定所描述的化石新材料的层位是Siphonodella crenulata带下部,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早期,为进一步精细地层划分提供了翔实资料。  相似文献   
50.
内蒙古古生代巴特敖包剖面的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巴特敖包剖面(即巴特敖包—仲阿木乌苏剖面)是内蒙古巴特敖包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剖面,也是巴特敖包群的典型剖面。以往依据底栖大化石的研究,将其全部归入“上志留统”。依据牙形刺的研究,可以证实,巴特敖包剖面内部有不少断层,巴特敖包剖面的地层是由志留系—泥盆系—志留系—泥盆系地层交错而成,并非是一个连续的剖面,也不能全部归入“上志留统”。巴特敖包群应当解体,不再使用。巴特敖包剖面仍需详细研究,有可能发现志留系—泥盆系连续的界线层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