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努和廷勃尔和剖面位于内蒙古二连市西南40 km的呼和勃尔和地区,依据沉积间断可以将50 m厚的地层分为脑木根组和阿山头组,地层时代从中古新世到中始新世。在阿山头组下部层位中发现大量的啮齿类化石,其中一类原始的鼠齿类在此被命名为一个新的属种:Erlianomys combinatusgen. et sp. nov. (综合二连鼠)。其主要牙齿特征为:齿冠低,主尖较为发育,连接各尖的脊简单、细弱。有P4, m1有前压痕也表明有一个小的p4或者dp4。M1和M2大小相当。臼齿前齿带(下前齿带)明显,与原尖(下原尖)之间没有连接或连接很弱。M1和M2原尖后臂、后脊和次尖前臂在中尖处相交。m1的下前尖很弱或缺失,下原尖与下后尖之间连接很弱,基本为孤立的两个尖;m2 -3下次小尖明显,下次脊短,有时直接与下次小尖相连;下外脊低矮、不发育。上、下臼齿都没有中脊或很弱。新属种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古近纪啮齿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Erlianomys与北美的Elymys和亚洲的Aksyiromys,Primisminthus,Allosminthus,Palasiomys都有很多相似的特征,预示着它们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在牙齿形态上,Erlianomys比中始新世的其他鼠齿类更为原始,可表明其产出层位即阿山头组下部的时代要早于中始新世,可能属于早始新世;其形态更接近亚洲的Aksyiromys,Primisminthus和Allosminthus,而与北美的Ely-mys相差较大。因此推测鼠齿类的共同祖先可能与Erlianomys更为相似,早始新世时在亚洲起源,向其他大陆的迁移扩散不会晚于早始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机体摄入大量乙醇后,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BTB)能否有效阻止含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的质粒转染生精小管生精上皮细胞和影响BTB完整性的因素。方法:取20只Wistar成熟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检测HBVDNA的存在和生精小管的转染情况,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技术检测BTB与生精内环境的超微结构形态学变化。结果:①PCR:A组样本可见特异的HBVDNA阳性条带;②原位杂交:A组发现阳性杂交信号弥散,可被广泛发现于生精上皮基底室和近腔室的生精细胞上;③TEM:A组大鼠睾的生精小管基膜厚薄不均,基膜组织疏松增厚,成波浪式皱褶,可见基膜断裂,精原细胞与支持细胞及生精小管的基膜之间出现较多空泡,生精小管、生精上皮、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与相邻细胞之间的间隙扩大。结论:BTB的完整性是其起保护功能的重要基础,乙醇可以破坏其完整性,会使全部生精细胞易受HBV的感染。  相似文献   
43.
从晶体类型到釉质结构4个不同的微观结构等级详细描述了安徽潜山中古新世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微观结构。样品取自胡氏敏兽正型标本的上门齿后端。该门齿最外层为一极薄的无釉柱层,外层为放射状釉柱层,内层为具多层的施氏明暗带。施氏明暗带的单带厚度变化较大,倾斜度相对较小,带间无明显的过渡带,釉柱的横切面为不规则圆形,釉柱间质较厚,外层间质晶体平行于釉柱长轴。这些特征与啮齿类中的散系施氏明暗带极为相似。同时还发现有缎状的釉柱中缝和聚敛型的晶体间断分布在釉质的不同部位,而这些特征一般被认为是啮形类,甚至是哺乳动物的较为原始特征。与其他已报道的基干啮型类对比,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代表了啮形类中已知最早的双层似散系釉质类型,具有更多的较原始特征,为啮形类门齿釉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形态学信息,并显示啮形类的演化可能远比现在认知的复杂。  相似文献   
44.
竹叶榕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Hemsl.)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3,4-二氢补骨酯素(3,4-dihydropsoralen,1)、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2)、香柠檬内酯(bergapten,3)、补骨酯素(psoralen,4)、( )-儿茶素(catechin,5)、芹菜素(apigenin,6)、蔗糖(sucrose,7)、香草酸(vanillic acid,8)、胡萝卜苷(daucosterol,9)和豆甾醇(stigmasterol,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45.
生长抑素(SST)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胃肠道、神经系统的脑肠肽,对其在应激中的变化及其机制的报道很少。本文旨在探讨强迫游泳所致的应激状态下大鼠胃肠组织和神经系统内免疫反应性生长抑素(IRS)的变化及纳洛酮的影响。 实验用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经任何处理;应激组:大鼠在22±2℃的水中游泳15min,游泳前20min肌注生理盐水(1ml/kg)作为对照;纳洛酮组:在游泳前20min肌注纳洛酮(1mg/kg)。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炎症应答系统筛选,发现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C717R蛋白可诱导炎症反应,本研究旨在首次鉴定C717R蛋白功能,通过构建C717R重组慢病毒并感染BALB/c小鼠,探究其对炎症应答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炎症小体表达系统筛选出诱导炎症应答的C717R蛋白,并构建C717R重组慢病毒。利用C717R重组慢病毒感染小鼠,使C717R在小鼠组织中表达。经实时荧光定量、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C717R慢病毒包装、蛋白表达以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FN-β的变化。【结果】C717R蛋白在小鼠组织中正常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发现,表达C717R蛋白的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FN-β及IFN-γ分泌水平显著升高。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表达C717R蛋白的小鼠组织证实,C717R、TNF-α、IL-1β、IL-6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蛋白质免疫印迹证实,C717R可诱导小鼠不同组织caspase-1和IL-1β的成熟。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表达C717R蛋白的BALB/c小鼠和对照组和相比,肝脏、心脏、肺脏等器官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对照组更严重。【结论】ASFV的C717R蛋白表达诱导BALB/c小鼠产生炎症应答,为鉴定和阐明C717R蛋白介导的促炎新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猪烈性传染病,是全球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强毒株引发的超急性和急性感染死率高达100%。2018年8月ASF首次传入我国,截止2019年6月6日,已有32个省份累计暴发137起疫情,给我国社会、经济构成巨大威胁。ASF疫苗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其主要原因是对ASFV生物学特性缺乏深入的研究。有效控制当前ASF疫情扩散、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将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对ASFV形态与基本结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基因组及编码蛋白、入侵机制、免疫逃逸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当前疫苗研制面临的难点,以期为我国有效控制ASF疫情及病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甘西鼠尾草(SPM)对大鼠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氧组、SPM(0.5 g/kg、1 g/kg、2 g/kg)剂量组,每组14只,对照组饲养于西宁(海拔约2260 m),其余组均饲养于玛多县人民医院(海拔约4260 m)。SPM剂量组灌胃不同浓度的SPM(1 ml/100 g),浓度分别为0.5 g/kg、1 g/kg、2 g/kg,对照组和缺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每日一次,连续4周后,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并取相同部位肺组织置液氮保存备用。采用RT-PCR法测定每组大鼠肺组织中的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DK4)、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1)、RhoA(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OCK1、ROCK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大鼠mPAP、肺组织中PCNA、CDK4、CyclinD1、RhoA、ROCK1、ROCK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缺氧组比较,SPM剂量组大鼠的mPAP、肺组织中PCNA、CDK4、CyclinD1、RhoA、ROCK1、ROCK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SPM对大鼠HAPH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和RhoA/Rho激酶(ROC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9.
以高寒草地演替序列禾草-矮嵩草群落、矮嵩草群落、加厚期小嵩草群落、开裂期小嵩草群落和杂类草-黑土型次生裸地为对象,研究多稳态放牧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演变及其与养分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退化演替推进,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依次降低,而地下生物量在加厚期和开裂期小嵩草群落达到高峰.土壤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在土壤表层(0~10 cm)高于亚表层(10~20 cm),而几丁质酶相反;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在禾草-矮嵩草群落最高,杂类草-黑土型次生裸地最低,加厚期小嵩草群落略有升高;几丁质酶在中间3个阶段均显示较高活性;脲酶和蔗糖酶在后期杂类草-黑土型次生裸地阶段明显升高.土壤水分、铵态氮、碱解氮、全氮、全碳和有机碳随退化演替依次递减,但硝态氮和速效磷在后期两阶段回升.除几丁质酶外,其他酶均与速效磷、铵态氮、碱解氮、全碳和有机碳呈正相关,与pH呈负相关;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还与土壤水分和全氮呈正相关;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控因子为速效磷和铵态氮.高寒草地土壤酶受放牧退化演替影响呈现不同演变趋势,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存在相互协同作用,但重度退化的极端环境也可能会激发与氮、碳养分转化相关的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50.
紫外诱导植物产生DNA损伤的修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诱导生物体的DNA产生损伤,产生的损伤主要有两种: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和6-4光产物(即6-4嘧啶二聚体).这些损伤如果不经修复则可能会导致生物体死亡.最近的研究证明,植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修复紫外诱导的DNA损伤,包括6-4光产物和CPD的光修复作用.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一般的核酸切除修复(NER)以及旁路聚合酶(bypass polymerase)来修复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