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为了解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胚胎和幼体鳃的退化特征,同窝卵中8枚在胚胎成熟阶段早期被随机取出剖产,随后余下的9枚卵在胚胎成熟阶段晚期时孵出或剖产,观察幼体或胚胎鳃的变化。成熟阶段早期的胚胎,初时其鳃色鲜红,鳃枝充盈,鳃丝与鳃轴近乎垂直;随后鳃色发白,鳃枝疲软,鳃丝卷曲,鳃丝与鳃轴夹角变小。成熟阶段晚期的胚胎和刚孵出的幼体,初时其鳃色纯白,鳃枝疲软,鳃丝卷曲,鳃丝与鳃轴夹角较小;随后鳃逐渐脱落。观察发现,版纳鱼螈胚胎或幼体鳃的退化模式不是重吸收,也不是重吸收加脱落,而仅为脱落。鳃退化过程经历外鳃供血减少-供血停止-鳃枝组织死亡和脱落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胚胎进入成熟阶段后,越早孵化,鳃枝留存越多,反之,鳃枝留存越少。发白后的鳃枝随机性脱落。  相似文献   
42.
中性粒细胞募集/浸润是肺部炎症性疾病的特征性表现,是肺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主要通过吞噬作用杀灭病原微生物.然而,新近的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被刺激后可形成一种以DNA为骨架并镶嵌有大量活性蛋白质的网状物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这种特殊形式的生物结构能捕获并杀灭病原微生物.尽管就NETs的生物学功能而言,其对肺部炎症性疾病应该是有益的,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ETs对肺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均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可能促进肺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为了系统地了解NETs与肺部相关炎症性疾病的关系,本综述首先简述了NETs的结构、功能和形成过程,然后分别叙述了NETs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细菌性肺炎、肺结核、肺囊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流感病毒感染和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最后总结、展望了NETs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潜在研究方向和针对性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K-B法抑菌圈内出现细菌单菌落的可能原因及其对药敏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头孢他啶和美罗培南药敏纸片对革兰阴性菌株进行筛选,对抑菌圈内出现的细菌单菌落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与原鉴定结果和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从痰液,尿液,血液等临床标本分离的2 500株革兰阴性杆菌。55株在头孢他啶或美罗培南纸片抑菌圈内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细菌单菌落,其中26株经过了菌落纯培养,出现异质性耐药23株,污染3株,29株未经过菌落纯培养,出现异质性耐药14株,污染15株。头孢他啶纸片筛选试验中,共有28株抑菌圈中菌株与原鉴定结果一致,但耐药表型及具体药敏结果均发生改变,其中7株阴沟肠杆菌氨曲南和头孢曲松药敏结果均从敏感变成耐药。美罗培南纸片筛选试验中,共有9株抑菌圈中菌株与与原鉴定结果一致,其中7株铜绿假单胞菌氨曲南从敏感变为中介,亚胺培南从中介变为耐药。结论本研究中,1.48%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株会出现异质性耐药,菌落传代纯培养可以有效降低药敏操作过程中的污染。异质性耐药菌株的存在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可能污染对病原菌体外药敏结果的影响,需要引起临床,特别是临床微生物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4.
【目的】筛选抗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水稻品种资源,明确其抗虫机理,是农业防治的基础。【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接虫为害和大田自然受害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不同的水稻品种抗性;同时通过目测不同水稻植株外部形态特征、在网罩内供试品种上接入成虫后2 d的产卵量、幼虫孵化后2 d观察稻株内二化螟的存活率,探讨抗虫品种的抗虫机理。【结果】从344个水稻品种资源和当家品种中筛选出"碑田倒"和"银间杂糯"2个抗虫品种,以及"农飞"和"三香糯"等65个中抗品种,进一步对鉴定出的2个抗虫品种和65个中抗品种进行大田验证,发现符合率达88.06%;其中,抗虫品种"碑田倒"和"银间杂糯"稻株叶舌、叶耳紧贴,叶鞘紧包,脉间距较窄,其植株上的产卵量和幼虫存活率显著少于感虫品种"香稻"、"赣南早"、"三粒寸"、"赣优晚"及中抗品种"赛湖早"、"TKM6"。【结论】在籼稻、粳稻和糯稻中均可筛选出抗虫和中抗品种。其中,糯稻中的抗虫品种和中抗品种较多,占糯稻品种的33.3%;粳稻品种次之,中抗品种占20%,籼稻品种较少,为18.83%。其抗虫机理主要是稻株外部形态特征不利于二化螟蚁螟侵入、成虫产卵量少和幼虫生长发育不良、存活率低。  相似文献   
45.
银耳孢子多糖的分离和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固体培养法得到的中国福建产银耳孢子(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经沸水提取、三氯醋酸-正丁醇除蛋白、乙醇沉淀分离制备的多糖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应用CT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络合法进一步精制后的银耳孢子多糖干品,含糖量达80%左右。经纸层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及琼脂糖电泳分析表明,其主成分为单一斑点。组成分析发现分子中富含己糖醛酸,主要组成单糖有木糖、甘露糖、岩藻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及葡萄糖醛酸等。组成中不含蛋白和核酸类物质。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分子中具有典型酰基结构。  相似文献   
46.
Heavy metal pollution such as Cd, Hg, Pb, As and Se is an increasing environment problem worldwide. These metals and metalloids have toxic effect on both plants and animals, which are strongly poisonous to metal-sensitive enzymes, resulting in growth inhibition and death of the organism[1]. Contamination of soils with heavy metals, either by natural causes or due to pollution, often has pronounced effects on the vegetation, resulting in the appearance of metallophytes, and heavy-metal tolera…  相似文献   
47.
重金属特异诱导基因PvSR2(Phaseolus vulgaris stress-related)是从法国菜豆中克隆出来的, 为了研究该蛋白能否提高植物的抗重金属能力, 将PvSR2基因插入到植物转化中间载体pCAMBIA2301中CaMV 35S启动子的下游,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将其导入烟草中, 在含有100 mg/L Kan的MS培养基上筛选, 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PvSR2已整合在烟草基因组中, GUS和Northern分析表明PvSR2在转基因烟草中获得表达. 重金属抗性实验表明: 与野生型烟草相比, PvSR2转基因烟草具有较高的抗重金属镉(Cd)的能力. 组织Cd含量分析显示: 在低浓度Cd (0.5~0.75 mmol/L)处理时, Cd在PvSR2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烟草根中的累积量没有明显的差别, 而在高浓度Cd(0.1 mmol/L)胁迫下, 转基因烟草根中Cd的累积量低于野生型烟草, 说明PvSR2的表达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重金属能力, 同时表明PvSR2可能与重金属在植物中的运输和积累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8.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地对埃博拉(EBOV)扎伊尔型病毒和马尔堡病毒(MARV)的NP基因进行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EBOV蛋白和重组MARV-NP与各自阳性血清有特异的反应原性,在血清学上无交叉反应。IFA检测感染重组昆虫杆状病毒的Sf9细胞表明,EBOV和MARV NP获得大量表达,呈现强烈的荧光,对照组细胞无特异荧光。该研究为EBOV和MARV流行病学调查和研制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前列腺泡沫状腺癌(prostatic foamy gland carcinoma)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观察1例前列腺泡沫状腺癌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并复习前列腺泡沫状腺癌相关文献。结果前列腺泡沫状腺癌的临床表现与经典型前列腺癌相似。镜下瘤细胞以其具有黄色瘤样胞浆为特征。核的异型性不明显,也常缺乏明显增大的核仁,但有结构异常、浸润性生长方式和基底细胞层消失。其假良性细胞学表现使之易被误诊为良性病变,或者使肿瘤的Gleason分级被低估。结论前列腺泡沫状腺癌是一种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特殊组织学类型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50.
陈睿山  郭晓娜  熊波  王尧  陈琼 《生态学报》2021,41(7):2918-2929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食物、水、能源生产和消费,并直接威胁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相关研究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土地退化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热点,IPCC、IPBES、UNCCD等都开展了土地退化的专题评估,高度关注土地退化的动态、趋势、影响及响应。尽管气候变化与土地退化具有密切关联,但对其复杂关联机制及解决途径缺乏系统的研究。IPCC于2017-2019年开展了第一次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评估,并于2019年8月发布了《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SRCCL)。基于此评估报告,对其中气候变化、土地退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联机制、未来的变化趋势、可能的影响及对策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特别报告的重要贡献在于其厘清了气候变化与土地退化之间的复杂关联与反馈机制,进一步证实土地利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指出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和粮食消费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气候变化。尽管如此,特别报告也强调土地可为当前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重点指出改变人类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具有能够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的双赢效果。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1.5℃以内的窗口期正在迅速缩短,要解决当前日益凸显的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问题,需要推动食物消费的转型、降低碳排放、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促进可同时减缓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的协同行动,科学合理的应用负排放和碳储存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