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磷浓度不同的基质中种植密度对野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3种不同磷浓度(低浓度27.56±0.78μg·g-1,中浓度52.85±1.30 μg·g-1,高浓度115.61±2.72μg·g-1)基质中,不同种植密度(11和32株·m-2)对野菱(Trapa incisa Sieb.et Zucc.)生长和不同部位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浓度不同的基质中,野菱单株的根、茎和叶干质量及总干质量都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种植密度的高低对野菱茎直径和叶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3种基质中,种植密度高的野菱植株的叶数都高于种植密度低的野菱植株.种植密度埘野菱各部位干物质分配以及磷含量的影响因基质中磷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种植密度高的野菱植株的茎和叶片中的磷含量高于种植密度低的野菱植株,种植密度低的野菱植株的茎生物量比和根中的磷含量均高于种植密度高的野菱植株.研究结果显示,提高种植密度不仪能促进野菱个体的生长,且能促进磷在野菱体内的运输.  相似文献   
42.
叶片损害强度与基质营养水平对苦草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外双因子控制试验,研究了叶片损害强度与基质营养水平对沉水植物苦草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损害与基质类型对苦草的累积生物量、生物量的分配(根叶比)及分株数均有显著影响.与未受损植物相比,强受损使苦草的累积生物量及无性分株数显著降低,根叶比明显升高,而弱受损与未受损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与营养贫瘠的岸泥相比,生长在肥力较高湖泥中的苦草的累积生物量较高,而根叶比与分株数较低;叶片损害与基质类型对苦草的相对生长率也有显著影响,受损使苦草的生长率明显提高,而两受损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别.未受损与强受损时,湖泥中苦草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岸泥,弱受损时则相近.并初步探讨了水生植物受损后的补偿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43.
微囊藻群体细胞数量估算的一种简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婷婷  陈非洲 《生态科学》2011,30(5):553-555
采用加酸水解和人工计数的方法,对巢湖铜绿微囊藻、放射微囊藻、惠氏微囊藻、坚实微囊藻、绿色微囊藻、挪氏微囊藻、水华微囊藻、鱼害微囊藻所含细胞数进行了估算.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微囊藻群体最大投影面积与所含细胞数的回归方程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可以估算群体微囊藻所含的细胞数.  相似文献   
44.
高温强太阳光照条件下蓝藻水华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冬  秦伯强  高光 《生态科学》2008,27(5):357-361
富营养化和藻类水华尤其是蓝藻水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湖泊中都有发生,但富营养化和水面藻类水华出现之间没有等同关系.目前人们对水华形成机制还不是很了解,对水华的具体形成过程也不是很清楚,因此若能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没有形成水面水华的富营养水体出现水面水华就对水华形成机制的研究很有意义.实验选用高温季节里,于2007年8月28日将室外塑料蓝桶中培育的浮游植物丰富的天然水体-其中含有类颤藻鱼腥藻但其并不占据优势,引入到无色透明玻璃瓶中.实验初始水体的chl-a、TN和TP依次为 615.20mg·-3、9.144mg·L-1和0.453mg·L-1.2007年8月29日对各处理进行营养盐的梯度添加,添加的营养盐为KNO3和KH2PO4.共有4个营养盐添加梯度,添加的N/P(质量比)为7:1,其中添加的N的梯度为(mg·L-1):0,0.5,1.0和2.0.实验过程中测定了水温、光合有效辐射、氮磷营养盐、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种类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各处理的营养盐和chl-a含量均比开始时有下降,同时各处理中水面出现了类颤藻鱼腥藻水华,且类颤藻鱼腥藻的数量随处理中营养盐添加量的增多而升高.这说明了含有少量鱼腥藻的高chl-a含量的天然水体在高温季节引入到透明玻璃容器中后能形成水表面鱼腥藻水华,玻璃容器中的高温强光照条件和营养盐的添加能促进鱼腥藻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本实验利用小玻璃容器,排除了鱼类、风浪、底泥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集中关注营养盐添加和高温强光照因子,成功重现了蓝藻表面水华的发生.营养盐添加水平与浮游植物种间竞争并导致水体表面水华发生之间的关系在此实验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虽然本实验不能揭示蓝藻水华形成的具体机制,但为蓝藻水华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而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5.
水生甲壳类蜕皮发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壳类的蜕皮发生贯穿甲壳类的整个生命周期,与其生长、发育及繁殖息息相关。相对于其他生物,甲壳类的生长是非连续性的,每次蜕皮过程都需要蜕去旧表皮,合成新表皮,同时体宽与体重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一次跨越式增长。影响甲壳类的蜕皮发生的因素众多,本文重点从内源因子(蜕皮激素、蜕皮抑制激素、蜕皮激素受体与维甲类X受体、性腺发育)与外源因子(温度、光照、盐度、钙离子、饵料与污染物)两个方面概括总结了影响水生甲壳类蜕皮发生的关键因子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关键因子对水生甲壳类蜕皮发生的影响机制,并尝试对水生甲壳类蜕皮发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6.
水生植物是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撑。与陆地植物相比,水生植物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分馏过程较复杂,为系统的了解水生植物δ~(13)C的分馏过程及其在湖泊现代生态系统和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调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已有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的δ~(13)C主要与其吸收利用的碳源和水体环境要素等密切相关,影响因素较复杂,而且目前在利用水生植物的δ~(13)C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上湖泊环境变化时所选用的载体存在差异。植物不同组分样品的选择对解释水生植物δ~(13)C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以太湖典型水生植物为研究实例,探讨了水生植物不同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水生植物不同组分的δ~(13)C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对环境的响应也不同,未来在利用水生植物δ~(13)C研究湖泊环境变化时对于水生植物样品组分的选择应谨慎考虑。  相似文献   
47.
绿弯菌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弯菌是一个深度分支的门级别细菌类群,广泛分布于生物圈各种生境。现已生效发表的绿弯菌构成9个纲,但仅包含56个种;基于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尚有大量绿弯菌类群仍是未培养状态。绿弯菌形态多样,营养方式和代谢途径十分丰富,参与了C、N、S等一系列重要生源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该类群不仅有助于认识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代谢特征,从而更好的理解微生物参与的生态学过程,还有助于揭示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其进化。本文主要综述了绿弯菌的发现历史、营养、代谢及其在元素循环中的作用,并总结了其分离培养和潜在应用价值,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深入探究绿弯菌的进化、培养和驱动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博斯腾湖细菌丰度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新疆博斯腾湖共进行了9次采样,获得了140份样品,采用表面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及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研究了表层水体中细菌丰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博斯腾湖细菌丰度平均值为(1.48±0.95)×106个/mL;细菌丰度季节差异显著,夏季最高(2.05×106个/mL),冬季最低(3.81×105个/mL)。在大湖区,春季和冬季细菌丰度最大值均位于湖区中部,冬季细菌丰度由湖区中部向东南、西南逐渐减少。夏季和秋季细菌丰度分布与春季大致相反,湖区中部较低,西北部较高。GAM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溶解性有机碳(DOC)、叶绿素a、电导率、浊度等5个环境因子对细菌丰度总偏差解释率为81.2%,其中温度贡献最大,贡献率为63.3%,DOC、叶绿素a和电导率,贡献率分别为12.5%、2.7%和1.7%;浊度对偏差的解释率仅为1.0%。在温度超过22℃时,影响博斯腾湖细菌丰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是DOC。  相似文献   
49.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桂林  张落成  张倩 《生态学报》2014,34(12):3311-3319
基于1980—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长三角30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0—2010年,长三角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为446.1%,未利用地、耕地、草原、林地、水域的变化分别为285.9%、-31.5%、-76.2%、-5.4%、42.9%;1980—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4.40%,水源涵养、休闲娱乐、废物处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上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低区域的面积增加且分布于城市扩张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等区域逐年下降且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区域所替代,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处于增加的趋势而极高区域基本维持不变;常州、湖州、嘉兴、南京、泰州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增加,而其他城市的则处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0.
长荡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6月—2012年5月,对长荡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逐月调查,并利用生物指数对水质进行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8种,其中摇蚊科幼虫10种,水栖寡毛类7种,软体动物5种,其他类6种;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多巴小摇蚊(Microchironomus tabarui)、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和半折摇蚊(Chironomus semireductus)是现阶段长荡湖底栖动物的优势种;长荡湖10个监测点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769 ind·m-2,年均生物量为74.89 g·m-2,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生物量较密度空间差异更大,生物量高值主要出现在湖泊四周的监测点,而在湖心开阔水域较低;Wright指数、Goodnight-Whitley指数、BPI指数及Shannon指数表明长荡湖水体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