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生态学中,尺度问题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多尺度胸径分布问题经常遇到且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建立多尺度胸径分布统一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多尺度胸径分布统一模型的建立包括2方面的内容:第一,选择合适的概率分布函数,应用最大熵原理推出胸径分布统一模型,它具有明确的解析表达式,既能克服常用方法无法解释测树因子服从某种概率分布的真正原因,也能克服常用方法无法区分测树因子服从多种概率分布的不足,从而可以作为林分尺度测树因子概率分布的统一模型.第二,尺度与尺度转换,常用研究尺度问题的方法具有2个不足:(1)研究大尺度时损失了样地(林分尺度)资料的宝贵信息;(2)研究林分尺度时无法进行尺度转换.提出的联合最大熵概率密度函数可以克服常用研究尺度方法的以上2个不足,该函数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最大熵函数;联合最大熵概率密度函数可以作为多尺度胸径分布统一模型,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每个样地的信息,又可以进行多尺度的自由转换,从而为测树因子统计分布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中属于安吉的22个毛竹样地对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方法可行且对每个样地的拟合精度都很高.  相似文献   
42.
关岭及相关生物群沉积与生态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年来对黔东南至滇东关岭、兴义、贞丰和罗平等地中一晚三叠世含海生爬行动物骨架和(或)深水海百合黑色岩系(通常所称黑色页岩)化石库的研究,现将该区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以及这些黑色岩系化石库生物组合特征、时代、分布、沉积和古地理环境概括如下:1)在关岭-兴义地区中-晚三叠世(安尼期、拉丁期和早卡尼期)地层中,至少夹有3层、甚至4层含海生爬行动物的黑色岩系化石库(或黑色"页岩"化石库),自下而上产盘县生物群、兴义生物群和关岭生物群.云南罗平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中新发现的"罗平生物群"与盘县生物群层位大致相当.贞丰龙场赖石科组上部新挖掘出的30m厚产创口海百合、双壳类及菊石的黑色岩系,应该是研究地区最高层位的海相三叠纪黑色岩系,时代似属晚三叠世早卡尼期晚期;2)推测这些含海生爬行动物骨架的黑色岩系化石库是在印支造山运动影响下,伴随南盘江前陆盆地隆升和闭合,在扬子克拉通台地边缘所形成的一个或几个边缘凹陷、或边缘盆地之中形成的,这些凹陷或盆地形成之初,表层水充氧,且具有很好的食物链结构,有利于各类海生生物生活;后来的海平面上升至最大海泛期,以及由此引起缺氧和含硫化氢水位的上升,导致这些凹陷逐渐变成安静、滞流的死亡之海和黑色岩系化石库;3)关岭生物群产于晚三叠世卡尼期早期小凹组下段上部黑色岩系之中,是一个典型的在滞流、缺氧且海底没有食腐动物边缘局限盆地中所形成的黑色页岩化石库,以产大量海生爬行动物和深水假浮游海百合为特征,此外还有个别的两栖类和原始龟类发现;4)产于竹杆坡组近底部黑色岩系中的兴义生物群,以产大量肿肋龙类为特点,尤以个体较小的贵州龙最为常见,共生的还有多种鱼类化石,在生物组合和产出层位上,可与阿尔卑斯南部Meride灰岩所夹黑色含沥青页岩化石库对比,时代似应归属拉丁期早或中期;大量米虾在竹杆坡组近底部含贵州龙层的发现.推测兴义生物群可能形成于台地边缘早期并不缺氧,且具有理想食物链结构的浅水、超盐的凹陷或盆地之中.由于存在浮游生物-虾-贵州龙-欧龙-虾-浮游生物所组成的生态组合和食物链结构,从而为解释以肿肋龙类为代表的兴义生物群的繁衍和多生提供了依据;接踵而来的沉积速率下降和缺氧水位的上升,以及间歇性火山作用,导致该特有生态体系的崩溃和化石库的形成.根据对贞丰挽澜竹杆坡组底部首次发现的棘皮动物的化石库的研究,指出该化石库系由海星、细小蛇尾、底栖海百合茎、海胆和海参等5类棘皮动物化石和含贵州龙骨架碎片组成,其下为8m厚夹有薄层的骨层的凝缩层沉积,后者位于硬底之上.此种沉积和埋藏模式与德国上壳灰岩早拉丁期的棘皮动物化石库类似,是在近岸海水不太浅的内陆棚的环境下,由于风暴潮作用所形成的化石库,他们与在滞流、缺氧海底、通过化石聚集所形成的化石库是不同的;5)产盘县生物群的黑色岩系化石库主要见于盘县羊件和普安青山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中,与云南罗平地区的"罗平生物群"在层位及生物组合上大致相当,均以含大量混鱼龙、幻龙和欧龙.以及鱼类为特点,共生的还有大量节肢动物.所不同的是后者由于靠近滨岸,故而出现大量幼年期的鱼类以及虾类和鲎类化石,推测他们形成于靠近古陆或滨岸的台缘浅水表层充氧的正常、且有时超盐的凹陷之中,时代上早于阿尔卑斯南部安尼期/拉丁期比塞娄组;其集群死亡除因后期盆地滞流、缺氧外,可能还与风暴和火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3.
基于上转磷光颗粒的AFP免疫层析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了上转磷光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检测AFP的方法,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方法:利用上转磷光标记的双抗夹心免疫层析技术检测血清中AFP的含量。将AFP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上转磷光颗粒并包被硝酸纤维膜,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评价该试纸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密度。并通过临床50例血清样本,探讨上转磷光技术与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该方法能在20min内完成,检测灵敏度达5ng/ml。浓度范围从5-1000ng/ml作标准曲线,呈现较好的线性。通过三组平行实验探讨其精密度,变异系数都在10%以内。应用于其它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AFU和NSE的检测,无交叉反应。与化学发光相比,决定系数R2=0.9692,一致性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廉价,可以实现定量,尤其适合基层门诊和体检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44.
双通道模型认为词汇阅读加工存在两条通道:词典通道和非词典通道.双通道模型可以解释大量的词汇阅读现象,如词频效应、规则性效应等,并得到了来自阅读障碍病人研究的支持.本文述评了双通道模型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双通道交互激活模型的一般特点和运行机制(如正字法编码、语音编码和亚词汇正字法-语音转换加工等)及其相关研究.最后讨论了该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5.
柴达木盆地冷湖构造的一些岩屑古生物分析发现,下干柴沟组上段存在一明显的化石轮藻Lamprothamnium ganchaigouensis组合带,而且这一组合带底界与下干柴沟组上段与下段的地质分界相当。在地震时间剖面上,通过井间追层及化石对比,发现这一化石组合带底界均与T4地震标准层相对应,形成了一个地震层序界面(等时界面)。因此,通过生物地层学与地震地层学的综合研究,可建立层序生物地层单元,具有层序生物地层学意义;地震与古生物资料的联合横向对比还可以帮助评估化石层位和标定地震标准层的相对位置,在生产实践中可节约成本,提高地层对比效率。  相似文献   
46.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Pliopithecus的发现(英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97和 1 998年的野外工作期间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中中新世哈拉玛盖组的底部第二砂层中发现了 4枚上猿牙齿。两枚显然是属于同一个体的左m2和m3发现于 980 1 7地点 ,地理坐标为 46°39.997′N ,88°30 .41 2′E。另一枚左下第一门齿和左上第四前臼齿产自该地点附近的同一砂层中。这是在中国境内、也是亚洲的第二个上猿化石地点。该 4枚牙齿中 ,下门齿可能与m2、m3属同一个种。m2刚开始经受磨蚀 ,m3则刚萌出齿槽。它们不同于所有已知种 (P .zhanxiangi、P .vindobonensis、P .antiquus、P .platyodon和P .priensis)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唇侧有一个很深的、间于下原尖和下次尖的漏斗状小坑。该坑由前次脊 (prehypocristid)、下次尖前方的斜脊的唇侧分支和沿下原尖唇侧壁向下延伸的一条脊所围成。此外 ,m3稍短于m2。在其他形态特征方面 ,新疆的种又以m2和m3尺寸较小、齿尖较低、齿脊较锐、近中凹和远中凹发育、釉面褶皱和唇侧齿带很发育而不同于我国宁夏同心的Pliopithecuszhanxiangi;以m2和m3的冠面较短宽且有很发育的上猿三角与P .vindobonensis区分 ;其m2和m3的尺寸明显大于P .antiquus。但在尺寸和其他形态上与P .platyodon很相似。铁尔斯哈巴合的m2、m3和下门齿应代表上猿属内的一个新?  相似文献   
47.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report a survey on a Miniature Inverted Transposable Element (MITE) system known as mPing in 102 varieties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 (Oryza sativa L.). We found that mPing populations could be generalized Into two families, mPing-1 and mPing-2, according to their sequence structures.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two families of mPing had significant bias in their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two subspecies of rice, namely O. sativa ssp. japonica and indica. 0. sativa japonica ha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mPing-1 as a general trait, whereas 0. sativa indica ha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roPing-2. We also examined the mPing system In a doubled haploid (DH) cross-breeding population of jingxi 17 (japonica) and zhaiyeqing 8 (indica) varieties and observed that the mPing system was not tightly linked to major subspecies-determining genes. Furthermore, we checked the mPing system in 28 accessions of Asian common wild rice O. rufipogon and found the roPing system in 0. rufipog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roPing system in O. rufipogon indicated a diphyletlc origin of the Asian cultivated rice O. sativa species. We did not find the mPing system in another 20 Oryza species. These results substantiated a previous hypothesis that O. ruflpogon and O. nivara species were the closest relatives of O. sativa and that the two extant subspecies of O. sativa were evolved independently from corresponding ecotypes of O. ruflpogon.  相似文献   
48.
陈月艳 《生物学通报》2006,41(11):31-34
2.3细胞内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细胞代谢狭义上的细胞代谢,专指生物体细胞内进行的一系列高效而有序的酶促反应的总称,即细胞内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细胞内的物质转变主要是指原生质的合成与分解,细胞内的能量转换主要是指能量转化(或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酶和ATP是细胞代谢必需  相似文献   
49.
生物墨线绘图的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生物墨线绘图基本方法与技巧,包括缩放的方法与技巧、绘图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在草图的绘制和上墨过程中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系统描述了中国东北那丹哈达地体中三叠系顶部和侏罗系下部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系统分类,包括5个放射虫生物群,建立了一个新属,10个新种,并报道了121个种级分类单元。通过与加拿大和日本的相关动物群进行比较研究,我们确定了所描述的放射虫生物群的年代归属分别为:晚三叠世诺利(Norian)晚期至瑞替(Rhaetian)早期,辛涅缪尔(Sinemurian)早、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