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揭示黔中地区马尾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特征。选取黔中地区花溪区的久安乡(HX_JA)、长顺县广顺农场(CS_GS)、白云区长坡岭公园(BY_CPL)和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HX_GD)的马尾松成熟林为调查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16S rRNA进行基因测序,经典统计学方法、约束排序分析等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黔中不同地区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共记录34个门、58纲、134目、244科、599属和5 486个OTU,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绝对的优势门类。不同地区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HX_GDHX_JABY_CPLCS_GS。冗余分析表明海拔、凋落物储量、郁闭度、pH、有机碳和有效磷是显著影响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重要环境因子。网络分析表明,OTU386(变形菌门)、OTU472(酸杆菌门)和OTU381(拟杆菌门)是黔中马尾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枢纽OTU。黔中不同地区的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受到土壤、植被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重要影响。此外,其土壤细菌群落的构建受到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2.
 在野外系统观测了澜沧舞花姜(Globba lancangensis)18个果实共216粒种子的散布过程。共有10种蚂蚁参与了澜沧舞花姜的种子散布,距离为0.01~3.35 m,平均距离(0.47±0.03) m(平均值±SE,n=216)。其中最重要的3种蚂蚁是横纹齿猛蚁(Odontoponera transversa)、大头蚁(Pheidole sp.)和黄足厚结猛蚁(Pachycondyla luteipes),其出现频率分别为61%、50%和28%,散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0.60±0.09) m、(0.20±0.01) m和(0.32±0.05) m。从总体上看,蚂蚁促进了种子的分散,降低了种子的聚集程度。横纹齿猛蚁对于种子上的油质体最为敏感,对人工去除了油质体的种子不搬运,对种子散布距离较远,暗示了其与澜沧舞花姜之间可能存在更紧密的互惠关系。野外样方调查结果表明,在3种舞花姜属植物中,以种子繁殖为主的澜沧舞花姜种苗之间的平均最近距离为(36.8±1.45) cm(平均值±SE,n=74),显著大于以珠芽繁殖为主的毛舞花姜(Globba barthiri)的(29.8±2.70) m(n=34)(t73,33=2.11,p=0.037)和异果舞花姜(Globba racemosa)的(28.7±3.16) cm(n=32)(t73,31=2.33,p=0.022);澜沧舞花姜的种苗聚集程度(Z=-1.70±0.19)显著小于毛舞花姜(Z=-2.58±0.37,t73,33=2.36,p=0.020)和异果舞花姜(Z=-3.28±0.53)(t73,31=3.54,p=0.001)。这说明相对于毛舞花姜和异果舞花姜,蚂蚁对种子的散布作用显著增加了澜沧舞花姜种苗间的平均最近距离,降低了居群的聚集度。  相似文献   
33.
 以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大型先锋草本植物小果野芭蕉(Musa acuminata)为研究材料,研究其种子初次散布过程和不同时空尺度上种子被 捕食格局。小果野芭蕉的成熟果实有75%在夜间被取食和传播,在白天消失的果实则占25%。蝙蝠是其最主要的种子传播者,鸟类在其种子传播 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人工摆放种子试验结果显示小果野芭蕉种子的主要转移者是小型啮齿类(鼠类)和蚁类:在开放处理下3 d后转移率为 86%,排除蚁类(鼠类可进入)处理下种子转移率为69%以及排除鼠类(蚂蚁可进入)处理下种子被转移率为56%。季节、地点和生境均显著影响人工 摆放种子被转移强度:雨季显著高于旱季(p<0.001), 野芭蕉生境显著高于与其相连的自然森林和荒地(p<0.001),在人为干扰较少的补蚌自然 保护区显著低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新山,而后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地点和生境以及季节、地点和生境都有显著的交互 作用。与相邻的森林和荒地相比,野芭蕉群落中种子被鼠类捕食的强度最大且受蚁类二次转移的比例最少,森林和荒地中种子被鼠类捕食的强 度相对较小且蚁类对种子的二次转移比例较高,从而更好地帮助种子逃避鼠类捕食。因此,依赖于食果动物(主要是蝙蝠, 也包括鸟类)的初次 散布是小果野芭蕉种子逃避捕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摘要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就诊的肺纤维化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5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的表达水平与炎症指标、肺功能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水平对肺纤维化患者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的表达水平与FEV1/FVC、DLco%pred、PaO2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及两者联合对肺纤维化患者诊断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95%CI:0.574-0.914),0.761(95%CI:0.597-0.926),0.848(95%CI:0.699-0.997)。血清MicroRNA let-7和MicroRNA-29联合应用对肺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优于两者单一应用。结论:肺纤维化患者血清MicroRNA let-7、MicroRNA-29表达水平比正常人显著降低,且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诊断价值,可作为预测肺纤维化患者及其病情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5.
中国、老挝野生动植物边境贸易现状及加强管理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中国、老挝边境地区野生动植物贸易的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老野生动植物年贸易额超过1000万美元,合法贸易额约500万美元,其中有380.63万美元是经过西双版纳州边贸局或勐腊海关登记的。常见的野生植物种类有51种,其中有35.3%野生植物是老挝禁止出口种类,43.14%的种类是属限量贸易种类;常见的野生动物种类134种,其中哺乳类56种,鸟类45种,爬行类31种,鱼类和两栖类各1种。交易的动物种类中,有71种动物是国际上禁止贸易种类, 属于〖WTBZ〗CITES规定的一级保护种类有19种,二级保护种类有32种。在野生动植物合法贸易中,从采集者到老挝集镇的一级商贩,价格提高20%~70%,到达中国云南省勐腊,价格一般为原价的2.7倍,到达云南省以外市场,价格增加到原价的约3.6倍,非法贸易的价格变化幅度是同级合法贸易的2.7~4.5倍。动植物贸易的主要获利者是中间商贩,采集者的获利相对较小,但采集的劳动日收益仍达0.6~2.8美元/天,比当地种水稻和旱稻收益高。文章针对该地区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有效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6.
比较了昆虫取食与人工损伤对五种生活型相同但来自不同演替阶段的榕树挥发物释放的影响。在叶片无损伤情况下,先锋种对叶榕(Ficushispida)释放挥发物最多,顶级种高榕(F.altissima)释放最少,中间种木瓜榕(F.auriculata)、苹果榕(F.oligodon)和聚果榕(F.racemosa)居中。人工损伤处理后五种植物挥发物的释放均显著增加,挥发物释放量的大小顺序和无损伤情况下相一致。一点拟灯蛾幼虫取食后,先锋树种对叶榕的挥发物的释放被明显抑制,木瓜榕和苹果榕挥发物释放量释放显著增加,并同时释放一种广谱杀虫物质——桉油精。一点拟灯蛾幼虫不取食高榕叶片因而没有高榕被昆虫取食挥发物释放量释放数据。本研究表明来自不同演替阶段的榕树对昆虫取食与人工损伤对挥发物释放的影响确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7.
余甘子果实成熟过程中内含物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甘子果实成熟过程中内含物变化的初步研究陈贵清,陈进,胡建湘,李其惠,苏应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腊666303)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有关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资源、品种、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1...  相似文献   
38.
介质中不同Ca~(2+)浓度对五种榕树幼苗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辉  张玲  陈进 《广西植物》2003,23(2):165-168,159
选择高榕(Ficusaltissima)、木瓜榕(F.auriculata)、聚果榕(F.racemosa)、鸡嗉子榕(F.semicorda ta)以及对叶榕(F.hispida)5种榕树,对其幼苗进行不同Ca2+(CaCl2)浓度下的水培实验,结果表明,5种幼苗钙含量随介质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趋势大致相同。高Ca2+浓度下(10mmol/L)幼苗地上部的钙含量为低Ca2+浓度下(0.05mmol/L)的1.51~1.63倍。5种榕树幼苗钙含量随培养液Ca2+浓度变化的Yadj值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对叶榕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种(P<0 01),高榕则显著低于其他四种(P<0 01),木瓜榕、聚果榕、鸡嗉子榕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榕树幼苗地上部分钙含量受介质钙浓度影响,但可能主要决定于基因型的差异,表明榕属植物富钙基因的存在,这为高钙榕树植物资源开发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枝毛野牡丹(Melastoma dendrisetosum)属于野牡丹科野牡丹属,首次发表于1983年,而Chen & Renner(2007)则将其归入了毛菍(M. sanguineum)。为弄清二者的区别及枝毛野牡丹的分类地位,该研究采用野生地实地考察、各大标本馆标本比较鉴定、引种地植株形态测定以及微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现已证实:枝毛野牡丹是明显区别于毛菍的一个独立的植物种,该种自然分布区极其狭窄,正处于极度濒危的生存状态。该文对枝毛野牡丹进行了最新的形态描述,为正确识别、积极保护该物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L-精氨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必需氨基酸,其作为生物体生成NO的前体,参与尿素循环,对人和动物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现阶段生产精氨酸的主流方法是微生物发酵法,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选育精氨酸高产菌种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主要对精氨酸产生菌分子育种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