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31.
为了解非豆科固氮树种的固氮酶和N_2O还原酶(Nos)活性,采用乙炔还原法和乙炔抑制技术对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ana)和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离体根瘤及立地土壤的两种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根瘤只在厌氧条件下有固氮酶活性,在好氧条件下有Nos活性。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的固氮酶活性在好氧条件大于厌氧条件,Nos活性只表现在厌氧条件下。在好氧条件下,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的固氮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根瘤区根际土的Nos活性显著大于非根瘤区根际土。除离体根瘤在好氧条件下不表现固氮酶活性外,细枝木麻黄和桤木的离体根瘤、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的固氮酶活性均都大于Nos活性。好氧条件下根瘤区根际土的固氮酶活性与非根瘤区根际土的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厌氧条件下根瘤的固氮酶活性与好氧条件下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固氮酶活性、好氧条件下根瘤的Nos活性与厌氧条件下根瘤区根际土和非根瘤区根际土Nos活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为研究弗兰克氏菌结瘤植物共生固氮体系对N2O汇强度的影响和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
为探明细枝岩黄耆Hedysarum scoparium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AM)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定殖特征及其生态地理分布,充分理解菌根共生体在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中的功能,本研究连续3年采集我国西北荒漠带不同样地细枝岩黄耆0-30cm土层土壤样品和根样,不同样地细枝岩黄耆均能被AM和DSE侵染,形成AM典型结构菌丝、泡囊和丛枝,DSE典型结构深色有隔菌丝和微菌核。细枝岩黄耆根系AM真菌定殖高于DSE定殖,但极端干旱条件下DSE定殖优于AM真菌定殖。AM真菌定殖率不同年际间表现为2016年最高,同一年份不同样地,除乌海、沙坡头样地,菌丝定殖率自东向西呈降低趋势。DSE真菌定殖率,在同一样地不同年份:乌海样地2016年定殖率显著高于2015年和2017年,在同一年份不同样地:2015年沙坡头样地DSE菌丝定殖率、总定殖率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而2016、2017年鄂尔多斯样地最高。NMDS分析结果显示,AM和DSE真菌定殖不同年际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AM真菌定殖率与DSE定殖率显著正相关;土壤温度与AM定殖显著负相关;有机碳、速效磷、磷酸酶、湿度与AM定殖显著正相关;DSE菌丝定殖率、定殖强度仅与酸性磷酸酶正相关。本研究比较分析西北荒漠带不同样地AM和DSE定殖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有助于充分理解菌根共生体在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中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混交林对木麻黄林地土壤肥力的改善作用,该文选取海南岛北部滨海沙地木麻黄纯林、木麻黄-琼崖海棠混交林、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通过采集土壤剖面样品,分析腐殖质层、0~100 cm土壤各层次的理化性质、分布特征及其林分间差异。结果表明:(1)与纯林相比,木麻黄-琼崖海棠混交林可显著提高腐殖质层以及20~40 cm土壤层pH,增幅分别为6.11%和5.97%。(2)与纯林相比,木麻黄-琼崖海棠混交林和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均可显著提高各层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69.8%~358.3%和90.2%~908.3%,全氮含量增幅分别为44.1%~160.7%和31.4%~210.7%; 另外,木麻黄-琼崖海棠混交林还可显著提高0~100 cm各土层的全磷含量,增幅为20.8%~39.6%,而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可显著提高20~100 cm各土层的全磷含量,增幅为25.0%~39.6%; 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对腐殖质层速效养分的改善效果较好,而两种混交林均可显著提高各土层的速效钾含量。(3)方差分析表明,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对林下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影响。综上结果认为,木麻黄混交林对林下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建议在构建木麻黄防风林时应重点考虑混交林模式,尤其是与大叶相思混交林的种植模式来更好地提升土壤肥力,以保障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34.
福建平潭岛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物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平潭岛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物生产力黄义雄沙济琴谢皎如方祖光郑达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BiomasandProductivityofBeefwoodShelterBeltinPingtanIsland,Fujian.Huang...  相似文献   
35.
四种单宁植物形成层的活动周期和次生韧皮部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杨梅Myricarubra(Lour).Sieb.etZucc,黑荆树AcaciamearsiiDeWilde形成层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形成层活动期分别为5~11月,3~12月,2~10月,其他时间休眠,细枝木麻黄CwasuarinacunninghaianaMiq的形成层周年都在活动1,2月的材料中也见到成膜林,4种树木在冬季都保留相当数量的具功能  相似文献   
36.
细枝木麻黄气生瘤的人工形成邹铧,张忠泽,张成刚,丁鉴,王育英,付莉(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ArtificialformationofaerialnodulesonCasuarinacunninghamiana¥ZouHua;...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不同林龄木麻黄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作用,用ICP-MS测定了福建东山县国有防护林场10、16、20、30年生木麻黄小枝、细根、凋落物及林地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Cr、Cu、Zn、Cd和Pb)含量。结果表明,木麻黄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从高到低为ZnCrPbCuCd;木麻黄细根中Cr和Cu、Pb,Fe和Cu,Zn和Cd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各林龄木麻黄对重金属均具有一定的耐性,对Cu、Zn、Cd、Pb有很好的富集作用;20年生木麻黄的重金属年积累量最高;说明木麻黄对重金属的净化作用具有极大的潜力,20年生木麻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8.
福建东山滨海沙地木麻黄林生态系统的能量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福建东山县海岸带红壤性风积沙土与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各组分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及能量分布与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1 681.84 g·m-2和317 79.31 kJ·m-2;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129.87 g-1·m-2和10 71.0kJ·m-2;红壤性风积沙土的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范围为19.84~21.70 kJ·g-1,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干(38.09%)>枝(19.48%)>根(17.09%)>叶(16.86%)>皮(6.83%)>枯枝(0.88%)>果(0.77%),凋落物能量归还量为9 070.47 kJ·m-2·yr-1,群落能量的净固定量为31 298.70kJ·m-2·yr-1;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在19.98~21.39kJ·g-1,其中枯枝热值最高,根最低;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干(46.93%)>根(16.44%)>枝(13.92%)>枯枝(12.28%)>皮(5.87%)>叶(3.90%)>果(0.66%),凋落物能量归还量为2 061.77 kJ·m-2·yr-1,群落能量净固定量为12 662.82 kJ·m-2·yr-1.红壤性风积沙土上的木麻黄群落现存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均要高于均一性风积沙土,原因是红壤性风积沙土的沙土层薄(<20 cm),土壤保水肥的能力要强于沙土层厚(>100 em)的均一性风积沙土.  相似文献   
39.
左林芝  黄蕊  张雅倩  陈盼  李蕾 《生态学报》2020,40(17):6086-6095
以海南海口桂林洋滨海立地上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短枝木麻黄为研究对象,采集凋落物和林地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Miseq PE300测序平台对凋落物内外真菌IT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凋落物内外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与凋落物和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所有样品获得669476条有效序列,隶属6门23纲59目119科212属314种。3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外生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内生真菌。(2)内外真菌群落结构有较大共性,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门,煤炱目、炭角菌目和木耳目为内外真菌共同优势目。Coniochaetales、Magnaporthales等4个目仅在凋落物内部分布,而蛙粪霉目、丝孢酵母目为外生真菌特有菌群。(3)木麻黄凋落物pH值和有机碳显著影响着凋落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而土壤容重和铵态氮显著影响着外生真菌群落结构。研究结果为探讨微生物在木麻黄凋落物降解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采集生长于恶劣环境和中生环境的普通木麻黄(Casuarina)小枝,超速离心提取粗质膜制剂后,用两相系统法纯化得到质膜微囊,研究不同生境下木麻黄的质膜ATPase活性,并测定木麻黄小枝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同一生境中的木麻黄ATPase活性相对一致,而同一树种木麻黄不同生境下质膜微囊H~+-ATPase、Ca~(2+)-ATPase、K~+-ATPase活性有显著差异,表现出以渗透胁迫为主的恶劣环境下的木麻黄质膜微囊ATPase活性和木麻黄细胞内游离脯氨酸明显高于中生环境下生长的木麻黄。说明普通木麻黄在干旱和盐胁迫下能调整生理生化过程来提高其质膜ATPase活性和增加细胞内脯氨酸含量提高渗透调节能力以保证其在恶劣环境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