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公立医院补偿现状分析,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应采取的对策是保证政府投入,改变财政补助方式,加强医院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2.
33.
根据果蝇ebony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系列特异性引物,对1991年发现的一种黑腹果蝇的新的体色突变(Qian&Zhang,1994)——黑条体突变型的ebony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与野生型W91910的ebony基因相比,黑条体突变型的ebony基因的编码区无明显的大片段变异,变异仅存在于数个氨基酸位点,且均不位于该基因产物的关键序列。在黑条体的ebony基因的5’端序列的克隆和序列测定中发现,与野生型w^91910及黑檀体e。的ebony基因相比,黑条体突变型的ebony基因有一个大片段的缺失,该缺失包括外显子1的206个碱基和内含子1的747个碱基,由此确定了黑条体突变体的突变类型和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途径群体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抗体情况,探讨HEV疫苗接种的必要性。采集HIV感染者的血清或血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EV IgG抗体、IgM抗体及抗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HEV核酸,Roche高纯化HIV-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检测HIV感染者的HIV载量。比较分析不同HIV感染途径群体中HEV流行率的差别。结果显示,HIV感染者中HEV IgG抗体的阳性率为37.4%,静脉吸毒、成分献血和传播途径不明HIV感染群体的HEV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3%、39.5%和30.4%。HEV核酸荧光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种HIV感染群体之间HEV 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8,P0.05)。HEV IgG阳性与阴性感染者之间HIV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为保护HIV感染者免受HEV感染,应考虑接种HEV疫苗。  相似文献   
3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是我国2010年新发现的新布尼亚病毒,可导致人类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新布尼亚病毒全基因组已解析,但病毒分子生物学结构蛋白特征及功能尚需更多研究。本文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确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HB29株)病毒颗粒的沉降密度及超离纯化条件,得出该病毒颗粒在蔗糖中的沉降密度为1.135g/mL。利用PCR方法扩增SFTSV病毒株HB29株病毒RNA聚合酶(RdRp)、糖蛋白前体蛋白(M)、包膜糖蛋白(Gn)、包膜糖蛋白(Gc)、核蛋白(NP)及非结构蛋白(NSs)的编码区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5/FRT或VR1012,在293T细胞上获得上述基因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纯化病毒颗粒和重组蛋白,并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IFA)确定蛋白活性和分子量。本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对新布尼亚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的认识,为后期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妇科阴道炎(霉菌性、滴虫性、非特异性阴道炎)病人和正带人阴道带见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阴道炎病人的阴道轧杆菌的分离率,平均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带人。而肠杆菌、葡萄球菌却明显增多。乳杆菌为阴道正常优势菌,对改善阴道微环境、防止条件致病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48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微创穿刺组24例和小骨孔开颅组24例,微创穿刺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尿激酶冲洗引流术,小骨孔开颅组采用小骨孔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结果:微创穿刺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小骨孔开颅组短(t=7.441,P<0.001).术后两组患者血肿的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F=23.451,P<0.001),术后第1天及第3天,微创穿刺组患者的血肿明显大于小骨孔颅组(P均<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血肿大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NHISS评分、术后三月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尿激酶溶解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但血肿清除率不如小骨孔开颅术.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血肿范围较小的患者选用前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38.
基于数字相机的冬小麦物候和碳交换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字相机自动、连续监测植被冠层物候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依托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探讨了数字相机在监测冬小麦生长状况及生态系统碳交换方面的作用,得到如下结果:(1)利用数字相机图像提取的比值绿度指数G/R能较好地反映冬小麦冠层物候变化,通过分析比值绿度指数G/R的时间序列,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冬小麦关键生育日期(与人工观测数据比较,误差<3 d),表明数字相机可以作为物候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2)数字相机图像获取的比值绿度指数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总生态系统碳交换量GEE,R2为0.66,叶片最大光合同化速率与比值绿度指数G/R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利用数字相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作物生理生态过程。从而为我国开展不同陆地生态系统自动连续物候监测,深入研究不同生态系统物候和碳循环的关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9.
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的结合有助于利用遥感监测的大范围植被信息解决作物模型区域应用时模型初始状态和参数值难以确定的问题。该文借助叶面积指数(LAI)将经过华北冬小麦(Triticum aestivium)适应性调整的WOFOST模型与经参数调整检验的SAIL-PROSPECT模型相嵌套,利用嵌套模型模拟作物冠层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在代表点上借助FSEOPT优化程序使模拟SAVIs与MODIS遥感数据合成SAVIm的差异达到最小,从而对WOFOST模型重新初始化。结果表明,借助于遥感信息,出苗期的重新初始化使模拟成熟期与按实际出苗期模拟的结果相差在2天以内,模拟的LAI和总干重的误差比按实际出苗期模拟结果的误差降低3~8个百分点;返青期生物量的重新初始化使模拟LAI和地上总干重在关键发育时刻的误差降至16%以内,模拟LAI和贮存器官重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更加接近实测值;对返青期生物量的动态调整显示返青到抽穗期间较少次数的遥感数据即能有效地提高作物模型的模拟效果。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该文在作物模型本地化、重新初始化变量和优化比较对象的选择上都有所不同,而利用遥感数据动态调整作物模型初始状态或参数值更具有新意。该文对区域尺度上利用遥感信息优化作物模型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探讨性意义。  相似文献   
40.
基于观测数据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参数估计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模拟和预测能力,降低模拟不确定性.在已有参数估计研究中,涡度相关技术测定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数据的随机误差通常被假设为服从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然而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NEE数据的随机误差更服从双指数分布.为探讨NEE观测误差分布类型的不同选择对陆地生态系统机理模型参数估计以及碳通量模拟结果造成的差异,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区域,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利用2003~2005年测定的NEE数据对陆地生态系统机理模型CEVSA2的敏感参数进行估计,对比分析了两种误差分布类型(正态分布和双指数分布)的参数估计结果以及碳通量模拟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正态观测误差模拟的总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呼吸的年总量分别比基于双指数观测误差的模拟结果高61~86 g C m-2 a-1和107~116 g C m-2 a-1,导致前者模拟的NEE年总量较后者低29~47 g C m-2 a-1,特别在生长旺季期间有明显低估.在参数估计研究中,不能忽略观测误差的分布类型以及相应的目标函数的选择,它们的不合理设置可能对参数估计以及模拟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