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酯酶同工酶及RAPD技术在香菇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酯酶同工酶及RAPD技术对香菇3个亲本双核体(苏香、野生46#、野生80#)及其10个单核体、以及它们的10个杂交后代进行了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同时针对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遗传距离、以及杂交子和亲本单核体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和RAPD技术都可进行香菇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研究,但RAPD标记检测的多态性要远远高于酯酶同工酶标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无相关性,而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杂交子和以苏香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杂交子和以野生46#、野生80#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2.
采用酯酶同工酶及RAPD技术对香菇3个亲本双核体(苏香、野生46#、野生80#)及其10个单核体、以及它们的10个杂交后代进行了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同时针对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遗传距离、以及杂交子和亲本单核体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和RAPD技术都可进行香菇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研究,但RAPD标记检测的多态性要远远高于酯酶同工酶标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单核体酯酶同工酶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无相关性,而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杂交子和以苏香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香菇产量超亲优势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杂交子和以野生46#、野生80#为来源的单核体亲本之间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其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采用改良的mRNA差别筛选法,通过选用3'锚定引物和18-25碱基的PCR随机引物组合,以琼脂糖凝胶电泳,EB显色替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对低温处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及正常草菇基因表达进行筛选、分析,结合RNA斑点杂交技术加以验证,分离得到70个草菇低温诱导DNA片段。  相似文献   
34.
利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研究了4株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1株尖镰孢(F.oxysporum)、1株茄镰孢(F.solani)和1株Fusariumsp.的分子核型以及不同地域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的分子核型差异。以凝胶包埋法(不破除分生孢子细胞壁)制备供试菌株电泳样本,采用3组条件组合进行电泳,分离出供试串珠镰孢完整染色体DNA10~13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7Mb~6.9Mb,基因组大小为42.26Mb~47.75Mb;尖镰孢8条,分子量分布范围1.2Mb~6.7Mb,基因组大小为32.25Mb;茄镰孢6条,分子量分布范围2.4Mb~6.3Mb,基因组大小为25.2Mb;Fusariumsp.9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8Mb~6.8Mb,基因组大小为36.45Mb。结果表明,供试4种镰孢菌染色体数目、DNA分子量及基因组大小都有较大不同,分子核型差异较大。不同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分子核型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5.
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2个香菇品种的不同菌龄的重要农艺性状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菌龄阶段的香菇只在产量和蕾数上有显著差异,同等菌龄、不同香菇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2个香菇品种分别鉴定出包括单体和二聚体在内的17和12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酯类、醇类、酮类、酸类和烯类化合物。基于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对2个香菇品种的不同菌龄挥发性有机物分析发现,不同菌龄的香菇中挥发性有机物质有较大差异,不同香菇品种中挥发性有机物质也呈现一定的差异,菌龄为95 d和105 d时挥发性有机物均较为相似。2个香菇品种中柠檬烯均是随着菌龄的增加逐步上升,乙酸乙酯和壬醛均是逐步降低。此外,3-甲基丁醇、戊醛、庚醛、己醛和柠檬烯可作为区别“申香1513”不同菌龄阶段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丁酸乙酯和柠檬烯则可作为区别“5550”不同菌龄阶段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GC-IMS可快速对不同菌龄的香菇品...  相似文献   
36.
草菇低温诱导基因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RNA差别筛选法,对低温处理草菇(Volvarielavolvacea)及正常草菇基因表达进行筛选、分析,结合RNA斑点杂交技术加以验证,分离得到草菇低温诱导基因。研究表明草菇菌丝体在低温胁迫下,存在着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选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 24号(广杏)为自交材料,对其自交S1代群体的质量性状(颜色、畸形、生长特性)和数量性状(形状、产量、大小、数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交后代的出菇率为70%,自交导致后代群体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和平均产量都低于亲本,16%的后代菌株单产高于亲本,最高单产达204.0g,高出亲本45.7%.木屑培养基上菌丝日均生长速度与产量无显著相关性(R=-0.028).均菇数目与单产成显著正相关性(R=0.543).大部分菌株(52%)菌盖颜色为亲本颜色(灰色),自交后代出现20%非亲本形状(棒状)菌株,畸形菇占19%.后代群体盖径、柄径、柄长的变异程度相当,差异性不显著.可根据育种目标对自交子代的较优菌株进行定向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8(CXCL8)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AS组和CXCL8抑制剂(G31P)组,每组各20只,另选取20只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AS组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G31P组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的同时皮下注射G31P(注射剂量为500μg/kg),对照组的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中CXCL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表达量,Western-blot法检测主动脉CXCL8及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AS组小鼠血清中的TG、LDL-C、TC水平均高于G31P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G31P组(P0.05);G31P组小鼠血清中的TG、LDL-C、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S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的CXCL8、MMP9的m 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高于G31P组(P0.05),G31P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的的CXCL8、MMP9的m 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XCL8在AS小鼠主动脉组织中呈高表达,CXCL8可能通过影响MMP9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抑制CXCL8的表达或可延缓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9.
以香菇菌株“沪香F2”及其自交优良F2代菌株“申香1504”为实验材料,收集孢子单核体,对其交配型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单孢自交的方法,构建F2和F3代群体,并对孢子单核体、F2、F3代群体各阶段培养、出菇情况以及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研究各性状表型分化的情况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个亲本所获得的孢子单核体中A2B1交配型比例均为最高,根据孢子单核体交配型数量分别设计了1 028和972个F2和F3代自交配对组合。在2个群体中,配对阶段,分别有15.47%和23.56%的配对组合由于菌丝生长缓慢无法获得后代双核体菌株,且F3代显著高于F2代;生产种培养阶段,出现不良性状的菌株数量分别为7.78%和9.57%;菌棒培养阶段,出现不良性状的菌株数量分别为41.05%和49.28%,且F3代退化菌株比例显著高于F2代,不转色菌株比例显著低于F2代;出菇阶段,分别有3.11%和4.32%的菌株不现蕾,分别有13.04%和4.32%的菌株出畸形菇,分别有19.55%和8.95%的菌株能出正常菇,且F2代出正常菇的菌株比例显著高于F3代。“沪香F2”和“申香1504”分别有26个和8个孢子单核体,多次配对获得的杂交子,出正常菇的概率达50%以上。2个群体的平均单棒产量、平均单棒菇数、平均单菇重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且两个群体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与F2代相比,F3代的产量分布、菇数分布表现出偏分离现象,平均单棒产量低于F2代43.84%,平均单棒菇数低于F2代56.77%。香菇“沪香F2”菌株在F3代中的培养、出菇情况以及农艺性状整体表现劣于F2代,且在F2代中获得表现优于亲本的高产品种,在F3代中获得大朵型品种,对香菇优良菌株选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0.
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为提高优良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种质的育种效率,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105份金针菇种质为材料,开展体细胞不亲和评价,并采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所有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20对SSR引物在105份种质中共扩增得到209个等位基因位点,所有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1-1.00,在遗传距离0.76处可分为5个大类群。105份金针菇种质共包含67种不同的遗传背景,野生金针菇种质比栽培种质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SSR的聚类分析结果和体细胞不亲和评价结果既相互印证,又可互为借鉴。本研究构建了包含44份金针菇种质的核心种质群体,占所有供试材料的41.90%,保留了100%等位基因。核心种质群体覆盖区域广泛,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可为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进一步构建了能同时反映每份金针菇种质SSR分子标记指纹图谱、收集地区、子实体颜色和栽培性状的分子身份证编码,并转换成可视二维码,为金针菇种质的高效标识和快速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