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ATP酶活性、ATP和AB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选用鲁薯7号和徐薯18号为材料,对甘薯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及其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ATP含量、ATP酶活性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呈一双峰曲线,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50-70d,第二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120-165d;(2)块根膨大高峰期,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ATP含量则较低;(3)块根中ATP酶活性和ABA含量变化动态与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相似。讨论了ATP酶和ABA在块根膨大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32.
光强对三种喀斯特植物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块根紫金牛、地枫皮和秀丽海桐的2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搭建遮阴棚设置3个光照强度,对其不同光强下的形态结构、生物量分配以及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光强对喀斯特植物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促进了3种喀斯特植物幼苗株高、总叶面积和冠面积等形态指标的增长。总体而言,3种植物幼苗的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均随光强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叶生物量比、叶面积比和比叶面积均随光强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强光显著降低了地枫皮与块根紫金牛的净光合速率(Pn),非气孔限制是其Pn下降的主要因素;秀丽海桐的Pn随光强的升高而显著增大。遮阴显著增加了地枫皮和秀丽海桐的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强光显著增加了块根紫金牛的单位面积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地枫皮和块根紫金牛在50%遮阴强度下的总生物量最大,秀丽海桐总生物量随光强增大而显著增大。3种喀斯特植物幼苗对不同的光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但强光不利于地枫皮和块根紫金牛幼苗的生长,而秀丽海桐幼苗对光的适应性很强。  相似文献   
33.
茉莉酸类与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茉莉酸类化合物(茉莉酸及其衍生物)可能参与了马铃薯,薯蓣,菊芋的块茎,甘薯的块根以及洋葱,大蒜的鳞茎形成,JA及MeJA均可诱导离体下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和马铃薯髓部细胞的膨大,JA诱导细胞膨大是由于蔗糖积累导致渗透压增加以及细胞壁结构变化,从而使其伸展性增加,纤维素的合成起了重要作用,细胞骨架也是JA诱导细胞膨大所必需的,但迄今为止,尚未确定块茎形成的直接诱导物。  相似文献   
34.
乌药块根与其根、茎生药学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乌药块根及其根、茎进行生药不鉴别研究。结果说明乌药块根与其根、茎易于鉴别,乌药根、茎不能作乌药药用。  相似文献   
35.
麦冬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麦冬(Ophiopogon japornicus)块根中分得两个环二肽类化合物,一个酰胺类化合物和一个多羟基脂肪酸类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eyclo-(Phe-Tyr)(1),cyclo-(Leu-ILe)(2),N-(2.(4-hydroxyphenyl)ethyl)-4-hydroxycinnamide(3)和天师酸(4)。这四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分得。环二肽类化合物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相似文献   
36.
太子参微块根发育的解剖学与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解剖学及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太子参试管微块根发育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物质积累特征的结果表明:太子参微块根由组培苗膨大的腋芽基部长出的不定根发育而成,经历了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发育,其膨大加粗是由于不定根的次生生长。维管形成层向内形成大量的次生木质部构成微块根的主要部分。淀粉粒是太子参微块根的主要营养存储方式。随着微块根的次生生长,淀粉粒先在次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形成,随后在次生韧皮薄壁细胞中也大量积累。膨大的微块根可以合成太子参皂苷,成熟微块根中次生韧皮部的皂苷含量略高于次生木质部。离体太子参微块根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与块根中的相同。  相似文献   
37.
为了抑制木薯支链淀粉的合成,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改变木薯淀粉结构,培育工业用燃料酒精型木薯品种,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用木薯块根cDNA克隆获得支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基因SBEI的部分片段,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表明与GenBank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为99.22%;并以pBI121为基础,构建了以块根特异性表达启动子Sporamin驱动的SBEI基因反义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8.
姚绍嫦  黄鼎  谭勇  顾晋源  李良波  黄荣韶 《广西植物》2021,41(11):1939-1948
为提高牛大力块根的产量与品质,该研究以不同发育时期(移栽6、12、18、24、30、36个月)的牛大力块根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糖类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它们在牛大力块根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牛大力块根的生长发育进程可初步划分为形成期(移栽6~12个月)、迅速膨大期(移栽12~24个月)与稳定膨大期(移栽24~36个月)三个阶段。淀粉与蔗糖分别是牛大力块根中主要的多糖与可溶性糖。在牛大力块根发育过程中,多糖类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少,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推测可溶性糖的分解代谢有利于促进多糖类物质的积累。(2)蔗糖的分解代谢是蔗糖合酶(SUS)、蔗糖磷酸合酶(SPS)、酸性转化酶(AI)与中性转化酶(NI)等多种相关酶协同作用的结果。SUS在牛大力块根发育过程中发挥着既催化蔗糖合成,又催化蔗糖分解的双重调节作用,SUS(合成)的活性不断上升,至移栽36个月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SUS(分解)的活性从移栽6个月至24个月逐渐上升,但在块根稳定膨大期稍有下降; 其净活性为催化蔗糖分解,在移栽12个月达到最高。转化酶AI和NI的活性均在块根发育过程中逐渐上升,且AI活性高于NI活性,提示AI可能在蔗糖代谢分解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入研究牛大力多糖类成分积累和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牛大力药材的产量与品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9.
麦冬与山麦冬块根形态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麦冬和山麦冬块根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麦冬和山麦冬块根均是在不定根的根尖部位形成,其生长发育主要依靠皮层细胞层数的增加和皮层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但在麦冬与山麦冬中,两者在块根膨大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皮层细胞层数的增加和皮层细胞体积的增大在麦冬块根膨大的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山麦冬块根膨大的过程中则以皮层细胞层数的增加为主,皮层细胞体积的增大为辅。  相似文献   
40.
目的:从块根芍药中分离出一株产红色素的内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XJU-PA-6的16S rD-NA,并与GeneBank中已鉴定菌的16S rDNA序列对比,用N-J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用Bootstraping法对其评估。同时结合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检测、G+C mol %含量对XJU-PA-6进行鉴定。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XJU-PA-6产生的红色素进行分析。结果:XJU-PA-6的16S rDNA序列与EF195349 Serratia sp.同源性为99 %,G+C mol %含量为57.8mo1 %。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3.8nm。结论:将菌株XJU-PA-6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XJU-PA-6产生的红色素初步推测为灵菌红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