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91.
了解杜鹃对其宿主的选择和寄生情况,能为两者间的协同进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2012和2013年每年的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不同生境类型中的鸟巢进行搜索监测,记录到4例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寄生繁殖现象,其宿主分别是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棕腹柳莺(Phylloscopus subaffinis)和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其中棕腹柳莺和暗绿绣眼鸟是首次记录到被中杜鹃寄生。中杜鹃卵重(2.39±0.14)g(n=3),体积(2.24±0.18)cm3(n=3),通过T检验方法发现中杜鹃卵极显著大于暗绿绣眼鸟和棕腹柳莺卵(P0.001),同时在形状上也与两者极不相似,中杜鹃卵呈明显的长椭圆形,与黄喉鹀的卵在大小上无显著差异(P=0.1)。反射光谱的分析结果发现,寄生于不同宿主巢的中杜鹃卵在背景色和斑点上都具有一定差异,这表明中杜鹃的卵可能存在基因族群的分化。  相似文献   
292.
杜鹃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1 植物名称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品种“Hellmut Vogel。2 材料类别 叶片。3 培养条件 培养基:(1)WPM+TDZ(苯基噻二唑基脲)0.2 mg·L~(-1)(单位下同)+NAA 0.5;(2)WPM+TDZ 0.5;(3)WPM+IAA 1.75+活性炭0.25%。上述培养基中均附加白糖30 g·L~(-1) ,琼脂7g·L~(-1);pH 5.0。培养温度20~23℃,每天光照16 h,光照度2000 lx。  相似文献   
293.
高黎贡山杜鹃属植物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黎贡山是中国杜鹃花植物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全世界约有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800-900种,中国约有650种,而高黎贡山就有140种及变种,成为高黎贡山种子植物最大的属,其中高黎贡山特有种(及变种)就达41种。无论从种群密度或特有种的丰富度等方面分析,高黎贡山都是杜鹃属植物的主要分化中心。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高黎贡山杜鹃属植物资源已成为保护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就如何加强这一宝贵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94.
基于ITS序列探讨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系统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次报道了 15种杜鹃属 (Rhododendron)植物、1种杜香属 (Ledum)植物和Cassiopefastigiat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 (包括 5 .8S)序列。加上从GenBank下载的 13种杜鹃属植物和Bajiariaracemosa的ITS序列 ,以C .fastigiata和B .racemosa为外类群 ,用最大简约法对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杜鹃属是一个单系类群 ,叶状苞亚属为杜鹃属的基部类群 ;2 )杜香属确应归并到杜鹃属中 ,且与有鳞杜鹃亚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有鳞杜鹃亚属和杜香构成一个单系分支 ,该分支是其余无鳞杜鹃花的姐妹群 ;4 )由无鳞杜鹃花组成的一个分支的内部支持率较低 ,其中常绿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均为内部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 ,而羊踯躅亚属和马银花亚属均为多系类群 ;5 )在马银花亚属中 ,长蕊杜鹃组和马银花组均分别得到强烈支持 ,马银花组与异蕊杜鹃亚属可能构成姐妹群关系 ,异蕊杜鹃亚属和马银花组组成的一个分支可能与映山红亚属构成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295.
河岸带是河流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交错带,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河流的冲刷与地势的作用使得河岸带往往形成弯道, 弯道内外两侧水流速度、泥沙性质与植物繁殖体聚集程度不同, 影响到植物生长与种群动态, 可能导致河岸带弯道凸岸、凹岸两侧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以中国特有、狭域分布的海南杜鹃(Rhododendron hainanense)为例, 揭示溪流弯道对其两侧海南杜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海南岛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各设置2个河岸弯道样带, 用方差/平均值法对弯道凸岸、凹岸两侧海南杜鹃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1)海南杜鹃弯道凸岸的种群结构呈增长型, 凹岸基本呈衰退型; (2)凸岸一侧上下游的海南杜鹃种群基本呈增长型, 凹岸一侧上下游的海南杜鹃则出现断龄现象; (3)距离弯顶位置或河岸越远, 各龄级海南杜鹃种群个体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 (4)在2 m × 2 m尺度下, 弯道凸岸及其下游的海南杜鹃主要呈聚集分布, 上游近似随机分布, 凹岸及其上下游则均呈随机分布。海南杜鹃分布的山区河岸带水流较快、坡度较大, 可能是导致弯道凹岸个体较少、种群结构呈衰退型的主要原因。因此, 河岸弯道内外两侧可能存在个体生长与群体差异, 在开展河岸带植物种群动态与物种保育研究中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96.
研究云上杜鹃花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系统分离方法(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对云上杜鹃花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分离与纯化,再采用1H NMR、13C NMR和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利用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评价化合物抗炎活性。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26个化合物,分别为梫木毒素I(1)、梫木毒素II(2)、pieristoxin S(3)、去氢催吐萝芙木醇(4)、megastigm-5-en-3,9-diol(5)、吐叶醇(6)、5,6-epoxy-3-hydroxy-7-megastigmen-9-one(7)、hydroxy-3-oxo-α-ionol(8)、香叶芳樟醇(9)、negunfurol(10)、2,6,10-trimethyldodeca-6,11-diene-2,3,10-triol(11)、9,10-dihydroxy-6,10-dimethylundec-5-en-2-one(12)、(2Z)-2,6-dimethyl-2,7...  相似文献   
297.
该文报道了湖南杜鹃花科一新记录植物——早春杜鹃(Rhododendron praevernum),并对其花部形态和叶形大小进行了补充描述。该种的雄蕊数目变异较大,现有文献的描述差异也较大,导致鉴定该物种时出现一定困难和混乱。该研究结果为该种进一步分类修订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98.
野生杜鹃杂交亲和性及适宜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映山红和马银花为母本,映山红亚属、羊踯躅亚属、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属以及马银花亚属的5个亚属16个中国野生杜鹃种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统计子房膨大率、坐果率和种子萌发率,分析杜鹃属植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探讨其杂交亲和性适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映山红作为母本,与同亚属的杜鹃杂交亲和性较好,与其它亚属的杜鹃种的杂交亲和性存在显著的亚属间和种间差异;而马银花作为母本,与同亚属的西施花进行杂交,未获得杂交果实和种子,但与杜鹃其它亚属种的杂交,部分杂交组合显示出较好的杂交亲和性。这一结果表明,映山红作为母本,与马银花相比,有着较好的杂交亲和性,并且杜鹃属植物的杂交亲和性与目前杜鹃分类体系中的亲缘关系并没有直接关系。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子房膨大率与坐果率、坐果率与蒴果平均种子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子房膨大率与果实内种子数无直接相关性;花粉活力(大于15%)、父母本花柱长度比(在0.50~2.12范围内)与子房膨大率等亲和性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9.
首次报道了15种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1种杜香属(Ledum)植物和Cassiope fastigiat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 (包括5.8S)序列.加上从GenBank下载的13种杜鹃属植物和Bajiaria racemosa的ITS序列,以C. fastigiata和B. racemosa为外类群,用最大简约法对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杜鹃属是一个单系类群,叶状苞亚属为杜鹃属的基部类群; 2)杜香属确应归并到杜鹃属中,且与有鳞杜鹃亚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有鳞杜鹃亚属和杜香构成一个单系分支,该分支是其余无鳞杜鹃花的姐妹群; 4)由无鳞杜鹃花组成的一个分支的内部支持率较低,其中常绿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均为内部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而羊踯躅亚属和马银花亚属均为多系类群; 5)在马银花亚属中,长蕊杜鹃组和马银花组均分别得到强烈支持,马银花组与异蕊杜鹃亚属可能构成姐妹群关系,异蕊杜鹃亚属和马银花组组成的一个分支可能与映山红亚属构成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300.
采用硅胶、MCI Gel、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结合半制备液相色谱,从红棕杜鹃(原变种)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纯化得到一对双键位置异构的杜鹃色烯杂萜化合物:isoconfluentin(1)和(+)-confluentin(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1D和2D NMR、UV、IR、MS等)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而且采用色烷/色烯螺旋规则(chromane/chromene helicity rule)鉴定它们的绝对构型均为2 S构型。测定化合物1和2的体外凝血酶原时间,发现它们均具有有效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