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211.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212.
李跃  谢水波  林达  李仕友  陈婷 《微生物学报》2008,35(5):0760-0764
试验研究了小球藻吸附U(VI)的过程, 探讨了吸附机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考查了pH值、时间、U(VI)的起始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研究表明, pH值对小球藻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 小球藻吸附U(VI)的最佳pH值为6, 最大吸附量为2.7 mg/g, 吸附在5 min内基本达到平衡。小球藻对U(VI)的吸附量与其浓度的正相关; 温度在20℃~30℃时, 对铀的吸附影响不大。实验结果还表明, 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其相关系数达0.99, 该吸附为多种反应同时作用的复杂过程。U(VI)在小球藻上的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等温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213.
试验研究了小球藻吸附U(VI)的过程,探讨了吸附机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考查了pH值、时间、U(VI)的起始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研究表明,pH值对小球藻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小球藻吸附U(VI)的最佳pH值为6,最大吸附量为2.7mg/g,吸附在5min内基本达到平衡.小球藻对U(VI)的吸附量与其浓度的正相关;温度在20℃-30℃时,对铀的吸附影响不大.实验结果还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相关系数达0.99,该吸附为多种反应同时作用的复杂过程.U(VI)在小球藻上的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等温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214.
蛋白核小球藻发酵产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薇  吴虹  宗敏华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6):0855-0860
从5种不同来源的小球藻中筛选到1株油脂产量较高的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No.2.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对其细胞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20,甘氨酸0.08,MgSO4·7H2O 0.4,K2HPO4 1.0,FeSO4·7H2O 0.004;适宜的培养温度,初始pH、摇床转速和光照强度分别为28℃、6.0、130 r/min和650 Lux.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培养7 d,Chlorella pyrenoidosa No.2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分别由优化前的3.73 g/L和40.15%提高到6.56 g/L和59.90%,油脂产量提高了162%.Chlorella pyrenoidosa No.2能以木糖为碳源产油脂,可望用于以木质纤维素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生产油脂.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该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相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1%左右,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215.
海水小球藻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pacifica)提取液经硫酸铵沉淀、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200凝胶过滤层析后分离纯化出1种抗菌蛋白.经SDS-PAGE测定,两个亚基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1 kD和70 kD;该抗菌蛋白对热稳定,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含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其次为甘氨酸与天冬氨酸,胱氨酸的含量最低.在抗菌活性中,纯化的蛋白质对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和中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 lococcus aureus)和肠炎病病原菌(Ameromonas punctata)也有抑制作用,其抗真菌活性比抗细菌强.  相似文献   
216.
单细胞微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积累的中性脂肪具有潜在的生物燃料价值。不同氮源对藻类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了氨态氮、尿素氮和硝酸态氮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色素和中性脂肪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氮源对培养液pH有显著影响,以氨态氮为氮源导致培养液pH降低,而硝酸态氮导致培养液pH升高,培养液pH的波动可被添加的Hepes所稳定,并促进以氨态氮为氮源的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尿素氮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色素积累的效果优于氨态氮和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在中性脂肪积累上优于尿素氮和氨态氮,添加Hepes对氮饥饿后蛋白核小球藻的中性脂肪积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17.
蛋白核小球藻脂溶性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纸片法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脂溶性化合物的粗脂以及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后的不同组分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的粗脂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其石油醚洗脱组分占总脂的63.9%,抑菌活性最弱;乙醇洗脱级分占总脂的32.2%,抑菌活性最强;苯洗脱组分只占总脂的3.9%,对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有极强的抑制活性。各洗脱组分及粗脂对革兰氏阴性菌均我抑制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洗脱组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其中1-十九烯经烃含量最高;苯洗脱组分以6,10,14-三甲基-2-十五酮、十六碳酮和2-十一烷酮这3种酮类化合物为主;而乙醇洗脱组分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其中γ-亚麻酸含量最高(56.673%)。蛋白核小球藻脂溶怀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是其各种化学成分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8.
小球藻液中分别添加含不同浓度的Ni^2 ,NH4^ N,PO4^3--P溶液,研究小球藻吸附Ni2 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对Ni^2 的生物吸附经历了一快一慢两个过程。随着Ni^2 的浓度的增加,小球藻对Ni^2 的吸附量不断增加,在最佳pH为8.0-8.5的条件下,低氮磷浓度的组合,升高温度或加强光照有利于小球藻对Ni^2 的吸附。20℃和30℃下,小球藻对Ni^2 的吸附符合Fluendlich等温模型,小球藻在对数生长期时对Ni^2 的富集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19.
不同CO2浓度下培养的蛋白核小球藻细胞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 CO2 浓度升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CO2 浓度升高对陆生植物影响已有广泛的研究[1] 。但水生植物由于水体中无机碳主要以CO2 -3 、HCO-3 和 CO2 的形式存在 ,所以对大气 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较为复杂。已有的有关 CO2 浓度与藻类关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高浓度 CO2 对其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如 :当单细胞绿藻生活在高浓度 CO2( 5 % )的环境中时 ,细胞对 CO2 的亲和力明显降低 ,CO2 补偿点升高 ,碳酸酐酶的活性降低 ,细胞亚显微结构也伴随着明显变化 [2 ,3 ]。但以上的研究均采用很高的 CO2 浓度 (一般为 5 % ) ,而在现实的…  相似文献   
220.
从PBCV\|1感染小球藻NC64A的细胞裂解液中提取了Lysin的粗制剂,酶活底物范围分析表明,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和β\|1,3\|葡萄糖苷酶是Lysin活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与小球藻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相吻合。其中几丁酯酶和壳聚糖酶,特别是几丁酯酶在裂解小球藻细胞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ysin粗制剂经FPLC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分别为52kD、56kD的两个几丁质酶(Chil和Chi2)和一个分子量为36kD的壳聚糖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