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N—503对小麦的毒害主要在幼苗期,从拔节期一结果期,其危害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其受害症状取决于N—503的使用浓度。其浓度以控制在50ppm以下为最好。N-503对水稻的影响与小麦相似,但在稻株的残留量比小麦明显。混合废水中的氯苯对水稻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2.
腐殖质、硫、氯化钠对水稻积累汞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汞是环境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国内外在研究汞在水生环境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基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汞在陆生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尤其是土壤—植物系统中影响汞吸收的机制方面研究得较少。近年来,国外对影响土壤吸收汞的机制的研究工作,认为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土壤、生物吸收重金属的主要因素,环境中无机配位体和有机  相似文献   
23.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_2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蒋高明  黄银晓 《生态学报》1997,17(5):477-482
模拟北京山区辽东栎林群落,对该类型土壤释放CO2过程进行了连续3a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土壤呼吸强度平均为5.92±1.32μmolCO2m-2s-1,在不同月份中,以8月份最高,10月最低,依次为8月>7月>6月>9月>10月(P<0.05);13:00为土壤日呼吸的最高峰。温度为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二者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r=0.5668,p<0.001,n=94)。据3a观测的土壤呼吸日平均值计算得出,模拟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2的通量估计范围为171.5~275.1kgCO2hm-2d-1,平均为223.3kgCO2hm-2d-1。  相似文献   
24.
该文研究了新农药单甲脒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结果认为:所设置的6个浓度(对照、25%单甲脒水剂稀释1500倍、1000倍、800倍、500倍、100倍)对棉花虫害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以100倍最好,可防治棉花多种虫害。单甲脒对棉花种群的结构与功能无不良影响。高浓度单甲脒从800倍起至500倍可使叶片气孔缩小,减少蒸腾速率,从而降低对水分的消耗,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因而光合速率增长,生物量提高。单甲脒在棉花叶片和根系及土壤都有少量积累,且随浓度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以100倍的叶子积累明显为5.03mg/kg,其余都在0.7mg/kg以下;在土壤仅100倍的表土有少量积累为0.81mg/kg。单甲脒可提高植物N、P含量和土壤N含量,对土壤其他性状指标影响不明显。初步认为:本试验所设置的浓度超过500倍以上的处理不会对植物和土壤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5.
海河流域61种植物磷元素化学特征及地理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河流域61种植物磷元素化学特征及地理分异的分析结果表明:滨蒿(Artemisiascoparia)含磷量最高,达0.212%,浮萍(Lemnaminor)最低,只有0.043%;玉米(Zeamays)、高粱(Sorghumvulgare)、谷子(Panicummiliaceum)、水稻(Oryzasativa)、小麦(Triticumaestivum)、莜麦(Avenanuda)等谷物含磷量<0.200%,低于作物正常含量水平,反应了土壤缺磷特点。各类植物含磷量大小为:盐生植物>天然草本植物>农作物>蔬菜>落叶阔叶树>灌木半灌木>果树>针叶树>水生植物(P<0.05)。农作物各器官部位以果实含磷量最高达0.234%,其次是叶0.161%和茎0.111%,根最低,只有0.084%,这种结果造成土壤有效磷因收获而亏损。不同支流域植物磷的地理分布规律表现为:滹沱河流域>永定河流域>漳卫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大清河流域(P<0.05)。土壤中含磷量相对较低,以及盐碱土pH较高,不利于植物吸收磷,造成植物磷营养元素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26.
承德市避暑山庄植被生态规划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对避暑山庄现状植被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绘制了现状植被图;然后分析了旅游及城市化对避暑山庄土壤及植物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生境土壤中N,P、K、有机质、水分含量及pH大小,针对避暑山庄不同游览区存在的植物配置不协调、生境不适、环境污染等问题,从植被生态角度出发对避暑山庄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最后完成了1:10000规划植被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