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郑江  关瑞章  李丹  马英  谢钦铭 《微生物学报》2007,34(3):0603-0605
从开课对象、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反馈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几方面对《生物化学专题》的双语教学进行设计和探讨,为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2.
汤清波  马英  黄玲巧  王琛柱 《昆虫学报》2011,54(12):1433-1444
很多昆虫具有极其灵敏的味觉感受系统, 在其取食选择、 交配和产卵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相对于昆虫的嗅觉机制, 对昆虫味觉感受机制的研究较少。传统的味觉感受研究主要集中在味觉感器外部形态、 味觉电生理和行为学上。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 生物信息学和神经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昆虫味觉的研究不断深入, 主要体现在下列两方面: (1)味觉受体方面, 通过分子生物信息学等手段获得了多种昆虫的味觉受体, 不同种昆虫之间受体数目差异较大, 不同受体之间氨基酸的相似性较低。通常, 根据味觉受体配体物质的性质可以把味觉受体分为取食抑制素受体和取食刺激素受体两大类。(2)味觉神经元的投射及味觉编码机制方面, 多个研究表明昆虫外围味觉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投射部位为咽下神经节和后脑, 但是不同性质的受体神经元投射的具体位置有所不同。本文对昆虫味觉感器和神经元的基本特征, 味觉受体的进化、 表达和功能, 味觉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投射, 味觉神经元的编码机制及味觉可塑性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3.
多毛毛绥螨Lasioseius multisetus Ma et Bai,2006为无效的异物同名,本文重新命名为宁夏毛绥螨Lasioseius ningxiaensis Bai.Ma&Yan(裂胸螨科)。首次记述长茎浩伦螨Holaspulus tenuipes Berlese,1904(派盾螨科)第二若虫和李氏广厉螨Cosmolaelaps liaeBai et Gu,1993(厉螨科)雄性。  相似文献   
24.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花生中的遗传转化及免疫原性检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首次用花生半胚作为外植体,与农杆菌EHA105(含质粒p1301HBs)共培养5d,再生培养基中通过加入潮霉素进行抗性筛选,得到抗潮霉素的芽,经芽的伸长、诱导生根获得转化植株。经PCR、PCR-Southern杂交、Southern点杂交等分子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花生基因组中,ELISA检测证实了在花生中表达的HBsAg具有较好的活性。经初步定量,花生小芽的蛋白初提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1.044g/L,HBsAg小蛋白的含量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032%,每克转化植株小芽鲜重含HBsAg小蛋白约2.4×10-7g。转基因花生植株初提重组蛋白经HPLC纯化、浓缩后,注射初免一次的小鼠,有明显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口服饲喂已免疫但抗体下降至0.025(HBsAbELISAD值)Balb/c小鼠,发现有较强的抗体回升,达3.54,表明转基因花生疫苗可以加强口服免疫。  相似文献   
25.
新恙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恙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我国新恙螨属1新种,互助新恙螨N.huzhuensissp.nov.,新种近似于尕马新恙螨N.gamaensis Yang,鉴别特征如下:新种:PW 75.8,SB 24.2,Sn 58.3(近基部具小棘,并且约1/3至端部具9~13分枝);PL>AL≈AM,PW/SD 1.38,足Ⅰ膝节具2根觫毛;NDV=74~104根.尕马新恙螨:PW 92.5,SB 27.5,Sn 65.0(基部光裸,约1/2处开始分枝);PL>AL>AM,PW/SD 1.74;足Ⅰ膝节具3根觫毛;NDV=74~94.  相似文献   
26.
【背景】肠道菌群在对虾的生理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日本囊对虾是我国海水养殖虾类中的主要品种之一,迄今为止有关其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还鲜有报道。【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日本囊对虾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作用,揭示虾体肠道菌群与外源菌群结构间的相关性。【方法】60 d的养殖周期结束后,分别采集日本囊对虾肠道样品(归为虾肠组,n=3)、养殖水体样品(归为水体组,n=3)和对虾饲料样品(归为饲料组,n=3),提取各样品总DNA进行16S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比较样品间的菌群结构特征,并使用PICRUSt软件预测日本囊对虾肠道菌群功能。【结果】3组样品测序共获得822 713条有效序列,抽平处理后可聚类为3 416个OTU。虾肠组样品中有28.49%、59.30%的OTU可以依次在水体组、饲料组样品中检测到。门水平上,虾肠组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水体组、饲料组与虾肠组样品中的优势菌门结构不尽相同,但均由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组成。属水平上,虾肠组样品中的优势菌属包括弧菌属(Vibrio)、另类弧菌属(Aliivibrio)、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假黄棕杆菌属(Pseudofulvibacter)、科尔韦尔氏菌属(Colwellia)、小纺锤状菌属(Fusibacter)、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以及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水体组和饲料组中检出的核心菌属结构与虾肠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其中海命菌属(Marivit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别为养殖水体及对虾饲料样品中的最优势菌属。PICRUSt预测结果显示,日本囊对虾肠道菌群的基因功能主要与新陈代谢类功能有关,包含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与能量代谢等。【结论】日本囊对虾肠道菌群与其他种类对虾肠道菌群的结构间存在共性,其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源菌群的干预,并在虾体的日常代谢活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研究白细胞介素 12(IL 12)基因对HIV 1核酸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以探求治疗性 HIV 1 核酸疫苗的新策略。将 pCI 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 12基因或者 pCI neoGAG单独免疫 Balb/c小鼠,通过 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 IFN γ,通过MTT实验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通过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与 pCI neoGAG免疫组比较,pCI 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 12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 HIV 1p24 抗体滴度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 0. 01);而与 pCI neoGAG 免疫组比较, pCI 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 12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的 IFN 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CI neoGAG联合白细胞介素 12基因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SI)以及特异性 CTL活性均高于 pCI neoGAG免疫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白细胞介素 12基因基因联合HIV 1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可能增强特异性Th1细胞和CTL反应,白细胞介素 12基因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
感染性肉芽肿是一类慢性增生性炎症。放线菌和诺卡菌所致感染性肉芽肿实属少见,但两者临床症状、体征相似,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放线菌与1例诺卡菌所致皮肤感染性肉芽肿,通过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菌培养、生化鉴定及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最终明确诊断。进一步分析2种感染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可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放线菌属细菌所致感染性皮肤肉芽肿,以便于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这2种感染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特点,需临床医师求同存异,仔细鉴别;还需与其他感染性肉芽肿如皮肤结核、孢子丝菌病或着色芽生菌病等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9.
记述裂胸螨科Aceosejidae毛绥螨属Lasioseius Berlese,1916一新种,多毛毛绥螨Lasioseius multisetus sp.nov..标本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南郊天牛洞道,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文内测量单位均为μm.  相似文献   
30.
《生物化学专题》双语教学的设计与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开课对象、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反馈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几方面对《生物化学专题》的双语教学进行设计和探讨,为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