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报道了采自于秦岭南坡的地衣植物21种,隶属于11科、11属。  相似文献   
22.
秦岭巴山冷杉林粗死木质残体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秦岭巴山冷杉林粗死木质残体的研究表明:1)林内粗死木质残体的现存量为15.848t·hm-2,平均死亡增枯量1.877t·hm-2·a-1,平均分解量1.310t·hm-2·a-1,周转时间约为12.09年;2)粗死木质残体在碳素和养分的保持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在野生动植物生境构成中的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3.
马青青  刘建军  余鸽  刘伟  马亦生 《生态学报》2016,36(20):6496-6505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的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以探讨小尺度范围内秦岭箭竹自然居群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对该种开花特性、高山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和大熊猫的保护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7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7.47%。秦岭箭竹的142个分株共形成107个克隆,最大克隆可达5 m。克隆多样性略高于其他克隆植物的平均值(D=0.62,G/N=0.17,E=0.68),基因型比率(G/N)、Simpson指数(D)、平均克隆大小(N/G)和Fager均匀性指数(E)分别为0.7535、0.9680、1.3271和0.5109。克隆空间结构分析表明秦岭箭竹的克隆构型为密集型,各克隆呈镶嵌性分布,同一克隆的分株排列紧密。克隆聚类分析表明各克隆之间聚类不明显,总体上来自同一样地的克隆被聚为一类。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在空间距离为36 m范围内,分株比基株有更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空间自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084—0.626和0.024—0.288,说明克隆繁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间遗传结构的范围。样地内秦岭箭竹个体在空间距离小于44 m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空间结构,特别是在4 m处表现出最大的空间自相关系数(r=0.626),表明空间距离相距4 m内的个体最有可能属于同一克隆,4 m比5 m更能表现出清晰的克隆结构,X-轴截距为52.280,代表了秦岭箭竹不规则克隆的平均最小长度。秦岭箭竹的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与初始苗补充、花粉散播方式和微环境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4.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对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高等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森林群落的多样性程度高于灌丛和草甸,落叶阔叶林高于针叶林,栎林高于杨桦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有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物种多样性在森林群落垂直结构上的分布特点,表现为一般乔木层与灌木层接近但低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25.
野生羚牛保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成体羚牛线千克体重使用的保定2号药物剂量为0.006~0.007mg/ml,亚成体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0.01mg/ml。使用的解药回苏2号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0.01mg/ml。  相似文献   
26.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 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7条巡护样线上布设130台红外相机, 对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累计相机工作日101,220天, 共捕获独立有效事件36,100次, 其中兽类独立照片30,563张, 鸟类3,244张。共记录到野生兽类6目15科29种, 相对多度较高的前5个物种依次是秦岭羚牛(Budorcas bedfordi, RAI = 11.53)、野猪(Sus scrofa, RAI = 4.80)、小麂(Muntiacus reevesi, RAI = 4.35)、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RAI = 1.81)和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 RAI = 1.13)。共记录到鸟类8目14科54种, 相对多度最高的前5个物种依次是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RAI = 0.97)、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 RAI = 0.74)、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 RAI = 0.51)、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 RAI = 0.13)、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 RAI = 0.12)。保护区鸟类新记录4种, 包括白眉地鸫(Geokichla sibirica)、白眉鸫(Turdus obscurus)、长尾地鸫(Zoothera dixoni)和灰脸鵟鹰(Butastur indicus); 保护区兽类新记录1种, 为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客观记录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的本底情况, 不仅初步了解了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分布, 而且更新了保护区鸟类资源数据库, 为保护区未来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7.
巴山木竹发笋和大熊猫取食的时空格局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是秦岭大熊猫冬季和春季主要食物来源。秦岭地区巴山木竹的更新是保护大熊猫和评价其生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子, 而发笋是巴山木竹更新的主要方式。揭示巴山木竹发笋和大熊猫取食的时空格局以及二者空间和数量上的相关性对保护和恢复大熊猫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单变量和双变量Ripley K函数点格局方法, 对秦岭南坡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40 m永久样地竹子发笋和大熊猫取食情况连续6年(2002–2008年, 2007年除外)研究表明, 由于自身克隆生长、资源异质性、大熊猫取食和践踏等因素, 巴山木竹发笋呈现聚集分布格局; 而大熊猫取食的聚集格局可能归因于食物聚集分布、自身取食习惯和取食地段小地形特征。大熊猫取食和巴山木竹发笋空间上呈现正相关, 显示出巴山木竹为秦岭大熊猫食物主要来源。同时, 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大熊猫取食强度与巴山木竹发笋产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说明该地区还存在其他竹子提供食物来源, 大熊猫对巴山木竹不是完全依赖。  相似文献   
28.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6~8月,在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代表不同生境样带8条,对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1997~2005年的每年4~9月,又在每条样带上设置1~3个调查样点,对两栖爬行动物进行重复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11种,其中:东洋界5种,占45%;广布6种,占55%.爬行动物19种,其中:东洋界11种,占57.89%;古北界4种、广布4种,分别占21.05%.区系组成东洋界成分占优势.此外,该区域分布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  相似文献   
29.
黄臀鹎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4-6月,在佛坪保护区狮子崖沟和大古坪的白马沟,采用路线法和定点直接观察法对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的生境选择及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黄臀鹎常栖息于河岸灌丛生境中,栖息位置多为视野开阔的电线上和灌木中;巢结构为3层,筑巢期6~10d,窝卵数3~5枚,孵化期8d,雏鸟留巢12d,雏鸟的平均体重和体长的相关系数r=0.9637,并测量了雏鸟的嘴峰、跗踱、第3枚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及尾长的生长数据等。  相似文献   
30.
2007年1月21日,在秦岭南坡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官庙地区进行野外巡护监测时,于海拔2000m庙梁子附近的落叶阔叶林观察并拍摄到未知名的鸟一只.经查阅资料,确认为栗背岩鹨(Prunella immaculata)成体,为陕西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