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回顾我在西北大学三年的学习经历,每每追忆往事的时候,都感到是一种最为美好的回忆。这种美好的感觉自然有西北大学那花园般的校园,美丽的校舍,浓郁的文化氛围,我们所完成每一个实验的工作室以及我的同窗学友和各位师长,但对我影响最大和  相似文献   
22.
糯玉米是一类相对于粮食玉米的重要天然突变体,其淀粉合成的遗传机制复杂而又多样。以糯玉米自交系5形22、普通玉米自交系5003、SW22(♀)和5003(♂)的杂种定向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SW70(自交4代)为材料,研究了自交系授粉后1、2、4周时,SW22、SW70和5003籽粒中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SS)、淀粉分支酶(SBE)和淀粉去分支酶(DBE)共4个家族21个成员编码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1)SW22中多个淀粉合成酶编码基因的表达动态与SW70及5003中有显著差异。差异主要存在于淀粉合酶SS和淀粉去分支酶DBE基因家族:2)SW22及SW70籽粒中有明显的阢转录产物累积,但累积水平均显著低于5003籽粒中:3)SW22及SW70中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编码基因Gbssm和异淀粉酶型去分支酶编码基因Iso2完全不表达.意味着SW22胚乳中GbssIIb基因和Iso2基因的功能完全缺失。目前,有关玉米籽粒中GbSSIIb和异淀粉酶型DBEIso2同时突变或单个基因突变均未见报道。推测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Ib和异淀粉酶型DBEIso2功能缺失以及耽功能部分缺失.共同导致了SW22和SW70籽粒中直链淀粉合成部分缺陷。  相似文献   
23.
秦岭太白红杉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48  
在秦岭太白山、光头山、玉皇山和冰晶顶等4个地段分别设置了4个样地,用样方法对太白红杉种群进行了调查.共做样方280个.分析了太白红杉的群落学特征、径级结构及其密度变化规律;编制了太白红杉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从多角度研究了太白红杉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和Ⅲ之间,高径级种群趋向于稳定,低径级种群则反之.幼年个体补充不足,严重影响着该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4.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的共性AFLP标记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集群分类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对与马铃薯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了分析。以马铃薯青桔病高抗性的原始栽培种Solanum phureja获得的二倍体群体为作图群体进行AFLP标记的初步筛选,另选一个与作图群体有较大亲缘关系和相近遗传背景的二倍体群体对所获标记进行验证。在标记鉴定过程中使用了共性AFLP标记(common AFLP marker)的方法。通过与已构建的连锁图谱的比较分析,获得了4个与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相关的4个AFLP标记ATG/CTC 307.0,ATG/CTC 246.0,ATG/CTC191.0和AAC/CAC 79.0.将其分别定位于染色体1和12上,可望应用于其它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5.
采用壳聚糖絮凝沉淀法对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叶片多糖进行纯化研究,分别考察了壳聚糖用量、絮凝时间、絮凝温度及溶液酸碱度(pH)对吸附色素、沉降蛋白质和多糖损失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出壳聚糖絮凝法纯化翅果油树叶片多糖的最佳条件为:壳聚糖用量1 mg/mL、溶液pH值=5、絮凝时间50~70 min、絮凝温度20~40℃。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色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69%左右和35%左右,多糖的纯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6.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种群的叶绿素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是集中分布于山西南部的一种珍稀油料木本植物。以生物化学手段测定了翅果油树三个种群的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并用统计学方法,欧氏距离、Word’s聚类分析及主因子分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翅果油树在三个种群间已有遗传分化,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也有明显差异,自然种群与其生境有密切关系。从而为翅果油树的选种育苗和森林营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辅助提取翅果油树叶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辅助法对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研究了酶用量、酶解时间、pH值和酶解温度对翅果油树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酶解能力,当酶用量为6.5 mg.g-1,酶解时间为1.5 h,pH4.7,温度为46℃时,总黄酮得率达到7.1%。  相似文献   
28.
采用传统热浸提工艺,从马齿苋植株中提取多糖.以B1培养基为基础,通过添加0.15 g/L的抗褐变剂Vc及不同浓度的马齿苋多糖,研究了其对翅果油树愈伤组织培养的抗褐变作用.结果显示:(1)马齿苋多糖对愈伤组织培养中的褐变有一定缓解作用.(2)经筛选,得到0.19 g/L为最适的多糖添加物浓度,子叶愈伤组织产生生物量最多,抗褐变效果与Vc的作用相似,愈伤组织生命周期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9.
山西稀有濒危植物山核桃种群动态与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西霍山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种群的样地调查,分析了山核桃种群的密度变化规律;利用生存分析理论,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分析了生存函数变化;同时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化。结果表明:(1)山核桃的平均密度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反映了密度与径级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性。(2)山核桃种群存活曲线的变化趋势经统计检验更接近DeeveyⅡ型。(3)积累死亡率单调上升,生存率呈单调下降趋势,上升或下降幅度是前期高于后期,说明山核桃种群前期死亡率高,而种群后期则相对稳定。(4)谱分析说明在山核桃的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周期性,但基本周期时间比较长。(5)主要致濒原因是人为干扰破坏,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这一种群的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30.
翅果油树脱毒试管苗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对翅果油树的无菌苗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继代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诱导、褐化现象及预防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无菌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继代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N2(MS BA0.5 NAA0.02)、N4(MS BA0.5 NAA0.04);植物激素类型及浓度配比是生根诱导的关键,NAA、GA、IBA为必需激素类型;用多种途径避免和预防了实验过程中的褐化现象,降低了褐化率;建立了翅果油树组织培养高效再生植株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