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一块肥力较低的土壤中,开展辣椒施用光合菌剂的大田实验,研究光合菌剂对辣椒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肥力水平是影响辣椒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施用光合菌剂能明显提高盛果期叶片中氮含量,获得单果重更高、果实更饱满,收获期辣椒植株的长势最好;在整个生育期内,光合菌剂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最高。因此,在贫瘠的土壤中,在补充肥力的基础上,光合菌剂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辣椒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粘细菌是原核生物中的“高等生物”,具有特殊的运动能力以及类似真核生物的复杂的多细胞发育生活史,其多细胞发育过程的调控一直是粘细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许多关于粘细菌研究的新理论、新学说不断涌现,给予粘细菌研究极大的启发。本文综述了模式菌株黄色粘球菌的运动类型、运动机制以及运动的调控系统,并对其多细胞发育过程的信号传递调控模式进行初步阐释,为更深一步的研究粘细菌复杂的生命调控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
先锋牧草-香根草联合固氮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香根草(Vetiver zizanioides)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能力,可作饲料和水土保持用。通过研究香根草联合固氮菌多样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首次从香根草中分离到47株联合固氮菌,分别应用SDS-PAGE全细胞蛋白质电泳、DNA指纹图谱、唯一碳源和16S rDNA全序列测定等方法,进行聚类和多样性分析。【结果】SDS-PAGE、IS-PCR和Bio-BIQA碳源利用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将供试菌株分为6个类群和4个单菌株;  相似文献   
24.
摘要:【目的】陈皮保存的时间越长即陈皮越老其药用功效越显著。本工作拟从7年陈皮中分离有益微生物,并制成相应的微生物产品,应用于高品质耐储存陈皮的生产。【方法】以7年陈皮为材料,用4 种培养基分离微生物;采用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和IS-PCR指纹图谱对所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聚类分析,再选取每个类群的代表菌株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从7年陈皮中分离、纯化23株细菌,但没有分离到真菌与放线菌。23株细菌聚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I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群II、类群III、类群IV 属于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结论】4个类群中只有类群II代表菌株cp20具有明显的柠檬酸盐利用能力,在陈皮的试验制作过程中具有防腐耐储存作用。  相似文献   
25.
糖蜜草(Melinis minutiflora Beauv.)是热带地区的一种优良牧草。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在厌氧和好氧两种培养条件下,从糖蜜草根、茎中都可分离得到具有较强固氮酶活性的菌株。通过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技术快速聚类分析表明,来源于糖蜜草中的菌株为同一类群。16S rDNA序列分析和总DNA的G+c%含量进一步确定糖蜜草中所分离的菌株属于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与产脂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ipoferum)亲缘关系较近。BIOLOG板测定结果显示,糖蜜草菌株TMCY243对多种碳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产脂固氮螺菌(A.lipoferum)的模式菌株DSM 1691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糖蜜草内生固氮菌为固氮螺菌属的一个新类群。  相似文献   
26.
Sigma因子分为两大类,分别为σ~(70)家族和σ~(54)家族。σ~(70)家族的基础sigma因子,一般指导基因转录、应激反应、细胞发育以及辅助代谢,而σ54家族参与细菌的氮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生物膜形成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宿主体内的sigma因子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响应外界环境的改变、细胞发育信号以及指导生物代谢的合成;并且还发现原核生物有抗-sigma因子和抗-抗sigma因子存在。一些微生物体内的sigma70因子能调控其抗生素、激素或某些代谢产物的产生,指导细胞耐酸、耐高渗或耐高温等胁迫条件,还能增强微生物的生长能力;sigma54因子通常也能调节生物体代谢途径及氮源利用,参与生物固氮调控等。为了揭示sigma因子在高效调控生物多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现对sigma因子及相关因子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生物多功能以及sigma因子调控固氮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7.
植物内生固氮菌系统发育进化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植物内生固氮菌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形态学与蛋白质水平法、数值分类和自动化鉴定法、化学分类法、分子遗传学方法等。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方法的关键技术,并归纳了它们的优缺点。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基因组时代后,随着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在微生物学领域应用的迅速发展,全基因组测序被应用到微生物系统发育进化研究中,然而目前并未发现对已测全基因组序列的植物内生固氮菌进行系统总结。本文在对已测序植物内生固氮菌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又详细研究了基于基因组数据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新方法(ANI分析法、最大唯一匹配指数法、核心基因组分析、组分矢量法、基因流动性分析),并结合目前系统发育进化研究常用方法,对植物内生固氮菌系统发育进化研究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旨在使植物内生固氮菌的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研究在精确度、可靠性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miR-98-5p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予以miR-98-5p、si-PYGO2及anti-miR-98-5p单独或共培养Siha细胞,记为:miR-NC组、miR-98-5p组、si-NC组、si-PYGO2组、anti-miR-NC组、anti-miR-98-5p组、miR-98-5p+pcDNA组、miR-98-5p+pcDNA-PYGO2组。运用qR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miR-98-5p和PYGO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将WT-PYGO2、MUT-PYGO2分别与miR-NC、miR-98-5p共转染至Siha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荧光活性。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miR-98-5p表达水平降低(0.98±0.08比0.47±0.05),PYGO2 mRNA (1.00±0.07比2.43±0.24)和蛋白表达水平(0.27±0.03比0.62±0.05)均升高(P均< 0.001)。与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相比,宫颈癌细胞Siha、Hela、Caski中PYGO2 mRNA (0.98±0.09比2.76±0.23、2.46±0.24、2.55±0.21)和蛋白表达水平(0.21±0.03比0.62±0.06、0.51±0.05、0.57±0.06)升高;miR-98-5p的表达水平降低(1.00±0.08比0.34±0.04、0.56±0.05、0.46±0.04) (P均< 0.05)。与miR-NC组相比,miR-98-5p组宫颈癌Siha细胞活性(48 h:0.61±0.05比0.42±0.04,72 h:1.02±0.09比0.59±0.06)、迁移数量[ (112.46±10.27)个比(48.35±4.96)个]及侵袭数量[ (92.47±9.56)个比(39.46±3.52)个]均降低(P均< 0.05)。与si-NC组相比,si-PYGO2组宫颈癌Siha细胞活性(48 h:0.64±0.06比0.46±0.05,72 h:1.05±0.08比0.67±0.06)、Siha迁移数量[ (106.48±9.75)个比(42.16±4.25)个]和侵袭数量[ (87.63±8.11)个比(35.42±6.20)个]均降低(P均< 0.05);Cyclin D1、MMP-2、MMP-9、MMP-14表达水平降低,p21、p27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与miR-NC组比较,miR-98-5p组转染WT-PYGO2的Siha细胞荧光素酶活性(0.38±0.04比0.99±0.08)降低(P < 0.05),转染MUT-PYGO2的Siha细胞荧光素酶活性(1.03±0.08比1.01±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YGO2过表达逆转了miR-98-5p过表达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结论miR-98-5p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其靶向调控PYGO2的表达有关,将可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29.
利用体式显微镜(stereomicroscope,SMC)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橙色粘球菌(Myxococcus fulvus)的子实体形成过程进行为期8 d的生长周期观察,揭示橙色粘球菌由营养体逐渐聚集变成子实体的过程;SMC观察得到粘细菌菌落形成聚集以及颜色逐渐变深,并最后形成突起的鲜亮的橙色球状子实体。SEM观察得到明显的群体细胞定向运动以及细胞堆积,粘细菌细胞由杆状营养体向球状粘孢子变化,并最终形成由粘孢子组成的球状子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