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红茶菌抗菌蛋白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茶菌液经过滤、离心、减压浓缩 ,丙酮加盐沉淀 ,Sephadex G-50柱层析后 ,得到两个分子量部分 ,其中小分子量部分有抗菌活性 ,采用尿素— SDS—PAGE测定抗菌蛋白分子量未获成功  相似文献   
22.
灵芝富碘实验中氨基酸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灵芝TW液体深层富碘培养过程中,碘元素能显著提高灵芝菌丝体中氨基酸的含量,不富碘的灵芝菌丝体氨基酸含量为26.95%,在培养基中添加0.1%碘化钾而获得的富碘灵芝菌线体及富碘锌锗硒灵芝菌丝体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5.37%,35.86%,另外基氨基酸的组成也相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而推测碘元素可能是灵芝中某些氨基酸合成过程中的辅基或是其激活因子。  相似文献   
23.
金针菇营养保健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金针菇的营养成份进行了综述,对其生理活性物质、富锌菌丝体、富锗菌丝体及其制剂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4.
在灵芝TW液体深层富碘培养过程中,碘元素能显著提高灵芝菌丝体中氨基酸的含量,不富碘的灵芝菌丝体氨基酸含量为26.95%,在培养基中添加0.1%碘化钾而获得的富碘灵芝菌丝体及富碘锌锗硒灵芝菌丝体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5.37%、35.86%,另外其氨基酸的组成也相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而推测碘元素可能是灵芝中某些氨基酸含成过程中的辅基或是其激活因子。  相似文献   
25.
骨髓移植后的白血病患者环境微生物控制与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易引起各类微生物感染而死亡。通过F_1鼠9Gy^(60)Co照射(最大致死量)骨髓移植后,行环境微生物控制,将其数据结合临床特点,设计的白血病患儿骨髓移植,环境微生物监控的层流病房。自1989~1993年12例患儿行骨髓移植无一例感染。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粗糠柴等10种中草药采用80%乙醇室温下浸渍制备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菌活性研究,并采取药敏纸片法测定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结果表明:这10种中草药80%乙醇提取物中,粗糠柴的乙酸乙酯层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及其耐药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范围在10~17 mm之间,MIC范围在0.125~0.5 mg·mL~(-1)之间,MBC范围在0.5~1 mg·mL~(-1)之间;正丁醇层、水层的抑菌活性较乙酸乙酯层弱,石油醚层对铜绿假单胞菌没有效果。而小叶藤黄、滇南红厚壳、续随子的乙酸乙酯层,巴豆、罗汉松、肉桂醇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菌株有较弱抗菌活性;滇南红厚壳的正丁醇层、续随子乙酸乙酯层以及大八角和郁金的醇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菌株均无活性。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得出,粗糠柴的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尤以乙酸乙酯层活性最好,而粗糠柴的石油醚层没有活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从豆豉菌曲中分离并鉴定其发酵菌株.方法 将豆豉菌曲采用平板稀释的方法进行菌种分离后,采用革兰染色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的鉴定.以黑豆为原料,分别接种分离的菌株进行豆豉的纯种发酵,观察并测定豆豉在发酵过程中的外观、温度、气味的变化.结果 筛选并鉴定获得10株分属魏斯菌、乳杆菌、芽胞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的菌株,且用枯草芽胞杆菌、发酵乳杆菌纯种发酵的豆豉在外观及气味等方面与自然发酵相近.结论 分离得到的枯草芽胞杆菌、发酵乳杆菌可取代自然发酵菌种,作为工业纯种发酵的参考菌株应用.  相似文献   
28.
1株抗根结线虫红树林放线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红树林底泥中分离筛选具有抗线虫活性的放线菌,并对活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放线菌,采用24孔板液体筛选模型筛选具有抗线虫活性的菌株,并对活性菌株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测定其16S rDNA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筛选得到1株具有杀线虫活性的菌株,编号为HA11090,该菌株发酵液在稀释20倍和40倍后,抗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0.5%和65.0%。菌株HA11090的16S rDNA序列与Saccharopolyspora hirsuta subsp.kobensis和Saccharopolyspora jiangxiensis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35%和99.27%,三者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个分支,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显示,菌株HA11090与Saccharopolyspora jiangxiensis基本一致,而与S.hirsuta subsp.kobensis差异较大。鉴定菌株HA11090为Saccharopolyspora jiangxiensis,其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抗根结线虫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基于16S rRNA基因检测双歧杆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基于16S rRNA序列(16S rDNA)检测、鉴定双歧杆菌的方法。包括基因探针法、荧光原位杂交法、PCR扩特异性片段法、多重PCR法、荧光定量PCR法和PCR-DGGE/TGGE法等。  相似文献   
30.
双酚A对斑马鱼肝脏和性腺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阐明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对水生动物的毒理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BPA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及组织学损伤作用。结果表明:BPA对斑马鱼具有急性毒性效应,96h半致死浓度为6.3mg·mL-1,96h暴露对斑马鱼的肝脏产生了浓度依赖性损伤;在高浓度组,精巢结构损伤,卵泡萎缩严重(闭锁率35%);在0.2mg·mL-1亚致死浓度BPA组中,暴露96h后,斑马鱼肝脏受到轻微损伤,性腺组织结构没有受到明显损伤,卵巢中处于第Ⅲ时相晚期和第Ⅳ时相配子数比率增加,单个卵母细胞直径增加(P0.05);在2mg·mL-1亚致死浓度BPA组中,暴露96h,斑马鱼的肝脏组织受到了一定损伤,细胞核萎缩变形,细胞肿胀,核固缩,性腺组织受损不明显,卵巢中第Ⅲ时相晚期和第Ⅳ时相配子数比率有所增加;在6.1mg·mL-1BPA组中,暴露96h,斑马鱼肝脏产生了极大的损伤,细胞空泡化,大面积的组织坏死,空洞产生,精巢组织结构受到一定损伤,卵巢中发现大量细胞萎缩现象;BPA对斑马鱼肝脏具有靶器官毒性,对性腺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