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白皮松林林隙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在林隙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并对林隙内主要树种的更新反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发育阶段为前期、中前期、中后期和后期的序列上,林隙中乔木层优势度最大的物种分别是白皮松(Pinus bungeana)、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山桃(Prunus davidian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灌木层优势种包括白莲蒿(Artemisia gmelinii)、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薄皮木(Lepto-dermis oblonga)和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草本层优势种包括大披针苔草(Carex lanceolat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紫菀(Aster tataricus)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非林隙林分的优势种不明显。在林隙发育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32、0.38和0.27。可见林隙发育过程中群落各层次的相似性系数由小到大顺序为:草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随着林隙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出现较大的消亡和更新,显示出较大的波动性;乔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介于灌木和草本之间。依据林隙中树种幼苗、幼树Ⅰ和幼树Ⅱ的数量差异,可将林隙更新反应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差异不明显3种,并分别以白皮松、辽东栎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为代表树种。  相似文献   
22.
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区系是南北和东西区系成分的交汇 ,也是旱生、中生和湿生植物聚集的地区 ,生长着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 ,有种子植物 32 2 4种 ,其中珍稀濒危植物 78种 ,分别隶属于 4 3科 6 6属 ,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2种 ,国家二类保护植物 10种 ,国家三类保护植物 15种 .地理成分分析表明 ,在属一级水平上以北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东亚成分为主 ,种一级水平上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 .另外 ,在分析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致濒机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3.
秦巴山地栓皮栎所在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种间联结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方差比率法,并通过2×2列联表χ2检验法及利用Jaccard指数测定法研究了秦岭北坡和巴山北坡栓皮栎所在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 1 两地栓皮栎所在群落主要乔木种群间在总体上呈显著正关联; 2 2×2列联表的χ2检验共有9 7为秦岭北坡的种对数,下同 个种对为显著正关联,1 25 个种对为显著负关联; 3 Jaccard指数标量出了两地栓皮栎所在群落中种对间的联结程度和相伴随出现的机率,两地栓皮栎所在群落中多数乔木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且联结程度较低; 4 种对间的正关联,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所致,种对间的负关联主要是由于物种间的空间排斥,适应不同的微环境的结果; 5 两地栓皮栎所在的群落处于演替的不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24.
秦岭山地华山松林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秦岭南坡华山松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其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华山松群落共容纳种子植物166种,分属51科111属,区系组成丰富;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属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居多,共65个,占总属数的66.7%,表明了群落植物区系组成的温带亲缘;在群落外貌特征上,华山松群落高位芽植物最多,占75.9%,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共96种,占57.8%,叶型以单叶为主,共139种,占83.7%;群落可分为乔、灌、草3个层次,亦有层间植物伴生;随年龄增长,群落中华山松种群空间结构呈集群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变化,聚块指标变化不大,其聚块面积在100m^2左右波动;种群格局强度随年龄阶段变化缓慢,处于较弱的生境异质性变化状态中;尽管缺失某些年龄阶段的幼数、幼苗现象存在,华山松林作为一个稳定群落在该区域仍占有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