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纯培养条件下不同氧化铁的微生物还原能力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曲东  Sylvia  Schnell 《微生物学报》2001,41(6):745-749
The microbial reduction of ferrihydrite,lepidocrocite,hematite,goethite and aluminum-substituted iron oxides were examined by iron-reducer GS-15 under anaerobic pure culture condi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rrihydrite and lepidocrocite can be rapidly reduced by iron-reducer,and the percentage of microbial reduction are respectively 95.4% and 95.8% after 4 days incubation at 25℃.The other iron oxides like hematite,Al-hematite,goethite and Al-goethite are very difficult to reduce during short-term I…  相似文献   
22.
添加氧化铁对水稻土中H2、CO2和CH4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土是甲烷产生的重要源地.厌氧条件下甲烷的形成与有机质厌氧降解产生的乙酸、H2和CO2有关.氧化铁作为电子受体可有效地竞争有机质向甲烷的转化,其抑制作用机理可能与乙酸、H2和CO2的有效消耗有关.通过向水稻土泥浆中添加无定形氧化铁和纤铁矿.分别测定了25℃厌氧恒温培养105d过程中的H2、CO2和CH4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无定形氧化铁及纤铁矿可导致H2浓度显著降低;无定形氧化铁对H2消耗的影响明显大于纤铁矿;添加不同氧化铁对CO2浓度的影响与H2浓度的变化有相同的趋势;添加氧化铁能显著抑制水稻土中甲烷形成,并导致有机碳的转移发生变化,使得CH4—C显著降低,气相中CO2—C量减少,而由土壤泥浆固定的CO3^2-—C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3.
淹水时间对水稻土中地杆菌科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模拟水稻土淹水过程,探讨地杆菌科(Geobacteraceae)群落结构和相对丰度随淹水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其群落结构和相对丰度变化与微生物Fe(Ⅲ)还原的内在联系。【方法】提取水稻土淹水培养1 h、1 d、5 d、10 d、20 d和30 d后的微生物总DNA,构建地杆菌科16S rDNA克隆文库,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地杆菌科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特征,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测定地杆菌科相对丰度的动态变化。采用厌氧泥浆培养方法,测定水稻土中Fe(Ⅱ)产生量变化。【结果】供试水稻土中,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在淹水培养初期变化明显,培养20 d后达到稳定期,最大铁还原潜势为10.16 mg/g,最大反应速率为1.064 mg/(g.d),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时间为4.84 d。α多样性指数显示,水稻土中地杆菌科的多样性随淹水时间延长呈现波动性变化,淹水5 d和20 d处理出现2个峰值,而淹水10 d和30 d处理的多样性明显减小。β多样性指数表明淹水过程中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淹水时间共产生了10种地杆菌科优势类型,分别属于Clade 1和Clade 2。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地杆菌科与总细菌16S rDNA丰度的比值在淹水培养1 d时最小(1.20%),而20 d时达到最大值(4.54%)。【结论】淹水培养的水稻土中,地杆菌科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的动态变化与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异化Fe(III)还原微生物是厌氧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主要微生物类群,它们的共同特片是可以利用Fe(III)作为末端电子受体而获能。异化Fe(III)还原微生物具有强大的代谢功能;可还原许多有毒重金属包括一些放射性核素,还可降解利用许多有机污染物,在污酒女环境的生物修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异化Fe(III)还原微生物的分布、分类、代谢功能多样性以及异化Fe(III)还原的意义做了评述,旨在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同对此的了解和重视,通过学科和交叉和合作加快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
硫营养对重金属胁迫下玉米和小麦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祥瑞  曲东  周莉娜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2257-2262
以‘秦单4号’玉米和‘小偃22’小麦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玉米水堵和小麦盆栽试验,采用静态压力室法测定了不同硫营养水平与不同重金属胁迫处理下根系导水率(Lpr)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Lpr经100μmol/LHg^2+、Zn^2+、Cu^2+胁迫处理后分别降低到CK的13%、79%和45%,Cu^2+、Zn^2+对其Lpr的抑制效应分别为同浓度Hg^2+的62.9%及24.3%;施硫处理的玉米Lpr在无Cu^2+胁迫条件下都极显著高于无硫处理,且低硫处理显著较高,在Cu^2+胁迫条件下亦都极显著高于无硫处理,并且Cu^2+胁迫对其Lpr的抑制效应随着硫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不施硫和施硫处理的小麦Lpr在500mg/kgZn^2+胁迫下分别比相应CK降低36.89%和37.71%,在400mg/kgCu^2+胁迫下则分别比相应CK降低了34.61%和12.29%。研究发现,重金属Cu^2+、Zn^2+对玉米和小麦根系导水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Cu^2+〉Zn^2+,施硫对Cu^2+胁迫下的玉米和小麦根系导水率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随硫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6.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是一类调节肌动蛋白聚合、成束或交联的蛋白质,迄今已经发现160多种。通过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参与肌动蛋白纤丝的聚合及解聚、纤丝成束与交联,从而介导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动等众多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27.
悬钩子(Rubus)广泛生长在山坡、沟旁和荒野间。果似草莓。体积约1.5厘米直径大小。味酸甜。成熟期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之间。在我国分布的有几十种之多。为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我们在秦巴山区采集了4个不同种的悬钩子样品,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28.
细胞的一切功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的参与,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有两处:基质中和RER 上的多聚核糖体上。特定蛋白有特定的合成场所和转运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分泌蛋白、膜嵌入蛋白、溶酶体蛋白、亲核蛋白、过氧物酶体蛋白、叶绿体蛋白、线粒体蛋白的转运方式  相似文献   
29.
2007-2008陕西部分零售畜禽肉沙门氏菌血清型和基因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359株在2007-2008年分离于陕西部分地区零售畜禽肉中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使用WHO指定的泰国SA公司的沙门氏菌诊断血清,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使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确定沙门氏菌的DNA酶切图谱,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结果,确定沙门氏菌的基因型。【结果】359株沙门氏菌共检出24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舒卜拉沙门氏菌(S.Shubra)、印第安纳沙门氏菌(S.Indiana)和德尔卑沙门氏菌(S.Derby)等为主,不常见血清型有圣保罗沙门氏菌(Salmonella Saintpaul)、里地乌沙门氏菌(S.Rideau)、田纳西沙门氏菌(S.Tennessee)、汤卜逊沙门氏菌(S.Thompson)、加里玛沙门氏菌(S.Galiema)、卡罗尔沙门氏菌(S.Kallo)、沙门氏菌Ⅲa(S.Ⅲa)、罗森沙门氏菌(S.Rissen)和布兰卡斯特沙门氏菌(S.Brancaster)等。鸡肉中最常见血清型为肠炎沙门氏菌,猪肉和羊肉中以德尔卑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而牛肉中以里地乌沙门氏菌为主。359株沙门氏菌使用XbaⅠ酶切分型后,按照88%的基因同源性,可分为7个大簇。同一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分型后基本位于同一大簇之中,虽然部分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不同,但分型后仍表现出较高的基因同源性和相似的基因型。【结论】陕西零售肉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表现为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0.
Fe(Ⅲ)的微生物异化还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异化Fe(Ⅲ)还原微生物是厌氧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主要微生物类群,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可以利用Fe(Ⅲ)作为末端电子受体而获能。异化Fe(Ⅲ)还原微生物具有强大的代谢功能,可还原许多有毒重金属包括一些放射性核素,还可降解利用许多有机污染物,在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异化Fe(Ⅲ)还原微生物的分布、分类,代谢功能多样性以及异化Fe(Ⅲ)还原的意义做了评述,旨在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对此的了解和重视,通过学科的交叉和合作加快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