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秦岭山区蚤类的研究(三)细蚤科二新种和一新亚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秦岭山区蚤类研究的第三报,记述细蚤科Leptopsyllidae二刺蚤属Peromysco-prylla I.Fox,1939一新种和一新亚种以及怪蚤属Paradoxopsyllus Miyajima et Koidzumi,1909一新种。标本存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1.喜山二刺蚤陕南亚种,新亚种Peromyscopsylla himalaica australishaanxia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初步鉴定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 (Lepidoptera,Cossidae)雌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正己烷溶剂浸提法提取六星黑点豹蠹蛾性信息素腺体中的化学组分,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性腺提取物,并运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定提取物及标准化合物的电生理活性.[结果]GC结果显示六星黑点豹蠹蛾性腺体提取物中主要存在7种成分,其中G组分在加入标准化合物反-2-顺-13-十八碳烯醇-1-乙酸酯(E2,Z13-18:Ac)后,峰高和峰面积均相应增加.GC-MS分析结果证明G组分为E2,Z13-18:A.EAG结果显示7种组分均能引起雄蛾触角电位反应,其中对E2Z13-18:Ac的反应值最大.[结论]本研究初步鉴定出E2,Z13-18:Ac是六星黑点豹蠹蛾的性信息主要组分,为使用性信息素防治六星黑点豹蠹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小木蠹蛾性信息素分泌腺的位置及组织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小木蠹蛾Holcocerus insularis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提取物的触角电位(EAG)、毛细管气相色谱 (GC) 的测定以及对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透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小木蠹蛾性信息素分泌腺是一个由节间膜特化而成的上皮结构,位于腹部末端8~9节之间,为一个可外翻的腹褶,表面分布着饱满的锥形体。羽化后2天未交尾的雌蛾腺体细胞呈单层排列,腹面中央由密集的柱形细胞组成,向两侧延伸至背部,细胞由柱形逐渐变为扁平形,细胞核为椭圆形。细胞基底膜基褶较多,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并与内表皮连接,内表皮上有多层几丁质,细胞质中含有空泡、线粒体、脂质粒及光面内质网。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性信息素释放系统)位置、 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及雄蛾触角感受器(性信息素接收系统)的种类、 形态、 分布及功能,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和雄蛾的触角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榆木蠹蛾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尖末端第8~9节节间膜上的背面中央区域, 腺体表面分布着许多饱满的锥状突起, 2日龄处女雌蛾腺体细胞间有明显的胞连接, 细胞基底膜基褶较多, 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 并与内表皮连接, 内表皮上含有多层几丁质, 胞质中含有脂质粒、 大量空泡、 光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 雄蛾触角鞭节上有5种感受器, 为毛形感器、 刺形感器、 锥形感器、 腔锥形感器和曲毛形感器, 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 曲毛形感器最少。柄节和梗节被大量鳞片覆盖, 未观察到感器。榆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研究为榆木蠹蛾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 性信息素的提取、 鉴定及成虫生殖交配生物学行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PoraPakTM Q吸附剂的活化速度及降低活化成本,更好地应用于植物挥发物的吸附分析,本研究设计组装简易的氮气吹扫装置,并选择合适的淋洗溶剂、氮气流量、活化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选用100 mg PoraPakTM Q吸附剂制作吸附管,以5 mL丙酮和5 mL正己烷作为淋洗溶剂,氮气流量80 mL·min-1,活化温度200 ℃,活化时间30 min,可实现对PoraPakTM Q吸附剂的快速活化并用于挥发物吸附分析。  相似文献   
26.
榆木蠹蛾幼虫龄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弄清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幼虫的发育情况及预测其发生时间, 通过测量榆木蠹蛾幼虫的头壳宽、 体长、 体宽、 前胸背板宽、 上颚长和上颚宽, 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来找出判定幼虫龄数的最佳形态指标, 推断其幼虫的龄数。结果表明: 各龄幼虫头壳宽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最小, 其他5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较大, 头壳宽为最佳分龄指标。根据头壳宽将榆木蠹蛾幼虫分为20龄, 不同龄幼虫头壳宽值符合Dyar定律提出的幼虫头壳宽增长规律, 头壳宽和龄数的回归方程为y=0.233+1.686x+0.127x2-0.005x3 (R2=0.996)。榆木蠹蛾幼虫龄数的确定为研究其发生规律、 生物学习性及进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为更准确地对性信息素监测下田间害虫的发生量进行测报并指导有效防治,建立了基于性信息诱捕下种群的Logistic增长模型,并与通常诱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性信息素诱捕环境下利用种群增长平衡点获得诱捕强度(E)与害虫的自然增长率(r)的数学关系,建立了诱捕量与田间害虫发生虫量的数学模型,明确了性信息素诱捕与害虫自然增长平衡时的各变量间的关系,同时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研究了性信息素诱捕时的防治害虫的经济阈值(Es)模型。以性信息素诱捕梨小食心虫为实例,通过田间调查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拟合Logistic模型并测定3种性信息诱捕强度下梨小食心虫的自然增长率,据模型求解不同性信息素诱捕下的诱捕强度(E),确定了防控梨小食心虫的经济阈值(Es),明确达到经济阈值时的持续诱捕数量。本模型为有效测报和诱捕防治害虫提供了基础理论与依据。  相似文献   
28.
作者等在晋南临汾地区进行恙虫病调查期间采获一批螨类标本 ,经研究发现其中一厉螨标本为一新种 ,兹记述如下 :山西历螨 Laelapsshanxiensis,新种鉴别特征 :本新种近似纳氏厉螨 ( Laelaps nuttalli) ,但新种 4的间距大于 1的间距 ,S8长为 S7长的 2 /3,胸板较长而后缘具深凹。种的记述 :雌螨 体呈椭圆形 ,长 72 3μm,宽 5 5 0μm,背板几盖住整个背部 (图 1a) ,长 6 96μm,宽5 2 8μm,板上具 39对针状背毛。S8长约为 M11之半。螯肢定趾上的钳齿毛端部膨大 ,末端尖 ,状似土尔克厉螨 ( L aelaps turkestanicus)的钳齿毛(图 1c)。胸板前缘…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初步鉴定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 (Lepidoptera,Cossidae)雌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正己烷溶剂浸提法提取六星黑点豹蠹蛾性信息素腺体中的化学组分,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性腺提取物,并运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定提取物及标准化合物的电生理活性.[结果]GC结果显示六星黑点豹蠹蛾性腺体提取物中主要存在7种成分,其中G组分在加入标准化合物反-2-顺-13-十八碳烯醇-1-乙酸酯(E2,Z13-18:Ac)后,峰高和峰面积均相应增加.GC-MS分析结果证明G组分为E2,Z13-18:A.EAG结果显示7种组分均能引起雄蛾触角电位反应,其中对E2Z13-18:Ac的反应值最大.[结论]本研究初步鉴定出E2,Z13-18:Ac是六星黑点豹蠹蛾的性信息主要组分,为使用性信息素防治六星黑点豹蠹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Walker)信息素通讯系统。【方法】在风洞中观察了榆木蠹蛾雄蛾对合成性信息素不同组分及其不同比例及剂量混合物的行为反应。【结果】单组分试验结果表明,仅有Z7-14:Ac能够引起少量雄蛾完成从兴奋到接触诱芯并出现预交尾的全部行为反应,其余4个单组分(E3-14:Ac,Z3E5-14:Ac,E3-14:OH和Z3-14:OH)只能引起雄蛾兴奋,均不能引起雄蛾向性信息素源定向飞行。二元混合物(Z7-14:Ac+E3-14:Ac)明显增加雄蛾完整的性行为反应比例,三元混合物(Z7-14:Ac+E3-14:Ac+Z3E5-14:Ac)比例为10∶4∶4,剂量为1 300μg时有71.7%雄蛾发生预交尾,剂量为1 000μg时有70.3%雄蛾发生预交尾,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榆木蠹蛾风洞行为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其性信息素相关生物学特性及应用性信息素对榆木蠹蛾进行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