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防治稻水象甲的现有常规化学药剂的大量施用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越发突出,而其生物药剂单一,加之天敌匮乏,故开展符合绿色生产标准的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生物药剂的筛选已成为稻水象甲防治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方法】以越冬代稻水象甲成虫为试虫,采用室内点滴、田间喷雾等方法,对5种符合绿色生产标准药剂的毒力、拒食活性、防效及药后取食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综合评价。【结果】室内生测方面:72 h后对处理稻水象甲成虫的室内毒力显著;此外,对试验前后的取食斑面积进行比较,发现药后各药剂拒食活性差异显著,均表现出较好的拒食作用。田间药效方面:除0.6%苦参碱AS外,其他药剂对稻水象甲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效,100亿个孢子·m L~(-1)白僵菌OD、1.5%除虫菊素AS、7.5%鱼藤酮E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这4种药剂15 d的田间防效为51.24%~82.55%;3 d后各处理组田间新增取食斑数、取食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绿色水稻生产中,100亿个孢子·m L~(-1)白僵菌OD、1.5%除虫菊素AS、7.5%鱼藤酮E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可用于稻水象甲的防治。  相似文献   
22.
目的报道1例铁锈色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结节性肉芽肿及病理改变,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反复取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对皮损进行病理检查,将培养菌落进行rDNAITS测序鉴定。结果分泌物PDA培养基中可见灰色菌落,表面呈绒毛状,37℃生长良好,镜下可见分隔菌丝未见分生孢子。分子生物学ITS测序结果显示:病原菌与铁锈色小孢子菌相似率为100%。确诊后用伊曲康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在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头癣是很常见的皮肤病。对皮肤出现结节性损害且长期抗炎治疗不愈的患者,要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及时诊断并早期进行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23.
报道新疆拟橙衣属地衣的6个分类单位。其中南方拟橙衣Fulgensia australis,荒漠拟橙衣F.desertorum和苔生拟橙衣F.schistidii为中国新记录种。在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及生态学方面对它们进行了简短的论述。此外,还提供了形态特征和内部解剖特征照片以及新疆种类的分种检索表。研究所用的标本采自托木尔峰、铁力买提达坂、阿尔金山和准葛尔盆地等,保存于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衣标本室。  相似文献   
24.
从宏观上运用3S技术,利用1972年MSS、1990年Landsat TM、2001年Landsat ETM+和2005年CBERS 4个时期遥感影像数据,将GIS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运用ArcGIS以及Fragstats,分析了干旱区绿洲精河县1972~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1972~2005年的33a中,精河县LUCC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绿洲面积有小幅度扩张,其中人工绿洲面积扩张尤为显著,天然绿洲面积减少.(2)研究区水域面积的变化受艾比湖湖面面积的变化影响较大,变化不显著,但总体上呈缓慢增长的趋势.(3)盐渍地面积的变化经历了先扩张后减小的一个过程.1990年达到最大值,但到2005年面积又有很大程度减少.沙地面积小幅度减小,其他地类的面积始终呈增加趋势.(4)景观在各个研究时段也发生显著变化.总的来说,整个研究区景观的密度持续增大,最大斑块指数先减小后增大,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减小,形状趋于规则;斑块间的最邻近距离减小.表明1972年时景观中的优势斑块类型的连接性较2005年好,逐渐向具有多种要素的密集格局演变,景观更加破碎.同时不同斑块间的分离度增大,也说明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从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度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景观的多样性增加,且均度增强.景观多样性及破碎化程度增加,也反映了土地利用越来越丰富.总之,要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功能的良性发挥,必须注重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5.
短果大蒜芥(Sisymbrium loeselii L.var.brevicarpum Z.X.An)花蜜腺位于雄蕊基部花托上,属十字花科环状花蜜腺类型中的侧棱环四圆环亚型。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分泌表皮上有变态气孔器,蜜腺中部的气孔器呈舟状分布。产蜜组织中的维管束来自于花托中的维管束分支,属较进化的十字花科花蜜腺的亚型类型。蜜腺原基是在花的各部分原基分化后,由雄蕊基部花托表面区域的2-3层细胞,经反分化形成,环状蜜腺发生发育同步,在蜜腺的发育过程中,蜜腺组织中的液泡和淀粉粒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其原蜜汁由维管束提供,运转至产蜜组织,最后由变态气孔泌出。  相似文献   
26.
对710名(男328人,女382人)新疆蒙古族进行了糖精和乙酰水杨酸尝味能力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蒙古人群中的糖精味盲率为4.648%,没有尝味能力的隐性基因频率为0.2156,具有尝味能力的显性基因频率为0.7844,平均尝味阈值为8.009±1.34(0.108mol/L)。乙酰水杨酸的尝味阈值分布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双峰一谷分布,表明该性状是单基因决定的性状,谷底7号液(3.00×10-4 mol/L)是味盲的界限,味盲的峰值在1号液(1.7×10-2mol/L),尝味者的峰值在11号液(1.25×10-5mol/L),味盲率为90.282%,。经χ2检验,男、女性的味盲率无显著差异(P>0.90),表明决定乙酰水杨酸尝味能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对该基因的显隐性等特点尚需通过家系分析进行确定。 Abstract:The saccharin and aspirin tasting abilities have been detected and analyzed in 710 individuals (328men,382women)of Xinjiang Mongol.It is showed that the saccharin taste- blindness ratio among Mongolians was 4.648%,frequency of the recessive gene determining taste-blindness and the dominant gene determining taste ability was 0.2156,and 0.7844 respectively,and its mean testable threshold was 8.00±1.34 (0.108mol/L).Distribution of aspirin tasting threshold appeared a distinct curve with double peaks and single bottom,and demonstrated the aspirin tasting ability was a monogenic character.Solution NO.7 (3.00×10-4mol/L) at the bottom in the curve was the boundary of taste-blindness.The peak of taste-blindness was at the solution NO.1 (1.7×10-2mol/L),and the peak of tasters was at the solution NO.11 (1.25×10-5mol/L),The ratio of aspirin taste-blindness was 90.28%.The χ2 test has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aspirin taste-blindness ratio between male and female,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90),and the gene determining for aspirin tasting ability located on autosomes.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健康体检资料中抽选326例经超声确诊为NAFLD的患者,作为NAFLD组,并随机抽选335例无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与NAFLD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比较无显著性(P0.05)。NAFLD组中MS、血脂及糖代谢异常、肥胖以及高血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BMI、TG、HDL-C、高血压及血糖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AFLD患者中存在MS的各种组分聚集特征,MS患病率明显升高,NAFLD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MS与NAFLD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氯沙坦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龄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高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氯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口服强心剂和利尿剂,氯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和美托洛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0.5a、1.0a检测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液中的B型脑钠肽(BNP),并观察治疗后1.0a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B型脑钠肽(BNP)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氯沙坦治疗组、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治疗后0.5a和1.0a的心功能和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0.5a和1.0a的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治疗后0.5a的心功能、LVEF以及BNP与氯沙坦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治疗后1.0a的心功能、LVEF以及BNP与氯沙坦治疗组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1.0a死亡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每年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日最少的是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其次为氯沙坦组。结论:氯沙坦与美托洛尔早期联合治疗高龄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氯沙坦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调查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状况。方法: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对位于本地区不同县区的存栏200头以上的9个规模养牛场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了牛气肿疽病的发病状况。结果:我们在9个规模养牛场对2600头肉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牛气肿疽病59头,发病率为2.27%,其中死亡33头,存活26头。结论:本地区肉牛气肿疽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30.
大量采集新疆各地网衣属(LecideaAch.)地衣标本,发现1个中国新记录种L.hypocrita,4个新疆新记录种L.berengeriana,L.confluens,L.lactea,L.lithophila。文中对这些新记录地衣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反映地衣特征的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