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水稻螟虫神经肽PBAN及其受体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PBAN)是控制昆虫产生性信息素的激素,本文旨在分析水稻螟虫神经肽PBAN及其受体的序列。【方法】通过t Blastn同源检索从水稻螟虫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水稻螟虫PBAN神经肽及其受体序列,在此基础上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发现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和大螟Sesamia inferens的PBAN成熟肽序列均含有33个氨基酸残基,其C端五肽序列完全相同,3种水稻螟虫PBAN多肽相似度为54.55%~63.64%;发现二化螟PBAN受体3个异构体全长氨基酸序列(PBANR-A、PBANR-B和PBANR-C),均含有7个跨膜区域。【结论】进化树分析发现不同昆虫PBAN神经肽及其受体存在一定的保守性和多样性,并且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几乎与昆虫系统发育分类一致,推测PBAN神经肽和PBAN受体在昆虫系统进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进化现象。本研究为水稻螟虫PBAN神经肽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2.
摘要 目的:了解南充市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确诊的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2014-2016年儿童手足口病的病例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该市儿童手足口病疫情、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特征,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结果:2014-2016年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共报告儿童手足口病8068例,其中重症病例426例,占5.28%。全年均有手足口病发生,4~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2014年峰值明显高于2015年、2016年,重症手足口病时间分布和发病高峰期与以上相同。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均有手足口病发生,阆中市重症病例比例均高于其他辖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重症病例构成比较高,不同性别患儿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1~3岁儿童,不同年龄段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分布在散居儿童和农村儿童,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家庭住址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分布在3~6天时间间隔的就诊患儿,不同就诊时间间隔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为1-3岁、散居、家庭住址为农村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为1-3岁、散居、家庭住址为农村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应在流动人口集中、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防治的认知,对于1-3岁儿童应作为疾病重点防控对象,提高家长疾病防控意识,以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yp)对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细胞)凋亡以及Caspase-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以80、160、320 mg/d剂量的Gyp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大鼠7d后取血并分离血清,长波紫外线(UVA)照射方法(照射剂量36 J/cm3)构建光老化HSF细胞模型以得到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同时以空白对照组(未照射细胞)、UVA模型组、正常组为对照。UVA诱导的细胞活性氧表达采用二氯荧光素(DCF)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TUNEL法测定,HSF细胞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Bax、Bcl-2、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进行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5组的OD值、HSF细胞凋亡数、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活性氧水平、Bax、Bcl-2、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VA模型组和正常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OD值、HSF细胞凋亡数、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活性氧水平、Bax、Bcl-2、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随着剂量增加OD值、Bcl-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细胞凋亡数、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活性氧水平、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Gyp通过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以及Bax的表达,以及激活Bcl-2、Caspase-3信号通路而逆转UVA诱导的HSF细胞凋亡,进而延缓HSF细胞的光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8例予参麦注射液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实验组19例予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均明显减少或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TC、LDL-C水平均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5.8%)低于对照组(27.8%)(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相当,但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更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5.
弄清土地利用和降水变化对林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通量变化的影响, 是准确评估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能力的重要基础。该研究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原始林、桦木(Betula luminifera)次生林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对象,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3种土地利用方式(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原始林、桦木次生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和降水减少处理状况下森林土壤CO2、CH4和N2O通量排放特征, 并探讨了其环境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原始林土壤CH4吸收通量显著高于次生林和人工林, 次生林CH4吸收通量显著高于人工林土壤。人工林土壤CO2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原始林和次生林土壤。次生林土壤N2O排放通量高于原始林和人工林, 但三者间差异不显著。降水减半显著抑制了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 降水减半处理对原始林和次生林土壤CO2排放通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对人工林土壤CO2排放通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降水减半处理促进了原始林和人工林林地土壤N2O排放而抑制了次生林林地土壤N2O排放。原始林和次生林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随土壤温度升高显著增加, CH4吸收通量与土壤温度均呈显著相关关系; 原始林、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土壤湿度抑制了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CH4吸收通量, 其CH4吸收通量随土壤湿度增加显著减少; 原始林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然状态下, 原始林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原始林和次生林土壤N2O排放通量与硝态氮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如降水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将对北亚热带森林林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26S 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的、最具特异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该途径介导了真核生物80%-85%的蛋白质降解,参与了细胞多项生命活动过程,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方面以及干旱胁迫响应等过程都受到该途径的调控。概述了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并着重阐述了由泛素-蛋白连接酶E3介导的植物干旱胁迫响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7.
探讨MEK/ERK1/2信号通路在Cyclosporin A(CsA)诱导滋养细胞表达titin中的作用。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CsA诱导的滋养细胞titi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sA作用于滋养细胞后ERK1/2的活化程度,并观察MEK特异性抑制剂U0126对其mRNA转录的影响。发现Cs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titin表达,并刺激滋养细胞ERK1/2的活化,U0126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sA诱导的titin表达。结果表明CsA通过活化MEK/ERK1/2信号通路诱导滋养细胞titin 的表达,改变其生物学行为,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58.
禽流感病毒HA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成员.AIV核酸为单链线状分段RNA,病毒表面囊膜上镶嵌着两种重要纤突,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HA和NA与病毒的毒力、传染性密切相关.其中ha基因是最重要的免疫原性基因,它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可中和病毒、抵抗感染,同时,由于AIV基因组中ha基因极易发生变异,故对ha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AIV的热点.我们已成功克隆了禽流感ha基因的部分片断,并对其分子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9.
利用Bac-to-BacBaculovirusExpressionSystems构建了能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REV)囊膜糖蛋白基因(env)的重组杆状病毒。用RE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分别做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和免疫转印试验,均可从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中检出REVenv。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裂解后制备成油乳疫苗免疫SPF鸡后,可以诱发维持45d以上的特异性抗REV抗体,并可抵抗REV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60.
福建泉州两栖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2001年的调查证实,泉州市有两栖动物32种,属于古北界的3种,东洋界的29种,其中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者10种,华中区的种类18种,华南区的种类只有1种,说明泉州市两栖类的区系组成是以华中区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