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本研究采用去离子水作淋洗剂,开发一种分级分筛式异位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研究显示,土壤中粒径大于25μm颗粒占比接近80%,重金属Pb、Cu、Ni、Cd和Cr含量分别为125.85 mg/kg、85.93 mg/kg、63.29 mg/kg、1.31 mg/kg和108.39 mg/kg,基本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可用于农田回用土;土壤中粒径小于25μm颗粒占比低于20%,其对应重金属含量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可用作制砖原料。  相似文献   
142.
在双低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油酸含量是目前油菜脂肪酸改良的热点。传统品质检测和育种后代材料筛选均存在周期长、操作难、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显著弊端。本文综述了油菜品质性状特点以及光谱技术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表明利用光谱技术可以对油菜生育时期的营养器官进行油酸和其他脂肪酸含量的检测,为高油酸油菜品质评价提供了快速的数据支撑,进而为筛选育种材料、缩短品种选育周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简化操作流程等目标构建新的技术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昆虫病原线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侵染效果。【方法】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生测试验法,测定了小卷蛾斯氏线虫AⅡ、长尾斯氏线虫X-7、夜蛾斯氏线虫SN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06等4种昆虫病原线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和5龄幼虫的致死作用。【结果】小卷蛾斯氏线虫AⅡ与草地贪夜蛾数量比为5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2龄和5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2%和100%。长尾斯氏线虫X-7与草地贪夜蛾数量比为5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死亡率为80%;在数量比3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死亡率为100%。夜蛾斯氏线虫SN与草地贪夜蛾数量比为40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2龄和5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88%和85%。嗜菌异小杆线虫H06与草地贪夜蛾在40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2龄和5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32%和67.5%。【结论】小卷蛾斯氏线虫AⅡ具有较好的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潜质,其次是长尾斯氏线虫X-7。  相似文献   
144.
养鸭数量对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志强  黄璜    廖晓兰  胡 英  谢 伟  何保良 《生态学报》2008,28(5):2107-2107~2114
探讨不同养鸭数量对稻田甲烷(CH4)排放的影响,为确定稻鸭共育模式中最佳养鸭数量提供环境学支撑.运用静止箱原位采样技术测定了不同养鸭数量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稻田土壤化学性质、产甲烷细菌种群数量以及水层溶解氧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养鸭数量稻田水层溶解氧含量间差异显著(p<0.01),养鸭数量越多,溶解氧含量越高.20只鸭/667m2 稻田的水层溶解氧含量最大,与对照比,早稻增加了2.2%~68.7%,晚稻增加了11.07%~110.77%;养鸭稻田土壤还原物质含量减少,产甲烷细菌数量下降.不同养鸭数量的稻田甲烷排放量之间差异显著,养鸭数量越多,甲烷排放量越少,与对照比,早稻减少了18.22%~28.13%,晚稻减少了17.73%~34.44%.相关分析表明,甲烷排放通量与水层溶解氧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土壤还原物质含量及产甲烷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稻鸭共育减排甲烷的主要原因是养鸭提高了水体和土壤中溶解氧含量,增加养鸭数量促进甲烷减排.  相似文献   
145.
硫对烟草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液培试验,测定了不同硫营养水平(0~32 mmol/L)下烟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硫浓度的升高,烟草叶片的Chl.a、Chl.b、总Chl的含量和Chl.a/b逐渐增加;类胡萝卜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烟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下降显著,气孔限制值(Ls)明显升高,这表明高硫对烟草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影响较大.随着硫浓度的升高,烟草叶片光合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qP)都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一般是4 mmol/L和8 mmol/L处理相对较高,浓度超过8 mmol/L以后,以上参数显著下降.非光化学淬灭(NPQ) 0,16 mmol/L和32 mmol/L处理表现相对较高,2、4、8 mmol/L处理的相对较低,2~8 mmol/L浓度的处理最适宜烟草的生长,高硫或低硫都会导致烟草EQY、ETR、qP降低和NPQ的升高.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对苎麻纤维产量相关性状的评价,可为实现苎麻分子标记选择育种和有效突破高纤维产量苎麻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298份不同来源的苎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基于三季大田试验调查,对苎麻纤维产量性状数据进行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纤维产量相关的6个性状数据展现...  相似文献   
147.
不同类型镉积累水稻细胞镉化学形态及亚细胞和分子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水培试验结合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和凝胶过滤等技术,研究了水稻根和叶中镉的化学结合形态及其亚细胞和分子分布,比较了低镉积累品种“广源占No.3”和高镉积累品种 “珍桂矮”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镉浓度的升高,根和叶亚细胞镉含量显著上升,大部分镉积累在细胞壁(F)和细胞可溶部分(F).高镉积累品种“珍桂矮”根和叶中可溶部分镉含量显著高于低镉积累品种“广源占No.3”.根和叶各种形态镉中,以氯化钠提取态占优势,其次是醋酸提取态,盐酸提取态镉含量最低.与“广源占No.3”相比,“珍桂矮”中迁移性较强的去离子水和乙醇提取态镉比例较高.凝胶过滤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水稻可溶部分镉的出峰位置与样品流份中可溶性蛋白的出峰位置大致相同.可溶部分中的镉大多与分子量为3kD的物质结合,属于植物鳌合肽(PCs)或低分子量物质.“广源占No.3” 根系中镉与PCs配合的组分(Cd-PCs)含量远小于“珍桂矮”.“广源占No.3”细胞可溶部分较低的镉含量以及根系中较少的Cd-PCs形成量,降低了镉的移动及其向地上部转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8.
张芳  宋敏  彭晚霞  曾馥平  杜虎 《广西植物》2017,37(6):707-715
该研究采用砂培法,以狗骨木(Swida wilsoniana)和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两种岩溶植物为研究对象,用不同钙离子(Ca~(2+))浓度(设为5、35、70、150、300 mmol·L~(-1)的5个水平)的营养液进行培养,研究其对两种植物的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狗骨木和南酸枣的株高在5 mmol·L~(-1)时最大,之后随Ca~(2+)浓度上升呈下降趋势,南酸枣在300 mmol·L~(-1)时有所回升。两种植物的根、枝、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着Ca~(2+)浓度增加而减少。狗骨木叶、枝、根的生物量分配比率为根枝叶,南酸枣在35 mmol·L~(-1)时表现为根枝叶,其他在Ca~(2+)浓度下均为枝根叶,叶生物量分配少。狗骨木和南酸枣的丙二醛(MDA)含量在150 mmol·L~(-1)时最低,且狗骨木的低于南酸枣。钙胁迫下,与南酸枣相比,狗骨木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两种植物在5和150 mmol·L~(-1)的Ca~(2+)浓度下各项指标处于较适水平,而在300 mmol·L~(-1)的高钙离子浓度下受到明显的胁迫,对比两种植物,狗骨木较南酸枣在高钙浓度下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9.
甘蓝型油菜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为了改良其种子脂肪酸组分,提升其经济价值,本研究分析了油菜种子发育时期脂肪酸合成积累模式及BnFAD2、BnFAD3、BnFATB基因的表达规律,认为这3个基因在种子发育中后期(授粉后25d起)的高效表达对油酸合成积累有着重要影响。通过Napin启动子诱导对油菜植株中BnFAD2、BnFAD3、BnFATB基因进行RNAi共干扰抑制,以达到提升油酸含量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种子中BnFAD2、BnFAD3、BnFATB基因的表达受到强烈抑制,种子中油酸含量由66.76%提升至82.98%,且油脂合成的相关基因同步出现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50.
复配钝化剂对污染土壤中铅具有良好的稳定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石灰、磷酸钠、高分子钝化剂及其复配钝化剂对重金属Pb~(2+)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并通过浸出试验、老化实验、土壤连续浸提实验及淋溶试验研究单一钝化剂与复配钝化剂稳定重金属Pb~(2+)污染土壤效率。最终表明,有机钝化剂TEPA-CSSNa投加量为2%时,其稳定土壤重金属Pb~(2+)效率为94.8%,而复配钝化剂稳定土壤重金属Pb~(2+)效率接近98%;复配钝化剂基本上可将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Pb~(2+)转化为铁锰氧化态等稳定态Pb~(2+);且相比较单一钝化剂,老化时间对复配钝化剂稳定土壤Pb~(2+)效率的影响更小。相比单一传统无机钝化剂、高分子有机钝化剂,复配钝化剂稳定污染土壤Pb~(2+)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