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采用封顶埋管法,我们于11月21日至次年4月15日,分3个培养期共165天(包括干季初期、中期和末期),对哀牢山原生木果柯林(Lithocarpusxylocarpusforest)、栎类次生林(secondary oakforest)和人工茶叶地(teaplantation)三种群落类型的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培养期中,不同群落下土壤的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都具有明显差异;而且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干季动态,但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净氨化速率远高于净硝化速率,后者约为前者的0.5%~10%.结果表明,培养期、群落类型和样方诸因子对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人为干扰能导致氮素矿化和硝化速率等生态系统过程的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此提供了证据支持.与木果柯原始林相比,茶地和次生林的氮素转化过程更多地受物理因素的控制(如温度和水分).这意味着哀牢山地区的木果柯原始林的保护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2.
冬小麦农田中净辐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陕西泾阳地区冬小麦田净辐射进行了分段和分层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相对误差在10%以内。确定了麦田相对叶面积函数最大值的出现高度为4.5/7H,介于高粱(4/7H)和谷子(5/7H)之间。计算了不同发育期、不同层次至冠层顶部累积叶片的消光系数,结果表明,消光系数因发育期和叶片层次而异,拔节期,由旗叶向下,消光系数增大,乳熟期旗叶的消光系数最大,比拔节期大一倍,倒二叶以上两个层次叶片消光系数较小。就平均而言,冬小麦消光系数拔节期为0.51,乳熟期为0.56。本项成果为进一步开展麦田小气候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3.
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生物生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以18种群落类型的实测为数据和1013块森林测树样地的估算数据为基础,首次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了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生物生产量的构成规律及分布格局。亚高山暗针叶 生物量一般在300t/hm^2以上,最高可达约1600t/hm^2,叶生物量8~39t/hm^2,根茎比0.1~0.2,生产量8~13t/hm^2.a;高山灌丛类型生物量20~40t/hm^2,叶生物量3~6t/hm^2,根茎比0.4~0.8  相似文献   
124.
环境因素对油松林木材生产影响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瑜 《应用生态学报》1990,1(3):193-200
本文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定量评价了环境因素对陕西省油松人工林木材生产的影响程度。在地理-地形-土壤环境因素组中, 土壤类型对油松林的生长影响最大, 占38.75%。在气候因素组中, 7月平均气温对陕南及秦岭一带油松林的生长影响最大, 占34.46%。在陕北地区, 对油松林生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年降雨量, 占27.8%。不同气候因素作用于不同地区森林的程度有较大差异。根据综合环境因素对油松林木材生产的影响及林分生长表现, 在陕西省划分了3个油松生长区:(1)陕南及秦岭油松生长区;(2)关中及陕北南部生长区;(3)陕北北部生长区。并对各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5.
安徽黟县次生灌丛和灌草丛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地处中亚热带安徽黟县的次生灌丛和灌草丛以及常绿阔叶幼林的地上部分生产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黟县常绿阔叶幼林、次生灌丛和灌草丛的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分别为11.94,6.84和3.80(t/ha·a),次生灌丛和灌草丛的生产力较低,对亚热带优越的水热资源利用不充分。所调查的九个样地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可回归成线性方程ŷ=4.27+0.15x,净生产力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即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越高,净生产力越大,所以利用处于较高演替阶段的植被,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6.
五种淡水轮虫种群增长参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32℃培养条件下,实验研究了5种淡水常见浮游轮虫的种群增长参数。通过编制生命表计算其内禀增长率rm(h-1)、净生殖力(R0)和世代时间T(h)分别为:萼花臂尾轮虫-0.091、14.1和34.1;壶状臂尾轮虫-0.055、6.9和38.4;角突臂尾轮虫-0.035、4.9和50.9;臂尾水轮虫-0.038、4.3和46.1以及裂足臂尾轮虫-0.017、2.1和43.7。其中,萼花臂尾轮虫内禀增长率大,繁殖率高,可作为批量培养的首选种类。    相似文献   
127.
128.
本文研究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增量及其分配规律,净第一性生产量及其分配规律,生物量增量为10.680hm^-2.a^-1,其中干6.127(57./37%),枝2.195(20.55%),叶0.514(4.81%),根1.844(17.27%),乔木层8.8786(82.27%),灌木层1.679(15.72%),草本层0.215(2.01%),生物量增量的垂直分布以20-25米的林冠层比较最高,其次是10-15米的乔木层第二亚层。生物量增量的径级分布近于正态分布。净第一性生产量为29.612t.hm^-2.a^-1,其中干8.181(27.63%),枝3.403(11.49%),叶4.281(14.46%),根13.165(44.46%),花果0.582(1.97%),细根(D≤3mm),生产量占根系生产量的81%;根系生产量约占净第一性生产量的45%,传统假定的根系生产量占森林生产量的15-25%,可能是太低的估计,森林的生产效率为1.897t.t^-1叶或1.733tt.hm^-2叶各器官的生产效率有如下顺序,细根>叶>根(包括细根)>枝>干,EVI法用于该森林树干生物量增量的估计,得到较低的值(约低27%)。  相似文献   
129.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对比研究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地上部分生物现存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受干扰破坏的森林其生物量积累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原始林和更新林的生物现存量(包括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645.2和272.9t/ha,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94%以上,表明了乔木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通过对原始林和更新林的生物产量结构的分析,反映出它们之间的一些差异性。林分的叶面积指数(LAI值)分别高达16.70和9.07,说明所调查的两个群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热带林的早期更新速度很快,26年生的天然更新林分其生物量年平均净积累达9.8658t/ha·a,明显高于成熟林的6.2421t/ha·a,接近中等集约经营的热带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0.
中国条孢牛肝菌属的新种和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孢子具纵向稜纹、条纹纹饰,以及其它微观特征和宏观特征,作者研究鉴定了现有标本,共有8种,其中2个种为新种:梵净条孢牛肝菌Boletellus fanjingensis Wen,福建条孢牛肝菌Boletellus fujianensis Wen。2个种为我国新记录:淡红褐条孢牛肝菌Boletellus badiovinosus Horak,暗红条孢牛肝菌Boletellus obscurecoccineus(Hohn.)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