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Fe3O4磁性微球,在其表面进行硅包覆,将其应用于蓖麻叶染色体DNA提取.方法: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磁强计(VSM)对合成的磁性微球进行表征,最后用电泳验证核酸.结果:合成的硅包覆的磁性微球粒径均匀、具有超顺磁性和高饱和磁含量.对蓖麻叶染色体DNA提取,A260/A280达到1.83,产率为0.556mg/g.结论:与传统氯仿-异戊醇抽提法相比,基于硅包覆磁微球的磁目相提取DNA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提取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2.
具选择性蛋白质降解功能的泛素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电子克隆的方法钓取家蚕基因组中多聚泛素基因序列,命名为Bm-polyUB(GenBank登录号:AADK01019318),并进行序列分析和电子表达谱预测。序列分析表明,该编码区长3426bp,编码1141个氨基酸残基的15聚体,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27.97kD和7.33,二级结构中α-螺旋、延伸带、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各占17.09%、32.78%、14.37%和35.76%,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各占43.5%、34.8%和21.7%,无前导肽、信号肽和跨膜区;多重序列比对显示,15个泛素单体基因序列间同源性和遗传距离分别介于89.0%~100.0%和0.000~0.120,其中Bm-UB3与Bm-UB10、Bm-UB5与Bm-UB7及Bm-UB10与Bm-UB14的序列相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见,共检出33个多态性位点,共生成1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0.96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7.495)、核苷酸多样性(Pi=0.03287)、密码子有效值(ENC=41.62361)、偏爱指标(CBI=0.4960)和χ2检验计算(χ2=0.713)显示泛素单体间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呈现较强的密码子偏爱性;电子表达谱预测结果表明Bm-polyUB基因在家蚕中高表达的组织和发育阶段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低表达。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该基因进化机制、表达特性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3.
<正> 1.绪言在生产鸡蛋的养鸡业中和生产牛奶的乳牛业中,没有雌性就不能生产,必须从出生的雌雄性相同数量的小鸡小牛中,只挑选雌性的,把雄性用于其他方面,进行选别饲养。鱼类中,雌鱼雄鱼商品价值不同的鱼种很多。在日本有食用鱼子的习惯,所以,雌性鱼价格高。在鲑鳟(腌鱼子块、腌散鱼子)、明太鱼(腌鳕子)、鲱鱼(鱼子干)、柳叶鱼(卵)等鱼中中,雌性的以高价出售。通过人工受精再生产的鱼种,雌性鱼多有利于种卵的生产,可提  相似文献   
104.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肿瘤细胞中存在一小部分细胞,它们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增殖分化潜能,还具有很强的成瘤能力和耐受化疗、放疗的特性,它们被称之为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发生、耐药性和术后复发的根源。因此消灭肿瘤干细胞是治愈肿瘤的关键。针对肿瘤干细胞治疗的纳米药物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们具有可控缓释、靶向、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特别是在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基因载体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纳米药物在体内的靶向效率、稳定性、代谢途径和毒性等还需要系统的考察和检验,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纳米粒子在肿瘤干细胞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纳米粒子在肿瘤干细胞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中枢疲劳既可以作为独立疾病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又可以作为症状出现于多种慢性疾病,其定义和机制国内外说法不尽相同。中枢疲劳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或其他不良变化,从而导致躯体、神经、包括心理一系列的疲劳样反应。其机制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传导系统等多个维度、多个节点的变化,充分把握中枢疲劳的概念本质及潜在生物学机制对其临床防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此外,动物模型作为基础研究的前提和必要工具是中枢疲劳研究过程中又一重要问题。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先从定义的角度出发由疲劳引申到中枢疲劳,将现阶段对中枢疲劳的不同概念阐述做一分析,并从机制和动物模型两个方面展开对国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6例在我院进行化疗治疗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静脉血制备自体CIK细胞,成熟后回输入体内,持续注射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培养前和培养13天后白细胞各亚型细胞所占百分比,并比较CIK细胞回输前后患者白细胞亚群、感染次数及输血量的变化。结果:培养后CD3~+、CD8~+、CD3~+CD8~+、CD3~+CD56~+亚型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培养前(P0.05),CIK细胞回输后患者体内CD3~+、CD3~+CD8~+、CD3~+CD56~+亚群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回输前(P0.05);CIK细胞回输后,患者感染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回输前(P0.05),疾病稳定期输血量显著低于回输前(P0.05),疾病进展期输血量与回输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有效且安全,可维持病情的稳定、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4,自引:22,他引:102  
随着全球变化的不断加速,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外对生态安全的研究始于1970年代末,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安全定义的扩展、环境变化与安全的经验性研究、环境变化与安全的综合性研究及环境变化与安全内在关系研究四个阶段,当前已进入环境变化和安全内在关系的探讨。我国生态安全研究始于1990年代,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待深入。生态安全应是指人与自然这一整体免受不利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并使得系统的脆弱性不断得到改善。生态安全的本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态风险,另一个是生态脆弱性。生态安全的科学本质是通过脆弱性分析与评价,利用各种手段不断改善脆弱性,降低风险。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是直接相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它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内涵和目标的一致性;生态安全是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补充和完善。今后我国的生态安全研究应注意的四个方面是:概念与学科体系研讨、建立和完善;技术与方法;重点研究领域和重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维护与生态环境管理调控  相似文献   
108.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雪豹Uncia uncia Schreber头部、颈部、背部、前肢、后肢、腹部、尾部和体侧针毛的表面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雪豹的8种针毛均近似为梭形;8种针毛的3个典型部位之间在鳞片类型、鳞片排列方式、高度和密度差异及游离缘平滑度上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一致性.8种针毛的近根部鳞片为宽瓣型;主体部分鳞片为杂波型;近梢部鳞片为冠状型.这将为雪豹的形态学研究及物种鉴定提供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9.
问题式教学与方法式教学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学是工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针对工科院校学生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根据微生物学的内容特点,对理论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问题式和综合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0.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芽菜是一种新兴健康食品,该研究通过不同光周期(0、4、8、12、16和20 h·d~(-1))处理苦荞芽菜,测定其生物量、叶绿素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明确不同光周期对苦荞芽菜品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苦荞芽菜生长时间的增加,芽菜生物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6 h·d~(-1)光周期时芽菜生长状态最好,鲜重最大。(2)不同光周期对苦荞芽菜各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有所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在芽菜萌发第2天开始逐渐下降,10 d后含量仅为第2天的13.5%~14.5%;花青素含量在芽菜萌发第2天光周期为12 h·d~(-1)时最高(2.16 mg/g),不同光周期处理4~10 d后均显示出降低趋势;芦丁是苦荞芽菜中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含量在不同光周期处理后有所变化且适当的光照有利于其合成和积累,并在处理第4天光周期为16 h·d~(-1)时含量最高(59.60 mg/g)。(3)qRT-PCR分析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的苦荞芽菜中各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第2天最高,随生长周期其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但黄酮醇合成支路关键酶基因FtFLS1和花青素支路基因FtDFR2表达量上升、且显示出强烈的光诱导特征。研究发现,光周期对苦荞芽菜的生物量影响较大,黑暗有利于胚轴伸长,长光周期(16 h·d~(-1))有利于鲜重的增加;在苦荞萌发过程中,苦荞芽菜可溶性糖、花青素和芦丁含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可溶性糖和花青素含量均在光周期16 h·d~(-1)处理第2天时最高,芦丁含量在光周期为16 h·d~(-1)处理第4天时最高,建议苦荞芽菜在光周期为16 h·d~(-1)生长4 d时采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