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1~12期共发表论文438篇(含英文11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80人,占86.8%;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343人,占78.3%;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其中大学365篇,占83.3%,中国科学院系统44篇,占10.05%;从年龄方面看,第一作者中40岁以下的占78.8%。由此可以看出,《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度刊发的论文作者具有厚实的学术研究底蕴,研究单位也具有可靠的条件支持,为保证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以及创新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2.
把最大信息原理应用到核酸序列的保守位点分析中。利用最大信息原理,推导出了核酸和蛋白质特异性结合时的结合能表达式,并且估计了和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的核酸序列上的位点范围。为了检验此理论是否较为成功地反映了核酸和蛋白质结合时的实际情况,把它应用到基因内含子剪切位点的识别中,识别结果达到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说明利用最大信息原理推导结合能表达式及估计核酸序列上参与反应的位点范围的理论是较为成功的。此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核酸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和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核酸序列的计算机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103.
杨铭  潘盛武  杨盛昌 《四川动物》2007,26(2):263-266,I0003
本研究发现,蛤蚧视觉神经核团有视顶盖(OT)、峡核(NI)、基底视束核(nBOR)、豆状核(LM)、中脑深部核(NPM)、圆核(NR)、前背侧室嵴(ADVR)和皮质加厚区(Pth)等,其中NI和ADVR两核团的体积最大。视觉核团中有各种形状的细胞形态,其中梨形和梭形细胞占的比例较大。神经核团的细胞直径为6~30μm,其中以15~28μm最多。在ADVR和Pth核团中有细胞丛簇存在,其它核团尚未发现有这样的结构。各神经核团问和核团内有广泛而复杂的纤维联系。蛤蚧有关视觉神经核团除具有视觉功能外,可能还与听觉、触觉、嗅觉和平衡感觉等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构建人胎儿的骨膜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了解该组织表达谱的特征。方法以胎儿胫骨骨膜为材料,运用末端模板转换技术(SMART)构建cDNA文库,测定库容量并应用菌落PCR的方法确定平均插入片段长度,随后大规模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处理分析。结果所构建的cDNA文库的库容量为5.2×10^6,平均插入片段的长度为1.2kb。随机测序了25000余个克隆的序列,拼接后为5230个聚类群(contigs)和4714个独立EST(singleton),Blast比对分析得到骨膜基因表达谱的概况,发现了23个候选的新基因。结论构建的骨膜组织的cDNA文库质量满足后续工作的需要,骨膜组织基因表达谱及一些新基因的获得为今后寻找骨膜组织特异性的基因从而研究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现具有药物开发靶点的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天敌昆虫利用信息化学物质寻找寄主或猎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魏建荣  杨忠岐  杜家纬 《生态学报》2007,27(6):2563-2573
应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是传统生物防治中的主要内容。信息化学物质是天敌昆虫远距离向寄主或猎物栖息地进行定向,以及近距离对寄主或猎物进行定位所依赖的重要信号。综述了能够引诱天敌昆虫的信息化学物质的产生、分类、作用、异同及背景,并介绍了天敌昆虫对信息化学物质的行为反应和特异性。同时,对这类物质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前景作了介绍与探讨。对不同营养层的种间化学通讯作为研究协同进化时的重要参考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6.
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景,其产生的海量数据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提取其中所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的复杂计算工具和方法方面近年来有很多尝试。本文对近5年来基因芯片表达数据的分类分析方法进行综述,既分类比较了以聚类分析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也吸收了当前应用数据挖掘、信息融合等系统生物学思路的研究技术,并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7.
在五种感觉当中,人们对味觉的了解最少。味蕾是将从食物及其他来源获得的化学刺激传输到神经细胞的感觉器官,而神经细胞又将这些信息传送至大脑的味觉中心。位于舌头表面和两侧的小突起里的味蕾被称为味觉乳头。  相似文献   
108.
大脑如何感知物体并对感知到的物体进行类别的划分,这是视觉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先前的研究证明,当我们看到物体时,大脑腹侧视觉通路能够对看到的物体进行识别并分类,进而使我们在行为上产生针对物体的不同交互方式。本文总结了腹侧视觉通路与物体视觉分类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物体在视觉皮层中的神经表征和机制等方面阐述了物体生命度与真实大小这两个重要组织维度的研究现状,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9.
滕雅丽  谢苗苗  王回茴  陈燕  李峰 《生态学报》2022,42(19):7941-7951
资源型城市前期发展导致了生境丧失或退化,实现高质量转型需要深入理解城市转型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为此提供依据与支撑。以资源型城市--乌海市为研究区,通过地学信息图谱和InVEST模型探究2005-2018年乌海市土地利用转型特征、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土地利用转型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5-2018年乌海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发生改变,土地利用转型明显,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单元数量逐渐增加78.14%,分布范围逐渐广泛。主要表现为草地与建设用地、采矿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第一阶段(2005-2015年)草地大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采矿用地大面积增加,第二阶段(2015-2018年)趋势相反。(2)乌海市生境质量变化呈现先强退化后弱提升趋势。2005-2015年乌海市18.75%的区域生境质量退化,提升面积较小;2015-2018年生境质量提升面积略大于退化面积。(3)2005-2015年草地向采矿用地、建设用地转化是区域生境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2015-2018年区域生境质量提升的主导因素是采矿用地和建设用地向草地转化。研究结果揭示了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生境质量的响应规律,可为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转型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微生物学报》2015,(5):586-586
ORCID(Open Research and Contributor iD,开放研究者和贡献者标识符),创立于2010年,是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具有开放性和国际性。ORCID是一套免费的、全球唯一的16位身份识别码,是研究者的学术身份证。它具有5个强大功能:(1)作者姓名消歧;(2)准确展示个人研究成果;(3)避免研究成果归属混乱;(4)提高数字环境下信息发现准确率;(5)信息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