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PCR技术对我院588例男性生殖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淋病K球菌(NGF)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检测,结果淋球菌感染者75例(12.76%);沙眼衣原体感染者84例(14.29%);解脲支原体感染者51例(8.67%)。淋球菌与沙眼衣原体混和感染者25例(4.25%);淋球菌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者9例(1.53%);沙眼支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者12例(2.04%);未发现有三种病原体同时感染者,并对PCR检测性病病原体的意义及性病病原体传播趋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2.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与感染》1996,19(5):26-27
  相似文献   
103.
沙眼衣原体外膜蛋白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帆 《微生物与感染》1991,14(5):222-226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中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06年10月~2008年2月因ALRTI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患儿呼吸道标本中MP和CT的DNA,并分析2种病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在1312份深部鼻咽分泌物标本中,MP和CT检出率分别为7.85%(103/1312)和2.97%(39/1312)。MP在5岁以上患儿中的检出率为33.33%(30/90),而CT在3个月以内患儿中的检出率为6.28%(31/494)。MP感染后易出现40℃以上高热,较少发生发绀与重症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无明显升高,但C反应蛋白升高较多见。CT感染后40℃以上高热和重症呼吸道感染少见,C反应蛋白升高也较少见。结果提示,在5岁以上儿童的社区获得性ALRTI中,MP是重要的病原体;而在3个月以内儿童中,CT为常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大鼠肺炎衣原体感染后的病理学特征变化。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2月。将30只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大鼠。实验组大鼠从鼻腔吸入40 μL 含1×103感染颗粒的肺炎衣原体,对照组吸入等剂量的无菌磷酸液缓冲液。观察与检测大鼠一般行为、血液学指标与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肺实变面积达25 %~50 %,细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出现小灶性淋巴细胞及单个核细胞聚集,肺泡腔有大量炎性渗出,肺泡壁伴随有充血,支气管周围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小鼠一般行为表现为活力下降,毛发皱乱,进食和饮水减少,进食明显减少。接种后3 d,实验组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二聚体(D-dimer,D-D)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肺炎衣原体感染后伴随有肺组织病理损伤,也可诱发VEFG与D-D的表达,促进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可导致大鼠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7.
沙眼衣原体除含有高度保守的基因组外,也含一个7.5kb的隐蔽性质粒,隐蔽性质粒具有8个开放阅读(ORF1-8),编码8种质粒蛋白pgpl-8。质粒蛋白在沙眼衣原体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近发现沙眼衣原体的唯一一种分泌到胞浆中的分泌性蛋白pgp3和对毒力相关基因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pgp4。对就沙衣原体的质粒蛋白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8.
鹦鹉热嗜衣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能感染禽鸟、哺乳动物及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对世界各国的禽类养殖业造成巨大影响。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法由于其特异性低、敏感性差等缺点几乎已被淘汰,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分型法凭借其高特异性、高敏感性、高分辨率等优点,有效地弥补了血清学分型的不足。本文就Cps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血清型LGV L2在体外培养的繁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确定血清型LGV L2在体外培养的最佳生长发育条件。用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GV L2分别感染HEp-2细胞、HeLa229细胞、HepG-2细胞、SGC-7901细胞和Vero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包涵体形成单位(inclusion fig-ure unity,IFU)和观察培养不同时间后包涵体的形态,比较不同细胞对血清型LGV L2的敏感性及血清型LGVL2在不同细胞内的生长情况。同时分别设DEAE葡聚糖处理组与未处理组,含放线菌酮培养组与不含放线菌酮培养组,比较培养12、24、36和48 h后血清型LGV L2包涵体形态、IFU和Real-Time PCR定量检测血清型LGV L2的核酸量,判断DEAE葡聚糖和放线菌酮对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GV L2生长的影响。在感染20 h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HEp-2、Vero、HepG-2、HeLa和SGC-7901细胞均不同程度肿胀,5种细胞内均可见包涵体,大约40~48 h后包涵体占据整个胞浆。IFU计数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5种细胞中HeLa细胞感染率最高,HepG-2细胞感染率最低,血清型LGV L2在HeLa细胞中生长速度最快。荧光显微镜下计数IFU,发现DE-AE葡聚糖预处理组和对照组中血清型LGV L2的感染率和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区别,而含放线菌酮培养组中各细胞内血清型LGV L2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放线菌酮组各细胞内血清型LGVL2核酸量较对照组高。血清型LGV L2在HeLa细胞中的感染率最高,DEAE葡聚糖对血清型LGV L2的感染没有明显影响,而体外培养时添加放线菌酮有利于血清型LGV L2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0.
分析羊流产嗜衣原体ompA基因结构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采用DNA Star、DNA MAN、vector NTI suite11.5序列分析软件和在线网站ExPASy分析该基因的结构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一级结构修饰位点、二级结构特征及三维空间构象、潜在抗原表位等。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 170 bp,可编码38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理化性质较稳定,无各种亚细胞定位序列,含有多个能被其他酶修饰的位点,该蛋白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大部分氨基酸残基包埋在分子内部,含5个跨膜区,3个亲水性较强的抗原表位。omp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为ompA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和新型多价疫苗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