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兜叶属Horikawaea是典型的东南亚特有属,该属共有3个种,目前这3个种在中国均有发现。从分布范围来看,该属分布的北缘是西藏的墨脱县,南缘是菲律宾群岛一带。兜叶Horikawaea nitida在贵州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的发现也是该种在贵州分布的首次记录。根据采自贵州该属植物的标本,描述并讨论了该属的地理分布与属内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2.
中华缩叶藓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人工培养中华缩叶的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其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中华缩叶的孢子在壁内萌发,随后分裂产生块状原丝体;块状原丝体上可产生两种丝状体,一种是具疣的棒状原丝体,另一种是由长圆柱状细胞组成的轴丝体;配子体原始细胞只产生于块状原丝体上.根据中华缩叶的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特征,并参照Nishida对类植物孢子萌发类型的划分,确定中华缩叶的萌发孢子型应属于缩叶型(Ptychomitrium-type).  相似文献   
103.
基于11个内陆居群和32个岛屿居群的252份标本,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真( Bryum argenteum Hedw.)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岛屿与内陆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显著,岛屿居群间的分化程度( G st = 0. 453)大于内陆居群( G st = 0. 387),岛屿居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来源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r = 0. 478, n = 175, P < 0. 001)。地理隔离效应是导致岛屿居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岛内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仅有29. 4%~ 29. 7%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间。聚类分析表明,43个居群可划分为10大类群,真遗传关系受地理因素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水域隔离影响了真繁殖体在岛屿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4.
喀斯特天坑是一种独特的负地貌,拥有巨大而封闭的空间,形成了适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殊生境。为了探索喀斯特天坑内孔雀科植物垂直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以贵州猴耳天坑为代表(坑口直径300 m,坑深280 m),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鉴定以及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等方法对该天坑内12个样点孔雀科植物的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行与其它样地的比较(喀斯特石漠化地带、天坑边缘地带),探讨其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共采集到天坑内孔雀科植物3属9种,占中国该科物种总数的47.37%,贵州该科物种总数的69.23%,其中黄边孔雀Hypopterygiumflavo-limbatum C.Muell)较常见,分布于6个样点,出现频率为50%;(2)空气湿度、光照度、林冠郁闭度以及人为干扰度是影响贵州猴耳天坑内孔雀科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余环境因子影响程度依次为土壤含水量 > 土壤pH > 坡度 > 空气温度;(3)孔雀科植物物种丰富度:喀斯特天坑内 > 天坑边缘地带 > 喀斯特石漠化地带;(4)孔雀科植物在垂直分布格局上呈现以天坑底部为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由坑口至坑底种类分布逐渐增加,是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生物天然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105.
该文报道了采自西藏的中国昂氏科昂氏属一新记录植物——噬齿昂氏Aongstroemia julacea (Hook.) Mitt.],对该种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拍摄了显微形态结构照片,并对其生境和地理分布以及与相似种的形态学比较进行了讨论,编制了中国昂氏属分种检索表。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BAU)。  相似文献   
106.
峨眉山冷杉衰亡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是对峨眉山冷杉衰亡原因的多学科综合考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峨眉山冷杉衰亡与毁灭性病虫害以及土壤、植物中Al的含量没有明显相关,但与沼泽化程度关系极为密切。峨眉山金顶附近的酸性降水,促进了泥炭的生长和沼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中国藓类植物新记录属—筛齿藓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植物标本馆(H)研究Dr.T.Koponen 1970年在台湾采集的部份苔标本时,发现了筛齿(Coscinodon cribrosus (Hedw.) Spruce)。筛齿属(Coscinodon Spreng)为中国植物新记录属,特此报道。筛齿的主要区别特征为:(1)植物体矮小,呈丛生垫状,叶先端具透明毛尖;(2)叶披针形,中肋两侧具明显长纵褶;(3)叶基部细胞长形至长方形,薄壁;(4)蒴柄短,孢蒴内隐于孢叶之中;(5)蒴帽大,钟形,具纵褶,覆盖大部孢蒴;(6)蒴齿具筛孔。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东北泥炭藓植物的分支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Wagner平面分异法(Wagner Groundplan Divergence Method),对中国东北泥炭植物14个种和1变种进行了种系发生的探讨。根据所选出的21个泥炭不同部位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的性状特征,将其同已知的姐妹群或其它邻近群的同源特征系列中的相应性状做比较并遵从物种的个体发育顺序、类群趋向等标准,确定性状梯度极向,即找出祖征和衍征,以期较系统地、定量地描述泥炭属种系发生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泥炭的14种和1变种中,Sphagnum magellanicum 最为原始,S. girgensohnii 和S.fimbriatum 最为进化。  相似文献   
109.
110.
李腾  唐启明  韦玉梅  赵建成  李敏 《广西植物》2021,41(8):1372-1390
通过对采自广西24个县(市)的1 147份青科植物标本的逐一鉴定及相关文献的查阅,确认有广西青科植物11属、44种,其中包括广西青科植物新记录属1属,即拟异叶属(Pseudokindbergia),新记录种7种,分别为匐枝青(Brachythecium procumbens)、阔叶尖喙(Oxyrrhynchium latifolium)、泛生尖喙(O. vagans)、拟异叶(Pseudokindbergia dumosa)、华东细喙(Rhynchostegiella sinensis)、长肋拟青(Sciurohypnum populeum)和弯叶拟青(S. reflexum)。该文提供了修订后的广西青科植物名录,并对其中的新记录属、种的主要形态学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