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8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work evaluates the phenotypic response of the model grass (Brachypodium distacbyon (L.) P. Beauv.) to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nutri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maging techniques and destructive harvest of shoots and roots. Reference line Bd21-3 was grown in pots using 11 phosphorus and 11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to establish a dose-response curve. Shoot biovolume and biomass, root length and biomass, and tissue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with nutrient concentration. Shoot biovolume, estimated by imaging,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dry weight (R2 〉 0.92) and both biovolume and growth rate responded strongly to nutrient availability. Higher nutrient supply increased nodal root length more than other root types.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was strongly reduced by low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as early as 1 week after germination, suggesting that this measurement may be suitable for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phosphorus response. In contrast, nitrogen concentration had little effect on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Changes in biovolume over time were used to compare growth rates of four accessions in response to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upply. We demonstrate that a time series image-based approach coupled with mathematical modeling provides higher resolution of genotypic response to nutrient supply than traditional destructive techniques and shows promise for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and determina- tion of genomic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superior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02.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递增,分子靶向治疗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革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多种EGFR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但总体有效率偏低。研究表明EGFR过表达和/或突变对治疗效果影响显著,因此治疗前准确评价肿瘤EGFR表达水平及突变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分子成像能够实现活体细胞及分子水平生物学过程成像,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使在体揭示EGFR表达状态成为可能。本文简述EGFR靶向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分子探针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分子成像探针的功能进行评价,以期有益于EGFR靶向分子成像探针的研发及EGFR靶向分子成像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老年多层螺旋CT Flash Spiral模式和Spiral模式的冠状动脉动脉成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老年患者186例,根据心率和心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98例行Flash Spiral模式扫描;B组88例行Spiral模式扫描,对两组扫描的冠状动脉分别做图像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并统计分析心率变异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BMI)、钙化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心率、心率变异性方面,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及对比信噪比(CNR)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可诊断节段基于血管节段评价A组和B组分别为1.98%和2.21%,基于患者评价分别为8.16%和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扫描时间、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单位有效剂量(ED)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率变异性10次/min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低于心率变异性5~10次/min和≤5次/min(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 Flash Spiral模式扫描老年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Spiral模式接近,但有效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心率变异性是影响老年患者Flash Spiral模式扫描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4.
超声成像无创、无放射性、低成本、实时成像的优点,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成像手段之一。特别是超声造影剂引入之后,超声成像的图像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了大大提高,使超声成像在临床上得到了进一步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提出了"超声分子成像"的概念。它是一项结合了分子靶向造影剂和超声影像技术的能在分子水平下观察病理变化的新兴技术,目前这一技术还处于研究初期阶段。但大量临床前的研究成果已表明超声分子成像在诊断血管生成、炎症和血栓三种疾病具有很大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常用超声造影剂的种类以及超声分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5.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的全数字X 线摄影与MRI影像学表现,评价全数字X 线摄影联合MRI 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 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10 月至2012 年5月在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前均行数字X线及动态增强MR 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的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全数字化X 线摄片 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率为69.0%(29/42),动态增强MR 检查为95.2%(40/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使 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7.6%(41/42)。结论:动态增强MR 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全数字X线摄影,但后 者对微小钙化显示较好,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正确率,尤其对多腺体型和致密型乳腺的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病人肝脏淋巴回流淤滞(intrahepatic lymphatic stasis,IHLS)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自2004~2012年肝移植术后病人66例,分析其术后CT及MRI图像,对IHLS的阳性次数、持续时间及其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6病人中IHLS病人22例。肝移植术后IHLS的直接征象为血管周围项圈征(perivacular collar,PC),CT和MRI可清晰显示且可根据PC的部位分型。结论:肝移植术后IHLS的CT及MRI具有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对其识别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正>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研究组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DNA methylation landscapes of human early embryos"的文章,利用该团队去年在《基因组研究》上发表的单细胞DNA甲基化组高通量测序方法(Genome Res.2013 Dec;23(12):2126-35.),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组的系统研究,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过程的异质性和其他独特特点。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印记的维持、X染色体失活状态的维持、以及抑制转座子重复序列的转座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108.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是一种新的超声成像技术,能够根据组织硬度进行成像,估计出组织内部的弹性信息,从而反映它的结构特点,该技术较传统触诊检查更加客观,在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其临床应用广泛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就国内外文献对UE技术的原理、图像分析方法、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9.
<正>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主编的《分子影像学》第二版(ISBN978-7-117-13344-9/R·13345)一书已于2010年9月14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子影像学》是国内第一部分子影像学大型专著。对于分子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概况都有精彩而详细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国际  相似文献   
110.
基于血管内高频超声的血管壁组织应变成像及弹性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血管内高频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成像技术,对IVUS图像灰度值进行换能器偏心校正后,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管壁组织运动分阶叠加光流估计方法获得血管内施压条件下组织微元位移与应变分布,采用弹性重构方法获得了实际血管壁真正意义上的横断面弹性显微图像,由离体猪血管实验结果证实。将血管力学实验研究推进到二维亚毫米微结构层次,有希望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过程监控与治疗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