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探讨改良极化液治疗对体外循环(CPB)患者多脏器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例心脏二尖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19例)和改良极化液(GIK)治疗组(21例)。GIK组于麻醉诱导前经中心静脉给予改良极化液500ml,CON-TROL组给予相同量的平衡盐。分别于术前、术后12h、后24h测定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并于术前、麻醉后、CPB15min、开放升主5min、CPB结束前、术后30min、6h、12h、24h采集血样,测定CRP、IL-1、IL-10、TNF-α、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结果:GIK组患者AST、CK、LDH、CK-MB、ALT、TBA、BUN、CR术后12、24h均低于CONTROL组;GIK组患者CRP、IL-1、TNF-α水平CPB期及术后均低于CONTROL组,IL-10水平高于CONTROL组;GIK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水平在CPB结束及术后24h低于CONT-ROL组,GIK组患者肾上腺素水平高于CONTROL组。结论:围CPB期给予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液(GIK)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早期多脏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了炎症反应及降低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对策讨论。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9月到2012年8月到我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名作为观察组,并且同期选择60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母体并发症(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及胎儿妊娠结局等情况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不同P〈0.05,并且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母体并发症与对新生儿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异常情况均较正常妊娠妇女要高。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较为严重,对母婴危害严重,需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截短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M蛋白基因并将其用于多抗血清的制备。方法之前有研究未能表达完整的M蛋白,而若在抗原性较弱的区域将其一分为二,以截短的形式进行表达,却能达到较理想的水平。因此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PPRV M基因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480bp的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PRV-M1,后转化至Rosetta感受态细胞中,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结果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证明截短的M基因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截短的小反刍兽疫病毒M基因的蛋白并制备了多抗血清,为建立血清学相关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表达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024基因,制备多克隆抗体,检测其免疫原性,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中羊口疮病毒02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构建原核重组质粒pGEX-6P-1-024以及真核重组质粒pEGFP-N1-024。将原核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 (DE3)细胞,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024蛋白的表达情况。纯化后的024蛋白免疫BALB/c雌鼠,获得血清并制备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分析。将构建的真核质粒转染MDBK细胞,24h后通过免疫荧光观察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 SDS-PAGE结果表明,羊口疮病毒024基因在Rosetta (DE3)细胞中正确表达,大小为59kDa。Western-blot结果表明024蛋白能与制备的多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荧光显微镜下结果表明024蛋白转染MDBK细胞后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结论本实验为后续深入研究ORFV 024基因功能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区典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抗冲性影响因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索祁连山区典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抗冲性的影响因子及其效应,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法,以一定体积的冲刷水流含沙量为指标,对土壤抗冲性进行了研究,并调查了海拔、坡度、植被高度、植被覆盖度、地上生物量、根系密度、生物多样性、土壤质地等因子,利用通径分析研究了各因子与土壤抗冲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抗冲性与海拔、植被覆盖度、根系密度和土壤砂粒体积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坡度和土壤粉粒体积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植被高度不具备显著相关性;(2)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植被覆盖度和根系密度是影响祁连山区典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抗冲性的主导因素,植被覆盖度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直接作用(0.660),而根系密度对土壤抗冲性的直接作用相对较小(0.286),有较大一部分影响表现为间接作用(0.174);(3)径流含沙量随植被覆盖度和根系密度的增加明显减少,植被覆盖度与径流含沙量间的关系可用指数或对数形式表达,根系密度与径流含沙量间的关系可用指数形式表达。研究显示,在祁连山区典型草地生态系统,与海拔、坡度、地上生物量、植物多样性、土壤质地等因素相比,植被覆盖度和根系密度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作用更突出,提高植被覆盖度与根系密度能够有效增强土壤抗冲性。该研究可为祁连山区的土壤侵蚀规律研究及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含Bt杀虫蛋白基因(单基因)烟草和常规烟草为对照,系统测定了含Bt与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蛋白基因(双基因)的抗虫烟草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1~3龄幼虫取食转双基因烟草3d后死亡率为80.5%~99.3%,取食6d后死亡率达100%,均显著高于转单基因烟草。2龄幼虫取食转基因烟草3d后转至正常饲料,转双基因烟草对幼虫死亡率、存活虫体重、化蛹率和化蛹时间等生长发育的影响,均显著高于转单基因烟草。  相似文献   
17.
甘西鼠尾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ii Maxim.)根的脂溶性部分分得14个化合物,通过UV,IR,MS,^1H NMR及^13C NMR等实验分别确定为丹参酮ⅡA(1),丹参酮Ⅰ(2),丹参酸甲酯(3),丹参醛(4),去甲丹参酮(5),隐丹参酮(6),β-谷甾醇(7),正二十七烷(8),二氢丹参酮(9),丹参酮ⅡB(10),羟基丹参酮(11),紫丹参乙素(12),丹参新醌甲(13),丹参新醌乙(14)。其中丹参醛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黄土沟壑区35°以上陡坡植被的恢复状况,本文结合遥感和GIS技术,采用野外调查方法,于2016年6—8月,选取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35°以上的阴坡、半阴坡、阳坡、半阳坡等无人为干扰的100个陡坡样地进行植被群落调查,在划分立地类型的基础上,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陡坡各立地的植被覆盖度、群落恢复度(RD)和恢复速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陡坡立地共分为3个立地类型组,分别为Ⅰ组(35°~45°)、Ⅱ组(45°~55°)和Ⅲ组(55°);Ⅰ组和Ⅱ组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与Ⅲ组差异均显著(P0.05);陡坡植被恢复在早期阶段(RD为0.1~0.3)群落恢复度较低但恢复速度快;在中期阶段(RD为0.3~0.7),恢复度、恢复速度中等;在后期阶段(RD0.7),恢复度较高,恢复速度慢;Ⅰ组、Ⅱ组和Ⅲ组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策略不同,Ⅰ组和Ⅱ组植被在恢复前期恢复速度最快,Ⅲ组植被在后期恢复速度较快;Ⅰ组和Ⅱ组中已存在恢复度达到0.8以上的群落,植被自然恢复的效果良好,而Ⅲ组群落最大恢复度仅达到0.5,植被自然恢复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赵志凌  黄贤金  赵荣钦  赖力 《生态学报》2010,30(16):4493-4502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内涵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碳政治和碳排放权分配、目标思路、指标体系构建和碳排放的核算;从政策路径、政策工具和政策仿真等方面介绍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趋向,主要有:低碳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低碳经济战略和政策工具研究,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和经济技术风险研究,碳减排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  相似文献   
20.
中暑是常发生在夏季高温环境或大量运动时的急危重症,可导致包括肝脏在内的多器官功能损害。中暑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经历了代偿期、急性反应期和失代偿期。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暑致肝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表明,中暑致肝脏功能损伤可能与热的直接作用、肝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级联放大的炎症反应有关,各环节相互促进,最终导致肝脏的损伤。而且,在肝窦内的级联放大炎症反应在中暑致肝损伤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因此,本文对近年来中暑的病理生理和中暑致肝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为中暑致肝损伤的临床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