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以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家系为实验材料,对比分析了每个母系从孵化后到17月龄(性成熟)的体重、壳径、壳高的生长情况,并进行了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结果表明:5~15月龄,各家系虾夷马粪海胆在壳径、壳高与体重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17月龄时,各家系的生长指标出现差异(P0.05);虾夷马粪海胆壳径、壳高生长呈线性模型,而体重生长呈指数模型;利用虾夷马粪海胆各月龄生长性状数据,进行了虾夷马粪海胆壳径、壳高与体重相关关系分析,R2值为0.68~0.86,而虾夷马粪海胆父母本的生长性状与子代的生长性状相关性较低(0~0.25)。虾夷马粪海胆体重、壳径和壳高的生长预测模型表明,通过11月龄体重预测17月龄体重的准确率可达73.6%;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虾夷马粪海胆的生长发育特征,并为其健康养殖模式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植物淀粉合成的调控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淀粉是植物中最普通的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品来源与重要的工业原料。植物淀粉的生物合成主要涉及了4种酶—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它们在淀粉的生物合成中发挥着不同作用。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与这些酶有关的众多突变体的发现,使人们对这些酶的结构、特性、功能及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且,人们已开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植物淀粉的数量与特性,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文章介绍了调控植物淀粉合成关键酶的生化特性、基因调控及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植物淀粉等方面所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3.
MDR1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红  王永华  李燕  杨凌 《遗传学报》2006,33(2):93-104
体内外研究证明,人体中P—gP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药耐药基因MDR1(ABCB1)是P-gP的编码基因。药物基因组学和遗传药理学研究发现在不同个体中MDR1基因多态性与P—gP表达和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而且这些多态位点存在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种族差异性。近几年,已陆续发现在MDR1基因中有50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3处插入与缺失多态性。随后,大量文献报道某些位点的SNPs如C3435T会使个体患病的易感性增加。因此人们相信,深入研究MDR1基因多态性与P—gP的生理和生化方面的相关性将对个体医疗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文章总结了国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着重讨论了4个方面:1)P—gP对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影响:2)MDR1基因多态性及其对遗传药理学性质的影响;3)MDR1^C3435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gP表达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4)MDR1基因多态性与人类某些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徐迅  王永华 《生物技术》2010,20(1):9-12
目的:从嗜热古菌Sulfolobus solfataricus中克隆一种新的小热激蛋白SsHsp14.1的基因,并研究其表达和生物活性。方法:用PCR技术以S.solfataricus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目的基因序列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ET-28a(+)中,转化到E 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对产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从菌株S.solfataricus中克隆出目的基因,该基因的编码框由375个碱基组成,编码的蛋白质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含该质粒的大肠杆菌经诱导表达了一个与预期理论值相符的约14kDa的蛋白,利用亲和层析和凝胶柱分离纯化了重组蛋白。试验证明纯化后的重组SsHsp14.1具有分子伴侣活性,重组蛋白在体内表达时能提高E.coli细胞的耐热性。结论:成功克隆SsHsp14.1基因并表达出蛋白,并明确了其分子伴侣活性,为该热激蛋白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棒状链霉菌中克隆1.8kb的lat基因片段,构建了基因置换质粒pXAL1和pXAL2。运用接合转移方法把中断载体导入棒状链霉菌中进行lat的中断,得到1株接合转移子AmrThios,命名为XAL863。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及赖氨酸转氨酶活性测定,证明此菌株的lat基因被中断。通过发酵培养,HPLC方法检测棒酸含量,发现棒酸产量明显提高,约为原产量的1.8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口臭口腔微生物区系组成,为口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对需氧和厌氧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进行计数。结果非口臭口腔好氧细菌数量(1180±380)和厌氧细菌数量(680±100)分别低于口臭口腔好氧细菌数量(7200±800)和厌氧细菌数量(1252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口臭口腔以革兰阳性菌和杆菌占优势,非口臭口腔真菌数量低于口臭口腔真菌数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中没有检出放线菌。结论口臭患者口腔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非口臭组,可以通过调整口腔微生态改善口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为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皿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培养后计数菌落。结果学校与医院、学校与餐饮娱乐场所空气微生物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医院和KTV在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下午真菌含量与上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上午和下午、上午和晚上、下午和晚上的真菌含量差异都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海拔中,山脚与山腰、山顶与山腰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不同海拔空气中微生物各有差异,空气微生物与空气质量相关。其中学校、医院、餐馆都存在一定的空气微生物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SBE)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均随着灌浆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花后25d;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灌浆前期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而在花后20d之后影响较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4种酶活性均呈增加趋势,但氮肥过量时酶活性下降,表明适当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对冬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198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蛋白酶、脲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同生育时期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土壤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以180 kg N·hm-2施氮水平的活性最高;脲酶活性则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在360 kg N·hm-2施氮水平下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了4个施氮水平下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显示: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2种穗型小麦植株地上部生物量(返青期、拔节期除外)、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都显著高于对照(不施氮),且均以180 kg.hm-2施氮处理最高,而2品种小麦各生育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和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却逐渐增加,且大都显著高于对照;2品种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土壤氮贡献率以及氮收获指数均表现出180 kg.hm-2>90 kg.hm-2>360 kg.hm-2的趋势,且不同氮肥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表明,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在试验条件下施用纯氮180 kg.hm-2可获得较高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氮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