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利用新月弯孢霉对重楼皂苷的转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ATCC3.4381,利用单因素实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方法筛选出对转化率有重要影响的4个因素(蔗糖、酵母膏、(NH4)2SO4和玉米浆的添加量),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RSM)对重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适的培养基条件为:即蔗糖浓度为7.847g/L;酵母膏的浓度为1.969g/L;硫酸铵的浓度为4.824g/L;玉米浆的浓度为11.81g/L.结论:优化后其转化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转化率为76.80%,并且与拟合值77.18%接近.  相似文献   
12.
从富含淀粉的土壤中筛选获得多株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菌株,将酶活最高的一株经16S rDNA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A-7,其所产的耐酸性α-淀粉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60℃和4.5。通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得到最佳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2%,CaCl20.07%,Na2HPO40.8%,在此条件下耐酸性α-淀粉酶活力达到221 U/mL,是未优化条件下的2.3倍。  相似文献   
13.
以主动学习为导向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生物学实验是在微生物学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老师或按照书本操作,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为了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首先,通过对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清晰;其次,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开放了微生物实验室,让学生从实验的参与者变为实验的主导者,更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4.
镉与豆磺隆复合胁迫下小麦根-土界面镉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根际箱试验,研究了Cd与豆磺隆复合胁迫下小麦根 土界面Cd形态变化的空间和时间效应.在空间上将根-土界面(0~5 mm)细化到1 mm,在时间上将取样时间分为14、21、28、35和42 d,并将小麦体吸收的Cd与根 土界面各形态Cd作相关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小麦体生长的Cd形态.结果表明,在小麦不同的生长时间内,可交换态Cd表现出的空间效应明显不同.在小麦生长的第14天,根-土界面可交换态Cd大体上由根中心区(6.186 mg·kg-1)向根外区(6.482 mg·kg-1)逐渐增加;从小麦生长第21天到42天,根-土界面可交换态Cd呈现出由根中心区到某一层升高,之后又由该层到土体下降的趋势.根-土界面各层碳酸盐和铁锰结合态Cd向可交换态Cd转化的趋势由根中心区向根外区逐渐减弱,而向残留态Cd转化的趋势逐渐加强,有机结合态Cd浓度变化在近根区较大.碳酸盐结合态Cd、铁锰结合态Cd、有机结合态Cd浓度随时间而逐渐下降;残留态Cd浓度则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近根层的可交换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是小麦能直接利用的两种Cd形态.豆磺隆对可交换态Cd含量变化以及碳酸盐和铁锰结合态Cd的转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碱性果胶酶基因工程菌(pWB980-pel521/WB600)产酶能力,实验室在摇瓶条件下采用Plackett-Burman (P-B) 方法筛选出对产酶有重要影响的3个因素(豆饼粉、磷酸盐以及氯化钠的添加量),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RSM) 对重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摇瓶发酵培养基成分为:麸皮30.00 ...  相似文献   
16.
产青霉素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株产青霉素酶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DB104/pWB-pemp)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等方法考查重组菌摇瓶发酵条件,研究不同浓度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磷酸盐及不同pH、接种量、装液量和温度等条件对产青霉素酶的影响.结果:重组菌株摇瓶最适发酵条件为pH 7.0、接种量3%、装液量14%、发酵温度37℃,培养基成分为2%蔗糖、3.5%酵母膏、0.1mmol/L镁离子、0.4%磷酸盐.结论:最优条件下,发酵36h,产酶活力达到2227.8U/mL,为先前研究结果(1 580 U/mL)的1.41倍,为重组菌的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ZC-7中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草芽孢杆菌ZC-7的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得到粗酶液,再经硫酸铵盐析、中空纤维膜除盐浓缩、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柱层析等步骤获得电泳纯的中性蛋白酶。SDS-PAGE测得其分子量大约为42KDa。以酪蛋白为底物时,该酶的Km为5×10-3,Vmax为2.5×104ug/min,酶的最适作用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pH6.5~8.0, 40℃以下较稳定,对1mol/L H2O2具有一定的耐受性。EDTA、异丙醇和乙醇对该酶有抑制作用,Ca2+、Mg2+和Li+离子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枝杆菌对植物甾醇进行边链降解可产生4-AD(4-烯-雄甾-3,17-二酮)和ADD(1,4-二烯-雄甾-3,17-二酮),ADD由4-AD在C1,2位脱氢酶(ksdD)作用下脱氢产生,这两种物质在化学结构上高度相似,难以分离。本文首先扩增出部分ksdD基因,大小为631bp,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打靶载体pUC19-MK。将pUC19-MK电转分枝杆菌感受态,通过同源重组敲除分枝杆菌染色体上正常的ksdD基因,使C1,2位脱氢酶失活,以达到4-AD大量积累的目的。结果通过初筛筛选出5株转化子,进行甾体转化实验,发酵144h时,1号转化子的4-AD生成率达到17.52%,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92%,而此时ADD的生成率仅为6.12%,比出发菌株降低了8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