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两面针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两面针Zanthaxylum nitidum(Roxb.)DC根部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共鉴定7种香豆素成分及2种其它类型成分,其中6种香豆素前文已作过报道。本文主要介绍三种化学成分即β-谷甾醇(1),5-methoxymarmesin(2),β-香树素(3)。其中5-methoxymarmesin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黔南独山下,中泥盆统贵迹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南独山下,中泥盆统含丰富的遗迹化石,分别归属为Scoyenia,Glossifungites,Skolithos,Cruziana,Zoophycos等5个遗遗迹相。通过遗迹化石和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下,中泥盆统可识别出17个三级层序。遗迹化石在冲  相似文献   
13.
广西桂林泥盆纪牙形刺组合序列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桂林灵川岩山圩中,晚泥盆世界线剖面,桂林沙河能源疗养院背后信都组-唐家湾组剖面及桂林额头村D/C界线剖面的牙形刺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在桂林地区所做的牙形刺生物地层工作,识别出该区中,晚泥盆世牙形刺化石的16个组合序列,并以此为尺度结合层序地层格架,层序界面及层序中的微相叠加形式,讨论该区中,晚泥盆世高分辨的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14.
冬虫夏草培养子实体ITS,5.8S的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生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子实体的ITS1,ITS2和5.8S间区序列进行了克隆,并结合已有的序列对ITS1,ITS2和5.8S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培养子实体与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L95DBM-1)具有96%的同源性,在NJ邻接树上形成明显的一支,与虫草属其它类群种间具有明显差异,表明分离培养的虫草子实体为中华被毛孢。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培养虫草序列与已知虫草在种内也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暗示虫草种群在不同区域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5.
杜卫国  沈建伟  胡凌君  王磊 《生态学报》2010,30(14):3766-3771
以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物种乌龟(Chinemys reevesii)为对象,应用17β-雌二醇和芳香化酶抑制剂Fadrozole处理26、28和30℃条件下孵化的卵,抑制孵化温度对后代性别的作用,获得性别逆转幼体。通过比较幼体形态、游泳能力和生长特征的孵化温度和性别间差异,检验TSD适应意义的Charnov-Bull假设。雌雄幼体的孵化期因孵化温度不同而不同,在26℃条件下,雄性幼体的孵化期长于雌性幼体,而在28和30℃条件下,孵化期则无两性差异。幼体大小与孵化温度和性别有关。低温幼体大于高温幼体,雌性幼体大于雄性幼体。幼体的游泳能力既不受孵化温度的影响,也无两性差异。幼体生长与孵化温度无关,但存在两性差异,雌体生长速度显著快于雄体。Charnov-Bull假设预测,TSD Ia型物种的高温雌体适合度应高于低温雌体,而高温雄体适合度则应低于低温雄体。研究结果与上述预测不符,故不支持该假设。  相似文献   
16.
托烷类生物碱主要包括阿托品、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和樟柳碱,是主要抗胆碱类药物。解析药用茄科植物托烷类生物碱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研发高产托烷类生物碱的植物生物反应器一直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托烷类生物碱在不同茄科植物中的合成部位、分子调控和利用转基因技术研发高产托烷类生物碱的发根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桂林北郊灵川县岩山大村剖面和乌龟山剖面为中泥盆世吉维期沉积,其沉积构造、生物组成、微相序列反映出生物礁的特点,大量层孔虫为造礁的主要生物,其生长形式为:(1)厚板状;(2)半球状和穹窿状;(3)大型柱状和不规则状;(4)披覆状或薄板状。珊瑚有3层,或作为礁基,或参加造礁,前者为单体珊瑚,后者为复体珊瑚。刺毛虫主要为根茎状,常被层孔虫包统,也是造礁的主要生物。藻类生物很少。横向上可以分出礁核相,礁后相和礁前斜坡相。主要的微相类型有13种,纵向上可以识别出两个造礁旋回,从礁基-珊瑚、层孔虫礁-礁后外带-礁后内带,两个造礁旋回之上为礁坪所覆。根据礁的规模、礁体与上下沉积物的关系、礁生物组成的变化和古地理位置的讨论推测为一岸礁体系。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桂林底栖相D/C界线层牙形刺的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额头村剖面D/C界线层代表一种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以产底栖生物有孔虫、层孔虫、珊瑚、藻及少量腕足类和腹足类为特征。本文研究额头村剖面的微相并根据该剖面首次获得的牙形刺化石Polygnathuscommuniscommunis,Pseudopolygnathuscontroversus,Pseudopolygnathusden-tilineatus,Bispathodusaculeatusaculeatus,Bispathodusstabilis,Spathognathusstrigosus和有孔虫、珊瑚化石的产出关系及与南边村剖面D/C界线层的对比,认为桂林浅水相D/C界线应置于83层和84-1层之间,Cystophrentis带属泥盆纪,CP间隔带属石炭系。  相似文献   
19.
桂林北郊灵川县岩山大村剖面和乌龟山剖面为中泥盆世吉维期沉积,其沉积构造、生物组成、微相序列反映出生物礁的特点,大量层孔虫为造礁的主要生物,其生长形式为:(1)厚板状;(2)半球状和穹窿状;(3)大型柱状和不规则状;(4)披覆状或薄板状。珊瑚有3层,或作为礁基,或参加造礁,前者为单体珊瑚,后者为复体珊瑚。刺毛虫主要为根茎状,常被层孔虫包统,也是造礁的主要生物。藻类生物很少。横向上可以分出礁核相,礁后相和礁前斜坡相。主要的微相类型有13种,纵向上可以识别出两个造礁旋回,从礁基-珊瑚、层孔虫礁-礁后外带-礁后内带,两个造礁旋回之上为礁坪所覆。根据礁的规模、礁体与上下沉积物的关系、礁生物组成的变化和古地理位置的讨论推测为一岸礁体系。  相似文献   
20.
沈建伟 《古生物学报》1995,34(3):326-342
以桂林地区产出的大量Sinospongophyllum的个体发育资料为基础,结合我国描述的Sinospongophyllum和Tabulophyllum以及国外已描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种作系统发育分析,用分校分析方法,判别这两个属的亲疏关系,认为Sinospongophyllum和Tabulophyllum并非同义属。同时,对桂林地区大量产出的Sinospongophyllumcrassiseptatumsp.nov.居群内变异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讨论了引起变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