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使速生湿地松良种快速大规模繁殖,对其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和增殖优化研究。该文以1代湿地松种子园中10个速生湿地松优良无性系(基因型)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系统研究基因型、合子胚发育阶段、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等不同因子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率的影响,探讨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条件。结果表明:基因型、合子胚发育阶段、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等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个基因型均诱导出了胚性愈伤组织,其中以2号基因型诱导率最高,达到25.37%;合子胚发育阶段中,以处于多胚阶段的球果诱导率最高;四种基本培养基中,以在DCR基本培养基上诱导效果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组合中以2,4-D 2.0 mg·L-1+KT 2.5 mg·L-1诱导率最高,达到27.78%。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在DCR基本培养基上添加0.5 mg·L-12,4-D、1.0 mg·L-1KT、500 mg·L-1CH和300 mg·L-1L-谷氨酰胺。综上研究结果,为湿地松良种进一步开展成熟胚诱导及植株再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杨春霞 《植物杂志》2009,(4):101-102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引导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选择恰当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启开学生的智慧之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3.
以酸橙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MS + 6-BA 1.0 mg/L + IAA 0.5 mg/L + CH 400 mg/L适宜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 + 6-BA 0.5 mg/L+ IAA 0.25 mg/L + CH 400 mg/L适宜不定芽增殖;培养基1/2MS + NAA 1.0 mg/L + IBA 2.0 mg/L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杨春霞 《生命世界》2009,(4):101-102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引导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选择恰当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启开学生的智慧之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5.
在盘基网柄菌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计数机制来调节发育中盘基网柄菌多细胞体的大小.计数因子是由countin、CF50、CF45-1等亚基组成的活性分子,在多细胞体大小调节中有着重要作用.现对计数因子的各亚基及其功能,以及它通过cAMP信号途径、糖代谢途径、AKt/PKB信号途径协同调控子实体大小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从湿地松种子园现有的速生材用无性系中选择产脂力强、松脂品质高的优良无性系,并高效利用湿地松良种资源。该研究以湿地松第一代种子园内36个无性系为材料,测定其树脂质量流速以及胸径生长量,进一步采用GC-MS分析其松脂组分,并基于上述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的36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共鉴别出了21种松脂成分,包括8种单萜成分和13种二萜成分。(2)相关性分析显示,树脂质量流速(RMR)与单萜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枞酸型树脂酸呈弱的负相关,与海松酸型树脂酸无明显关联。(3)从松节油含量、树脂质量流速、枞酸型树脂酸、海松酸型树脂酸4个维度对参试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个无性系分为三大类,并且各类型间差异显著,第1类的表现要远好于其他两类。(4)在产脂力高的基础上,6-44、4-11-1、1-38、3-64四个无性系单萜含量高,4-11-1、3-64、2-0420、3-468四个无性系海松酸型树脂酸含量高,而无性系2-173枞酸型树脂酸含量较高。该研究定性分析了湿地松的松脂组分,定量评估了36个无性系的产脂力与组分含量,为湿地松脂用无性系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中药芫花(Daphne genkwa)的干燥花蕾化学成分及其抑制皮肤病原真菌活性,采用正相硅胶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芫花花蕾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并通过MS、NMR和ECD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daphgenin A(1)和yuanhuakine B(2),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同时,结合MIC法测定该化合物对皮肤真菌犬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马拉色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对皮肤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组相当(MIC值4.0μg/mL),化合物2对红色毛癣菌显示显著的抑制活性,其MIC值为2.0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