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已选育的抗白粉病烟农15-中间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与农林26-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附加系杂交.对其F1、F2、F3的细胞遗传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紊乱,在39.48%的细胞中发现染色体断片、单价体,后期Ⅰ、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四分体期微核出现频率达48.65%,说明杀配子染色体可有效诱导染色体发生断裂等结构变异;F2代在细胞学方面仍不稳定,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紊乱。多价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微核的普遍出现.说明染色体问可能发生断裂、重接、交换或易位等现象,F2代白粉病抗性也出现分离;F3代虽然染色体数日和白粉病抗性仍在分离,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较F2稳定,相对紊乱系数下降.从F3代鉴定出了染色体数目为42、构型稳定且对白粉病表现免疫的单株。  相似文献   
12.
以八倍体小滨麦、八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偃麦、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为实验材料对影响麦类作物体细胞GISH技术实验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无杂质影响的高质量的染色体制片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基础;探针DNA浓度与封阻DNA浓度的比例及杂交后洗脱条件的控制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关键。此外,还对麦类作物体细胞基因组原位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染色体丢失、外源染色体无杂交信号、杂交信号的强弱、杂交信号过多(杂交背景重)或过少、噪音信号及杂交污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或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种质资源抗穗发芽基因的等位变异与分布特征,利用小麦抗穗发芽相关的Vp1B3和Dorm-1标记对7个不同麦区的446份小麦种质资源的等位变异和分布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利用标记Vp1B3检测出Vp1的等位基因共有3种类型,分别为Vp1Bc(与抗穗发芽相关)、Vp1Ba(与感穗发芽相关)、Vp1Bb(与抗穗发芽相关),其频率分别为62.8%、32.9%和4.3%。(2)标记Dorm-1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2种特异性条带,分别为468bp(DormB1a,与感穗发芽相关)和606bp(DormB1b,与抗穗发芽相关),所占比例分别为98.6%和1.4%。(3)具有DormB1b基因型的种质主要分布在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比例分别为5.1%和1.9%;具有(Vp1Bc+Vp1Bb)基因型(组合)的种质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分布最多,比例分别为75.0%和74.1%。(4)通过标记Vp1B3和Dorm-1的综合鉴定,共筛选出同时携带Vp1与Dorm-B1位点种质6份,分别是‘陕麦611’、‘郑农19’、‘豫49-198’、‘信阳0913’、‘咸阳大穗’与‘徐州8066’,可以作为抗穗发芽育种的参考亲本。  相似文献   
14.
小偃6号及其衍生后代品质相关性状基因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偃6号是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之一。本研究利用UMN19、UMN25、UMN26、T2、T5、T13、S13、S1、T1、Wx-A1、Wx-B1、Wx-D1、YP7A、YP7B-1、PPO18、PPO29等16个功能型分子标记对小偃6号及其衍生后代的品质相关性状的基因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两位点(Glu-A1、Glu-D1)和Waxy蛋白基因位点上,分别有78.72%、82.98%的衍生品种与骨干亲本小偃6号等位基因一致,但少数品种具有不同的优良亚基等位基因Ax2*或Dx5+Dy10;在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两位点(Glu-B3、Glu-D3)上,有25.33%的衍生品种与小偃6号等位基因一致;在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位点Psy-A1、Psy-B1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位基因位点上,仅有17.02%和38.29%的衍生品种与小偃6号一致;并探讨了不同品质相关性状基因位点在衍生后代传递频率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以及SSR标记技术对从硬簇麦和Am3的杂种后代中选育的种质系‘山农030713'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种质系‘山农030713'大田生长整齐一致,农艺性状较好,且对白粉病免疫;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 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它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PMC MⅠ多数细胞中形成21个二价体,且常有四价体出现,可能伴有染色体的结构变异;SSR分析证明‘山农030713'基本染色体组成为AABBDD,引物Xgwm99-1A在‘山农030713'中扩增出簇毛麦的特异带,表明‘山农030713'中有来自于簇毛麦的遗传物质,此特异带可作为识别‘山农030713'的SSR标记.综合形态学、细胞学和SSR分析结果推测,‘山农030713'可能是一个小麦-簇毛麦易位系.  相似文献   
16.
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VV,2n=14)属禾本科小麦族小麦亚族簇毛麦属,分蘖力比较强,多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耐旱,抗寒性好,高抗锈病、全蚀病和白粉病。硬簇麦(AABBVV,2n=42)是利用硬粒小麦和簇毛麦杂交人工合成的双二倍体,保留了簇毛麦的优良性状和特点,是进行小麦遗传改良的优良中间材料。人工合成小麦Am3(AABBDD,2n=42)是利用波斯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后染色体加倍而形成的双二倍体,但它所具有的A、B、D染色体组可能与经过多年分化的普通小麦所含的A、B、D染色体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甜菜原生质体培养直接产生体细胞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甜菜(Beta vulgaris L.)是重要的经济植物,是制糖的重要原料。近10年来已相继有人开展了甜菜原生质体的培养,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还未有关于甜菜原生质体培养中体细胞胚发生的报道,尤其是从原生质体直接的发生。本研究从甜菜未授粉的胚珠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制备原生质体,分裂后直接产生体细胞胚,现报道于下。用于分离原生质体的愈伤组织是从甜菜(Beta vulgaris L.)品系1804/6未授粉胚珠诱导产生的。将该愈伤组织在 MS 培养基附加1.0mg/L 2,4-D 0.5mg/L 6-BA 中  相似文献   
18.
以八倍体小滨麦、八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偃麦、小麦一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为实验材料对影响麦类作物体细胞GISH技术实验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无杂质影响的高质量的染色体制片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基础;探针DNA浓度与封阻DNA浓度的比例及杂交后洗脱条件的控制是取得理想实验效果的关键。此外,还对麦类作物体细胞基因组原位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染色体丢失、外源染色体无杂交信号、杂交信号的强弱、杂交信号过多(杂交背景重)或过少、噪音信号及杂交污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或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白花丹参的核型分析及小孢子发生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进行了核型分析及小孢子发生过程观察.结果表明,白花丹参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6=8m+8sm,其中2条染色体具有随体,没有观察到多倍体细胞和B染色体;16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I正常配对形成8个二价体,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属于同时型;在白花丹参的减数分裂前期I观察到频率较高的细胞融合现象.白花丹参的核型为2B型,其花粉母细胞中的细胞融合现象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芒是许多禾本科作物穗部的重要结构, 不仅可以作为区分不同品种以及基因定位的重要形态标记, 而且在禾谷类作物的种子传播、籽粒灌浆、蒸腾作用及产量形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和水稻(Oryza sativa)芒的结构、功能与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以期为芒性状遗传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