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4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276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1.
稻虱跗(虫扇)的个体发生研究:生活史和寄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秀慧  贝亚维 《昆虫学报》1990,33(2):174-181
稻虱跗蝙Elenchinus japonicus Esaki et Hashimoto属(捻翅目)跗蝙科,在稻田寄生于白背稻虱、褐稻虱和灰稻虱.稻虱跗蝙在母体血腔中发育、孵化产生三爪蚴,三爪蚴通过生殖沟、生殖孔、育道和育道开口离开母体.三爪蚴离开母体在稻株上活动.一旦靠近寄主,用足抓住寄主,爬在它们身上.它通过节间膜进入寄主,变成蛆状蚴,开始取食.幼虫在寄主体内继续发育,达到足够大小,它们羽化成虫.雌成虫留在寄主体内,仅露出“帽子”(即头胸部),雄虫离开寄主,自由飞翔、雄成虫寿命很短(<12小时),它们积极寻找雌虫,进行交配,发现交配位置在育道口,支配时间约1—2秒钟.雄成虫体长1.33mm;展翅约2.25mm;雌成虫体长1.6—2.6mm,宽0.88—1.35mm;头胸部长0.2mm;育道口宽0.15mm,卵在雌成虫体内形成,而卵母细胞在雌幼虫体内发育.卵长75μm×宽40μm.第1期幼虫(三爪蚴):体长0.2mm;尾须为体长1/3.第Ⅱ期幼虫(蛆伏蚴)足和附肢都退化;第Ⅱ期幼虫分成4个龄期,具口和消化道,蛹属围蛹.卵历期7—8天,而三爪蚴历期仅1天.蛆状蚴(2—5龄)历期10—11天,蛹历期约3—4天,雌成虫历期7—8天.在实验室,每世代历期约20—23天.稻虱跗蝙的寄生作用较低,由于三爪蚴找不到稻虱很快死亡.在浙江1983—1986年调查,稻虱跗蝙对白背稻虱成、若虫寄生率5—7%,灰稻虱的寄生率为2%,褐稻虱为1%.有时白背稻虱的寄生率可达20—40%.  相似文献   
12.
台湾小麂(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亦称台湾山羌,是台湾的特有亚种,就现况而言,它是台湾本土所产的3种鹿科动物中,野生种群数量最多的一种。近年来,其分布和数量有持续缩减的趋势。了解其自然种群的各项基本特质(例如:种群的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出生及死亡率……等),将直接有助于本种动物的保护和利用。 许多台湾高山族在进行他们传统的狩猎活动时,都有保存猎物下颚骨以展示其狩猎成绩的习俗。而台湾小麂因为一直都是他们主要的猎捕对象,经多年累积,往往一个猎人就拥有数百个下颚骨。同时,由于每一个猎人大都仅在他世袭的打猎区内狩猎,各个猎人的收集,事实上可以视为不同种群的取样。而下颚骨收集的年代通常也可以由它们的新旧做粗略的估计。因此,这些收集的下颚骨,不但可做为其来源地区的台湾小麂种群分析的研究材料,更提供了这些种群的部分历史以及种群之间比较的机会。 如何判别下颚骨的性别和年龄,很明显是进行上述研究不可或缺的技术。本研究即针对76个已知性别和年龄(表1)的下颚骨进行比较,以期获得一个操作简单、正确性高的方法来区分台湾小麂下颚骨的性别。 我们对每一个下颚骨做了11个不同角度的测量(图1)。再根据Mayr等(1953,146)所提出的“变异系数”的计算式,计算了11个测量值,以及另  相似文献   
13.
青霉素敏感的酶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酶场效应晶体管(ENFE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半导体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器件。双管差分输出式ENFET对环境温度变化及总体pH变化等外界因素有自动补偿作用,其输出电压随时间的漂移较之单管输出有很大的改善。此外,还可采用金电极作参比电极以实现探头的小型化。青霉索ENFET在0.01mol/L和O.02m01/L的磷酸缓冲液中的响应灵敏度分别为6.5—7.0mV/mmol/L和3.2—3.6mV/mmol/L,线性范围为0.5—14mmol/L和0.5—25mm0l/L。当浸于O.Olmol/L磷酸缓冲液、置于4℃下保存时,探头的贮存寿命大于6个月。探头的累计使用次数可超过1000次。本文还论述了青霉素ENFET在青霉素发酵液浓度 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摄食水平(饥饿—最大量)及温度(5—15℃)下,对1—5g的真(鱼岁)的摄食量、排粪量、排泄量、代谢量,生长量及生化组成作了测定。真(鱼岁)的最大摄食量随体重及温度增加而增加。食物能量平均有6.5%损失于粪便中,5.1%损失于排泄物中。摄食代谢随摄食量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温度下,特定生长率与摄食量的关系是一减速增长曲线。当摄食不受限制时,生长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当摄食受限制时,生长率随温度增加而下降。鱼体的干物质含量及能量含量随摄食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兰萼丙素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北京地区产兰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 (Burm. 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叶中分得三个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化合物,其中二个为已知物兰萼甲素(2)和乙素(3),另一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兰萼丙素,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明,其结构为对映-7β,14α,15α-三羟基-16-贝壳杉烯-3-酮(1)。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7只雌性恒河猴(Macaca mulatta)的20个月经周期进行了雌二醇,孕酮和睾酮的动态测定分析,其中15个月经周期的中期都有睾酮和雌二酮峰(其峰值分别为1010.7±0.65ng/ml. 正常黄体期的血清孕酮水平不低于1ng/ml. 20个月经周期的平均天数为28.6±5.4天, 滤泡期和黄体期分别为11.9±2.6和19.2±6.3天. 月经周期可用公式Y=18.92±0.03×X²(Y:月经周期,X: 黄体期. R=0.9444)表示.实验结果表明, 测定周期内三种性类固醇激素可以准确确定排卵.睾酮在生殖受气内的分泌调节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年龄26—27天的Wistar雌鼠用PMSG与HCG诱导成熟,同时分别注射3、6、9 mg消炎痛,分离卵巢颗粒细胞并离体培养,培液中的PA活力经~(125)Ⅰ-纤维蛋白降解法检测,均无被抑制现象(图1)。仅用PMSG激动大鼠的颗粒细胞离体培养于含HCG及不同浓度(10~(-8)mol/L—10~(-5)mol/L)的消炎痛培液内,各组PA活力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图2)。离体条件下PGE_2增强PMSG激动大鼠颗粒细胞PA活力的事实说明,消炎痛抑制实验未能显示前列腺素与PA的关系,可能因所用以诱导大鼠临近排卵的PMSG和HCG分别所含FSH与LH的高活力促使PA活力达到最高点,以致前列腺素对PA的影响被掩盖;PGF_(2α)对PA未显示任何作用(图4)。另外,PGE_2使仅接受PMSG大鼠颗粒细胞PA升高的事实(图3)提示,PGE_2有摹拟LH的作用;未经PMSG与HCG处理鼠的卵泡细胞的PA活力也受PGE_2的影响,说明它还有摹拟FS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麂、黑麂、赤麂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工作以界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对小麂(Muntiacus reeuesi)、黑麂(M.crinifrons)和赤麂(M.muntjak)的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yna ptonemal complex,SC)进行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SC的平均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同有丝分裂细胞相应染色体的数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根据SC的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绘制了三种麂的SC组型图。雄性黑麂减数分裂前期形成一个复杂的易位多价体,意味着其核型的演化过程涉及两次染色体易位和一次臂间倒位。 2.在减数分裂前期,性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同常染色体的有明显差异,如性染色体嗜银性较强,配对延迟等。XY的配对起始于早粗线期,在中粗线期,Y的全长均同X配对;XY-SC开始解体于晚粗线期。 3.在粗线期,X染色体未配对区域出现自身折叠,形成“发夹”状结构。这种“发夹”结构的形成,可能是在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中,X染色体通过不对称易位得到的重复片段在减数分裂前期同源配对的一种细胞学表现。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引起两种幼虫表皮组织病变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引起黄粉(虫甲)(Tenebrio mclitor)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中毒征象和组织学病变.低剂量能引起幼虫蜕皮障碍,但看不到明显的组织学病变.高剂量处理,不仅引起了严重的中毒征象,而且伴有明显的组织学病变:内表皮生长停滞,真皮细胞排列异常,在内表皮和真皮细胞之间出现附加层和球状颗粒.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较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天名精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天名精全草中分得天名精内酯酮,特勒内酯,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其中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