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50—2008年江西省森林火灾的碳损失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2008年间江西省年均发生森林火灾762次、年均过火面积1.578×104hm2.本文利用江西省森林火灾统计数据,结合气象、森林分布和历次森林清查数据,分析了该省林火的特征,估算历年的林火碳释放量和碳转移量.结果表明:1950—2008年江西省森林火灾导致的森林生物量总损失约61.155 Tg,活生物量碳库损失约30.993 Tg C,占全省植被碳库的15.92%.20世纪70年代以前林火生物量碳损失率约占1950—2008年生物量总碳损失的74.3%;90年代以后,年均林火生物量碳损失小于0.097 Tg C.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H4和CO气体分别为5.408 Tg、0.047 Tg和0.486 Tg,有22.436 Tg C活生物量碳进入土壤碳库.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引发的高频率次生林火灾害导致森林活生物量碳损失(0.463 Tg C)是前5年平均值(0.181 Tg C)的2.56倍.  相似文献   
12.
We use Landsat TM time series data for the years of 1991/1992, 1995/1996 and1999/2000 to characterize land-cover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the information onland-cover change and the density of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we assess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land-cover change on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in this region. Our results show a large decrease of 2.76×10~4km~2 in forest area and a rapid increase of 2.32×10~4km~2 in urban area. Land-cover changes in northeast China have resulted in a potential maximum loss of 273.2 Tg C for the period of 1991-2000, with a net loss of 95.7 Tg C in vegetation and 177.5Tg C in soil. The conversionof forests into other land-cover types could have potentially resulted in a loss of 254.6 Tg C for thestudy period, accounting for 68.8% of the total potential carbon los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To quantify the net effect of land-cover change on carbon storage will require accounting for vegeta-tion regrowth and soil processes. Our results also imply that forest protection and reforestation are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o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造林对土壤碳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体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造林,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变化.能够改变陆地土壤碳储量。但其作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对造林后土壤碳储量变化和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效果进行综述,介绍了土壤碳储量变化的研究方法,最后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随着我国造林面积的扩大和人工林年龄的增加,加强造林后土壤碳积累机制及这种积累的空间分异和时间动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科学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麟  邵全琴  刘纪远 《生态学报》2015,35(7):2105-2118
人工造林被认为是吸收CO2、减缓气候变暖最有效且最具生态效应的碳增汇方法之一。以江西省作为南方红壤丘陵区人工造林的典型研究区,综合应用树轮生态分析、模型模拟、尺度融合、文献整合分析、遥感反演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基于树木年轮信息、森林样方资料和人工林分布数据等,驱动树木材积生长量模型和区域碳通量模型,从样地到区域模拟分析了人工林生产力和碳蓄积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80年至2007年,江西省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呈现先迅速下降而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至今仍未恢复到之前的人工林质量水平,2)碳蓄积年变化在前8a处于平稳状态,而后变化速率增快,从2.19Tg C/a迅速增至8.02 Tg C/a,此后增速减缓;3)人工林NPP与降水量、温度的关系不明显,海拔对NPP值的影响较大而对NPP变化趋势的影响较小,NPP值随着坡度增加而增大;4)造林方式比较,人工造林碳增汇潜力最大,而封山育林在碳蓄积效应方面不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误差分析   总被引:55,自引:7,他引:48  
简要介绍了土壤碳蓄积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土壤类型法、植被类型法、生命地带法、相关关系法和模型方法,以及土壤有机碳蓄积量的误差分析方法.根据中国策二次土壤普查2473个典型土种剖面数据,采用土壤类型法和两种碳密度方法计算,估算的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处于615.19×10^14-1211.37×10^14g之间,平均碳密度为10.49-10.53kg·m^-2(土壤厚度为100cm)或11.52-12.04kg·m^-3(土壤平均厚度为88cm),土壤平均碳蓄积量为913.28±298.09×10^14g,估算的不确定性在20%~50%之间.其中,土壤碳计算和采样数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碳蓄积量估算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纪远 《生态学报》2003,23(10):2143-214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研究员岳天祥博士主编的《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手册》,由科学出版社 2 0 0 3年 9月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先生为此书作序 ,并对此书的理论与实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本书系具有深  相似文献   
17.
1990-2030年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定服务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麟  刘纪远  邵全琴  邓祥征 《生态学报》2016,36(13):3891-3902
以中国森林、草地、湿地等主要陆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估算了植被和土壤有机碳固定量现状与近20年生态系统碳固定变化量,预测了未来20年3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固定潜力,评估了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定服务的现状、过去变化及未来潜力。结果表明:(1)2010年,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定总量达17.29PgC,其中植被碳固定量8.70PgC,3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固定量8.59PgC。其中,森林碳固定量占73.26%,草地占21.55%,湿地占5.18%。(2)1990-2000年,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定总量减少了2.15%,其中森林、草地和湿地分别减少了1.12%、0.97%、20.19%。2000-2010年,碳固定总量增加了2.92%,其中森林增加了3.72%,草地和湿地分别减少了0.62%和5.59%。(3)前、后两个10年相比,碳固定总量从轻微下降转变为轻微上升趋势。其中,森林碳固定量从下降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说明生态工程成效明显。草地碳固定量处于基本持衡态势,碳固定减少量和减少比例有所下降,湿地碳固定量的下降趋势亦有所缓解,说明草地退化、湿地破坏趋势有所遏制,但仍需要重点关注。(4)至2030年,3种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定总量将呈现较明显的上升态势,增量可达430.11-498.06TgC,增加比例5.15-5.97%,以森林碳固定量增加为主,而草地碳固定服务呈现微弱减少态势。  相似文献   
18.
1995~2000年中国沙地空间格局变化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利用遥感方法 ,在覆盖全国的 Landsat-TM数据的基础上 ,对 1 995年和 2 0 0 0年中国沙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了 2 0 0 0年中国沙地总面积为 5 9× 1 0 4 km2 ,主要分布于各主要沙漠和我国的 7个主要省份。1 995~ 2 0 0 0年 ,有 470 9.7km2的土地转化为沙地 ,同时又有 2 1 5 6.4km2的沙地转化为其它土地利用类型 ,沙地总面积扩大了2 5 5 3 .3 km2 。对变化为沙地的土地进行分析 ,发现草地占主要部分 ,但耕地所占的比重也非常突出 ,同时也表明有部分沙地变化为草地和耕地。根据土地沙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将土地沙化过程分为 5种格局 :沙地 -绿洲型、沙漠型、沙地 -黄土过渡型、沙地 -草地型和高原风蚀型。通过对中国发生土地风蚀沙化的主要省份在 1 995~ 2 0 0 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发现 ,土地利用变化是促使土地发生沙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 5 a的时间里 ,7个省份耕地总面积扩大了 90 3 9.7km2 ,草地减少了 1 1 5 97.9km2。耕地的增加部分几乎均表现为对草地的侵占 ,土地变为沙地也主要发生在草地区。人为因素导致的耕地面积扩大是促使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对主要省份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析 ,探讨不同地区减轻土地沙化趋势下的土地利用布局。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样带农户调查的江西省山江湖林业工程生态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麟  邵全琴  刘纪远  邵景安  匡文慧 《生态学报》2010,30(19):5346-5354
"山江湖工程"实施的20多年间,以人工造林为主的消灭荒山、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建设使江西省的森林覆盖率由36%提升至60.05%。利用江西省中南部典型样带4个县181个村508户农户的入户实证调查资料及相关辅助数据,分析了"山江湖工程"实施以来的具体生态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结果表明:工程区农户通过直接参与工程的建设、管理而成为山江湖工程的主体,但大部分属于被动参与,参与收益后逐渐开始考虑参与方式和利益获取的均衡性,其主体地位体现在对造林树种、密度、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选择;农户通过不同经验指标衡量工程实施后的具体生态成效,认识到工程的显著成效表现在植被恢复、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物、涵养水源等方面;对于生态成效无意识的农户,与局部地区只砍不种以及未获收益后农户经营的逆反心理有关;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乱砍滥伐、超方砍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