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松辽盆地从青山口组沉积期到姚家组沉积期有重大的古湖泊环境与古气候变化.根据对松辽盆地中部X-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12.20 m地层的TOC、δ13 Corg和HI等参数的分析,将该沉积期古湖泊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最下部TOC含量相对较高、δ13 Corg偏负、HI中等,反映了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湖水较深,有机质来源于高等植物和部分藻类,湖底呈还原环境.向上TOC和HI急剧降低,δ13 Corg略偏正,反映了气候开始变得干热,湖水变浅,湖底呈弱氧化环境,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到了最上部开始出现红层,TOC含量更低,δ13 Corg进一步偏正,反映气候更加于热、湖水更浅,湖底呈强氧化环境.δ13 Corg在界线处出现小幅度的正偏,与G-12井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西藏札达晚白垩世-古新世浮游有孔虫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札达地处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地区。本文对波林剖面、龙吉剖面和加纳崩剖面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属于Globotruncanita elevata 化石带、Globotruncana ventricosa 化石带、Globotruncanita stuarti 化石带和Globigerina eugubina 化石带,时代由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早期。通过与岗巴、江孜和吉隆地区的地层对比,认为特提斯 喜马拉雅海区的海退可能是由东向西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对豫淮盆地太原组顶部灰岩中牙形刺的研究,发现Sweetognathus动物群较为丰富,计4属10种,含一个新种:Sweetognathuspraeiranicussp.nov.。其中以Sweetognathus最为繁盛,并对其种的分类进行了修正,将原定的Sweetognathusinornatus的大部分标本归入Sweetognathusmerrilli。根据新的分类,建立了两个组合带,即Sweetognathusmerrilli带和Sweetognathuswhitei-Xuzhougnathusmonoridgosus带。通过与国内外相当牙形刺组合带(带)的对比,初步认为该动物群属中、晚萨克马尔到早亚丁斯克期。  相似文献   
14.
西藏聂拉木地区侏罗纪有孔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西藏聂拉木地区侏罗纪有孔虫15属33种,描述其中17种,包括3个新种。该区有孔虫组合特征由早侏罗世的底栖大有孔虫与小有孔虫混生类型过渡为晚侏罗世的底栖小有孔虫组合。生物及岩相分析说明本区侏罗纪处于一个海侵阶段,这与全球海平面升降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土城子组是一套广泛发育于燕辽地区的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系,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J/K)界线研究的典型。由于陆相化石记录的不完备,以及生物地层划分与同位素年代学的矛盾,使该地层时代归属不定。该组所含生物门类比较丰富,但化石层位较少,可以识别出叶肢介、介形类、孢粉等化石组合,但是前人对其时代意见不一。国内外学者在土城子组及其上下地层获得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指示该组年龄处于156—139 Ma之间,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因此J/K界线就划定在土城子组内部。尽管传统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积淀正被日渐积累的年代地层学数据引发各种挑战,但毋庸置疑的是,年代地层单元和地质历史的划分必然需要有可供区域对比的标志,生物演化始终是地球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在土城子组生物地层研究精度尚待提高之时,本文尝试提出一粗略的J/K界线划分方案,以晚侏罗世叶肢介Pseudograpta-Monilestheria-Sinograpta(P-M-S)组合、介形类Cetacella substriata-Mantelliana alta-Darwinula bapanxiaensis (C-M-D)组合与早白垩世叶肢介Yanshanoleptestheria-Pingquania-Lingyuanella(Y-P-L)组合、介形类Djungarica yangshulingensis-Mantelliana reniformis-Stenestroemia yangshulingensis (D-M-S)组合为界线划分依据。近期孢粉的研究结果显示, J/K界线可以Cicatricosisporites-Lygodioisporites-Jiaohepollis组合的出现为标志。根据化石组合发育特征分析, J/K界线位置大致在土城子组2段与3段之间,年龄为~145 Ma。建议将北票巴图营乡剖面作为对比标准。由此提出下白垩统底部"巴图营阶"的工作模型,为中国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的建阶工作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