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王强  王波 《生物数学学报》2007,22(4):634-644
研究在神经传播过程中的一类非线性拟双曲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交替方向变网格有限元格式,应用微分方程先验估计的理论和技巧,得到了最佳阶的L^2模误差估计结果。并作了数值实验。指明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
云南波蚱属二新种记述(直翅目,蚱总科,短翼蚱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云南波蚱属Bolivaritettix昆虫2新种,即黑翅波蚱Bolivaritettic nigropennis sp. nov.及大围山波蚱Bolivaritettix daweishanensis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43.
冻融条件下生物结皮覆盖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结皮(BSC)是广泛分布的地被物,每逢冬春季节,受冻融交替作用影响,结皮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水文学特征明显改变且与裸土差异显著,从而影响该地区土壤可蚀性评估和土壤侵蚀防治。采用室内模拟实验,以蓝藻结皮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冻融交替次数和初始含水量下,土壤三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并定量分析结皮覆盖土壤在此条件下饱和导水率(Ks)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量对Ks无显著影响(P>0.05),冻融交替次数对Ks有极显著影响(P<0.01),冻融条件下裸土的平均Ks为1.941 mm/min,结皮覆盖土壤平均Ks为0.325 mm/min,两者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随交替次数增加,Ks差异逐渐增大,并在10次时达到最大值为10.13倍。不同冻融含水量下的结皮土壤的Ks在冻融10—20次时趋近,平均值为0.219mm/min。冻融作用显著改变土壤结构,且在冻融7次时土壤结构变化较明显,冻融过程中<0.1 mm的土壤颗粒显著变化。试验条件下,Ks受因子影响程度大小为:冻融交替次数>土壤结构>结皮厚度>结皮容重>下层土壤容重>...  相似文献   
44.
高、低氮浓度对2株真眼点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浓度对真眼点藻纲(Eustigmatophyceae)的2株高产油微藻大真眼点藻(Eustigmatos magnus,EM)和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 polyphem,EP)的细胞形态、生长、总脂含量、脂质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时序变化规律。【方法】利用高氮(18.0 mmol/L NO3?-N)和低氮(3.6 mmol/L NO3?-N)浓度培养微藻。【结果】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大真眼点藻(E. magnus)和波氏真眼点藻(E. polyphem)营养细胞具有1个周生的裂叶状叶绿体,细胞质中有液泡,内含能够振动的颗粒物,以及一个较为明显的红色色素体;生殖方式通过形成2个D形或4个四角形的似亲孢子;随着培养周期的延伸和营养盐的消耗,细胞中油体逐步形成,其数量不断增加,体积不断增大。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氮浓度对2种微藻的总脂积累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低氮浓度下2种微藻的生物质浓度分别为9.0 g/L和8.5 g/L,均低于高氮浓度下的生物质浓度。而低氮浓度下2种微藻的总脂、中性脂和总脂肪酸的含量以及总脂、中性脂与总脂肪酸的单位体积产率均明显高于高氮浓度组,其最高值分别为:59.10%、51.90%、46.95%和0.28、0.24、0.22 g/(L·d) (EM);64.20%、56.80%、50.01%和0.32、0.28、0.25 g/(L·d) (EP)。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微藻的脂肪酸主要成分均为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和二十碳五烯酸(C20:5,EPA),四者的总含量(占总脂肪酸)分别达到85.83%和85.48%,其中棕榈油酸的含量最高。【结论】低氮浓度胁迫有利于大真眼点藻和波氏真眼点藻细胞内油脂的积累,两种微藻均为适合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油脂生产藻株。  相似文献   
45.
色氨酰t RNA合成酶(tryptophanyl-t RNA synthetase,Trp RS)催化色氨酸的活化及其特异性t RNA的氨酰化,为蛋白质合成提供原料。在IFN-γ刺激下,人源细胞中的Trp RS通过结合血红素增强其氨酰化活性,以调节吲哚胺2,3-双加氧酶表达水平增高所引起的色氨酸缺失。体外研究发现,锌离子和血红素竞争性结合人源Trp RS以增强其氨酰化活性。然而,由于一个氨基酸位点H130R的突变,牛和鼠的Trp RS以及人的H130R突变体都不再受锌离子和血红素的影响,并具有高氨酰化活性。H130R Trp RS模拟了一种结合着锌离子或血红素的高活性构象,但目前还没有对这种构象的结构描述。为了阐明H130R决定Trp RS氨酰化活性种属特异性的原因,以及锌离子和血红素的结合位点,作者对人H130R Trp RS进行了活性分析和初步晶体学研究,此工作将为锌离子和血红素调节Trp RS氨酰化活性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为了阐明根区交替控制灌溉(CRDAI)条件下玉米根系吸水规律,通过田间试验,在沟灌垄植模式下采用根区交替控制灌溉研究玉米根区不同点位(沟位、坡位和垄位)的根长密度(RLD)及根系吸水动态。研究表明,根区土壤水分的干湿交替引起玉米RLD的空间动态变化,在垄位两侧不对称分布,并存在层间差异;土壤水分和RLD是根区交替控制灌溉下根系吸水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在同一土层,根系吸水贡献率以垄位最大,沟位最低;玉米营养生长阶段,10—30 cm土层的根系吸水速率最大;玉米生殖生长阶段,20—70 cm为根系吸水速率最大的土层,根系吸水贡献率为43.21%—55.48%。研究阐明了交替控制灌溉下根系吸水与土壤水分、RLD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规律,对控制灌溉下水分调控机理研究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7.
本文报道了采自新疆及云南地区的双菱藻科(硅藻门)中国新纪录植物4种,分别为耳蜗波缘藻Cymato—pleura cochlea Brun、维苏双菱藻Surirella visurgis Hustedt、盾状马鞍藻Campylodiscus clypeus Ehrenberg和莱温德马鞍藻Campylodiscus levanderi Hustedt。通过光镜(L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对其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介绍了他们的生境特征等。  相似文献   
48.
儿童失神癫痫是一类常见的原发全面性癫痫,表现为无抽搐性的阵发性意识丧失,以及3 Hz左右的头皮脑电全面慢波发放.应用同步记录头皮脑电与功能磁共振(simultaneous eleetroencephalography-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EEG-fMRI)技术,可...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无创检测心功能的指标—颈动脉瞬时减速度波强(W2)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测量4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者的左、右侧颈总动脉W2,组织多普勒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和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分析W2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①高血压组W2低于对照组,以左侧明显(1126±996vs1690±1126 mmHg.m/s3,P〈0.01);②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E/Em(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纵向运动峰值速度)增大(9.37±3.32vs7.39±1.83,P〈0.01),NT-proB-NP升高(94.6±48.5vs45.2±13.8,P〈0.01);③相关性分析:W2与E/Em负相关(r=-0.46,P〈0.05),与NT-proBNP负相关(r=-0.21,P〈0.05)。结论:无创性评价血流动力学的新技术指标W2是反映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0.
关于健康成人左右运动神经传导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正常人左、右侧的末梢神经传导特点及易损伤性,探讨生活习惯与末梢神经潜在性损伤的内在关联,提高电生理诊断准确率。方法:100名志愿者为对象,检测正中、尺、胫和腓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F波,观察左、右侧的神经传导参数及左右差值与生活习惯之间的联系。结果:左侧尺、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慢于右侧(P值各为0.013、0.011)。MCV≤X-1S尺神经组的远端潜伏期(D Lat)、F波最短潜伏期(F-Lat)延长于MCV>X-1S组(P值均为0.000)。MCV≤X-1S胫神经组的近端波幅(P Amp)低于MCV>X-1S组(P=0.000)。右侧腓神经D Lat延长于左侧(P=0.007),D Lat≥X+1S腓神经组的MCV、F-Lat平均值慢或延长于D Lat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