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3篇
  免费   932篇
  国内免费   15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18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727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84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29篇
  197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31.
932.
佛坪自然保护区羚牛的种群数量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曾治高  巩会生 《兽类学报》1998,18(4):241-246
1996年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羚牛种群进行了数量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羚牛的数量为435~527只,种群密度达到1.29~1.56只/km2。羚牛种群的成体雌雄个体之比约为1∶0.5,明显地偏向雌性。在羚牛种群中幼仔占12.24%,亚成体占35.03%,成年雄性个体占17.33%,成年雌性个体占35.40%。该羚牛种群在1991年至1996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8.48%,明显高于1984至1991年间羚牛种群的年均增长率。保护区周边地区的生境不断丧失,迫使羚牛向保护区境内迁移,是保护区内羚牛种群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3.
细毛樟愈伤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富含香叶醇的细毛樟(CinnamomumtenuipilumKosterm)叶片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较合适的培养基为pH5.8附加IAA2mg/L和KT01mg/L的MS培养基,在25℃下暗培养。愈伤组织无性系继代培养到第6代后芳香成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仍为香叶醇。  相似文献   
934.
新疆甘草属的种间杂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试验以居群为单位的新疆甘草属7个种进行种间人工杂交。通过对种间杂交结实量(RS)和亲本种平均结实量(RSm和RSf)的分析比较,测出相应的杂交结实指数(IS)、初步了解种间杂交亲和性的大小,为甘草属植物系统与演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5.
不同种类氮肥对土壤释放N2O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用培养试验模拟研究了在正常水分 ( 2 2 % )、干旱 ( 1 2 % )和高含水量 ( 32 % )条件下 ,普通碳酸氢铵 (普碳 )、尿素及新型肥料长效碳酸氢铵 (长碳 )对土壤释放N2 O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土壤NO-3 的形成时间和形成量 .结果表明 ,农田中施加的无机氮肥是大气中N2 O的重要来源 ,而长碳与普碳和尿素相比 ,不但可以明显延后N2 O释放高峰期出现时间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显著减少其释放量 (P <0 .0 1 ) .在 5个月的监测期内 ,与普碳和尿素相比其减少N2 O释放的比例分别为 80 .2 3和 88.41 % ( 1 2 %含水量 ) ,40 .0 0和2 7.59% ( 2 2 %含水量 ) ,无减少作用和 45.88% ( 32 %含水量 ) .本研究结果提示长碳具有作为农田生态系统N2 O减排措施的巨大潜力 ,同时暗示在农业中用长碳代替目前普遍应用的普碳 ,可以减少地下水中NO-3 引起的污染 .  相似文献   
936.
247例人乳头瘤病毒的PCR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7例生殖系分泌物标本用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结果显示:阳性感染率达87.6%,在与临床疾病密切的亚型中,6、11型感染率(60%),高于16、18型感染率(51.6%),但统计学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易感人群组以20~40岁最高(占感染人数的84.4%),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10~20岁年龄组占8.4%)。  相似文献   
937.
目的:研究糖尿病人植物神经病变与心率变异的关系。对象:正常对照组和根据临床有无糖尿病神经病变(DAN)分组的糖尿病病人,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正常和糖尿病人进行心率变异的线性,非线性散点图和非线性定量参数分析,结果:单纯糖尿病组SDNN,SDANN和PNN50低于正常组(P〈0.05);糖尿病+DAN组各项线性时域分析指标均低于正常和单纯糖尿病组(P〈0.01-0.001),散点图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38.
稀土元素对咖啡叶绿素和光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粒种咖啡4年生幼树为材料,通过田间栽培,研究复合稀土对咖啡幼树生长发育期、越冬期,结实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00mg/kg复合稀土溶液处理咖啡幼树,可以提高咖啡幼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植物光合强度,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939.
离子注入不同辐射敏感性微生物自由基与存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不同辐射敏感性微生物辐射异常微球菌和大肠杆菌为试材,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研究了离子注入后在两种微生物细胞内产生的自由基及其存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0.
Current theory postulates that the operational sex ratio (OSR)determines the relative degree of mating competition in thetwo sexes and is in turn influenced by a sexual difference inthe potential reproductive rate (PRR) denned as 1/time out,where time out is the time an individual must spend recoveringfrom a bout of mating activity and/or caring for offspring.In bushcricket mating systems where males provide females witha nuptial gift, relative energy expenditure in offspring influencesthe PRR of males and females and underlies a diet-mediated shiftin the OSR. Here we investigated if there is a similar positive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parental nutrient expenditurein offspring and PRR in the polyandrous butterfly Pieris napi,where female fecundity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male nuptialgifts at mating. By varying the amount of nutrients femalesreceive at mating and relating this to number of offspring produced,we show that male P. napi have, on average, a nutrient expenditurein offspring equaling that of females. In spite of this, themale reproductive rate is 8–13 times higher than thatof females. Hence the relative degree of parental expenditurein offspring is largely decoupled from the degree of matingcompetition in P. napi. Two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are advancedto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utterfly and thebushcricket mat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