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百山祖常绿阔叶林中三个优势种麂角杜鹃、尖连蕊茶和木荷为研究对象,研究2009~2012年其花及果实凋落的年际变化与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在花凋落数量上,麂角杜鹃和木荷有明显大小年现象,尖连蕊茶则无;2)在果实凋落数量上,麂角杜鹃有明显大小年现象,其他两树种则无;3)从凋落季节上看,麂角杜鹃和尖连蕊茶花凋落集中于春末,木荷则在秋初;4)果实的异常凋落与灾害性天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2.
以木荷和杉木为试验材料,模拟异质和同质两种森林土壤养分环境,设计单植、两株纯植和两株混植3种栽植方式,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木荷与杉木混交造林增产及木荷生长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 与同质养分环境相比,异质养分环境中木荷与杉木混植时两树种均具有较高的苗高和干物质积累量,且木荷竞争优势明显,这与其根系可塑性强有关.混植的木荷各径级细根大量增生,其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比杉木高80%~180%.木荷细根在垂直方向上采用了补偿性的生长策略,即除占据富养表层外,还在低养分斑块中大量增殖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木荷与杉木的细根在土壤中的拓殖深度不同,生态位分化,缓解了两树种根系对养分的强烈竞争,提高了混植产量.纯植的木荷由于根系自我识别作用,抑制了根系的生长,使得纯植产量较低.细根在空间上错开和均匀分布可能是木荷纯林结构稳定的原因之一.建议在生产中采用块状整地和表层施肥等措施,改善土壤养分分布状况,营建混交林促进木荷和杉木生长,而对已营造的木荷人工纯林,可以及时调控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53.
Li L  Wei SG  Huang ZL  Ye WH  Cao HL 《植物学报(英文版)》2008,50(9):1140-1150
Spatial patterns of species at different life stages are an important aspect for understanding causal mechanisms that facilitate species co-existence.Using Ripley's univariate L(t) and bivariate L12(t) functions,we analyzed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of three canopy species at different life history stages in a 20-ha subtropical forest plot in Dinghushan Nature Reserve.Based o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four life stages were distinguished.Castanopsis chinensis and Schima superba showed a unimodal DBH distribution.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showed a bimodal curve.L(t) function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ly aggregated distributions of all three species at later life stages and random distribution at early life stages at some scales.From the analysis of L12(t) fun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was a dominant pattern for most species pairs at most scales but the intensity of associ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ife stages.Juveniles of the three species had no negative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with the older life stages.Only premature trees were suppressed by overmature trees at some scales.Considering these results,we found three canopy-dominant species that lacked regeneration.There was no direct competition occurring between understorey individuals.Young trees can grow well under conspecific species with two other species.Longevity and lack of regeneration led to a large number of trees stored in mature and overmature stages,therefore,intra-and inter-competition can be strong at later life stages.  相似文献   
54.
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中木荷和栲树呼吸作用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丁圣彦 《生态学报》2001,21(1):61-67
了常绿阔叶林学业替系列群落中木荷(Schima superba)和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不同发育阶段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及同一演替阶段木荷和栲树不同发育阶段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的大小。结果表明,在常绿阔叶林演替的各个阶段,栲树的呼吸作用速率均比木荷的高,在群落演替的前期,木荷的栲树的呼吸作用速率均较高,但随着群落演替的进展,其呼吸作用速度逐渐降低。通过比较常绿阔叶林演替后期木荷和栲树成年树的呼吸作用速率,并结合二者的光合作用速率,反映了栲树的物质代谢能力较高,生长较快,是期 在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中能够成为优势种,而木荷成为次优势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5.
56.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乔木树种黧蒴和荷木的幼苗,盆栽于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500μl·L-1或空气CO2(340μl·L-1)的气罩中3个月.在各自生长条件下测定,高CO2下生长的黧蒴和荷木叶片平均气孔导度分别降低13%和20%,蒸腾速率下降20%和1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倍以上,不同CO2浓度下的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进程曲线也有明显差异.处理后将幼苗置于自然条件下观测其后效应,第7d时处理间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7.
提高CO_2浓度对两种亚热带树苗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乔木树种黧蒴和荷木的幼苗 ,盆栽于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 CO2 浓度为 50 0μl· L- 1或空气 CO2 ( 340μl· L- 1)的气罩中 3个月 .在各自生长条件下测定 ,高 CO2 下生长的黧蒴和荷木叶片平均气孔导度分别降低 1 3%和2 0 % ,蒸腾速率下降 2 0 %和 1 8%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倍以上 ,不同 CO2 浓度下的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进程曲线也有明显差异 .处理后将幼苗置于自然条件下观测其后效应 ,第 7d时处理间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8.
武夷山木荷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8,自引:2,他引:8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武夷山区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木荷种群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荷种群侵入黄山松幼林向木荷林以及成熟木荷、甜槠、青冈林的发展过程中,种群结构由增长型→稳定型→成熟型→衰退型,空间分布格局由随机型趋于集群分布,种群密度呈现负增长;在成熟木荷、甜槠、青冈林中,由于种间和种内竞争的影响以及林窗效应,木荷种群结构和密度有一个波动性的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木荷种群仍趋于集群分布。此外,对成熟木荷、甜槠、青冈林中木荷种群不同大小级的分布格局动态进行了研究,表明其幼苗、幼树和中树等级的个体均呈集群分布,而大树等级的个体呈随机分布。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木荷种群动态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9.
中国木荷及木荷林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广泛收集木荷(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及木荷林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Penman的公式,Thornthwaite的指标和气候分类,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以及单一气象因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分析研究了木荷及木荷林在中国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木荷分布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的Kira热量指标状况,并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木荷及木荷林分布区的可能变化  相似文献   
60.
模拟酸雨-土壤酸化-杉木、木荷根系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酸雨是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各国政府及人们的极大关注。酸性降水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目前有两种观点,即“由顶而下论”和“由底而上论”。持前一观点者认为,酸性降水淋洗树木叶子中的镁,伤害了树木的光合作用器官,影响树木的生长,导致森林的衰败。以西德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