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3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3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孑遗植物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83,自引:4,他引:79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泰兴、美国纽约的栽培银杏(Ginkgo biloba)群体和中国3个可能为野生的银杏自然群体(浙江西天目山、贵州务川、湖北大洪山区)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13个引物对5个群体共66个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88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45%。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裸子植物相比,银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He=0.2408;Ho=0.3599)。贵州务川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56.82%,He=0.2089,Ho=0.3087),江苏泰兴栽培群体(PPB=34.09%,,Ho=0.1269,Ho=0.1858)和美国纽约的栽培群体(PPB=23.86%,,He=0.0884,Ho=0.1312)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3个可能的自然群体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Gst=0.1476,Φst=14.26%)。群体间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可能是人为选择压力和基因流障碍引起的。根据Nei′s遗传距离矩阵分别构建了群体间和个体间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由UPGMA聚类分析可知,贵州务川群体与浙江西天目山群体优先聚类;美国纽约群体与湖北大洪山群体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为同一野生群体的后裔。通过对银杏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并结合群落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务川银杏群体很可能为野生自然群体。基于银杏群体遗传学和生态学的研究结果,建议在自然银杏群体最适生境和遗传多样性最高的贵州务川建立银杏保护区。由于银杏群体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建议3个自然群体间可进行植株和幼苗相互移栽,以提高群体间的基因交流,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银杏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2.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goldfish chemical cues on tadpole survival and predation by other predators (e.g. dragonfly nymph and crayfish) were tested in a field experiment. Fish chemical cues were found to affect tadpole survival when dragonfly nymphs were present. In contrast, this indirect effect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presence of crayfish.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found that predators, even without predation, can affect the predatory efficiency of other predators, and that the degree of such an indirect effect may differ among the foraging strategies of predators.  相似文献   
993.
To examine the life history response and age-specific tolerance to starvation in the rotifer Brachionus plicatilis O.F. Müller, we carried out two series of individual culture experiment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rotifers were fed until each of the ages of 1-4 days, and were then starved during the rest of their lifetim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throughout their lifespans. Rotifers stopped active reproduction just after the onset of food deprivation, and showed shorter subsequent survival times when they were starved at older ages. The finding that the larger the number of offspring produced before food deprivation, the shorter the subsequent lifetime under starvation, appeared to reflect a trade-off with the cost of reproduction.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newborns were starved until each of the ages of 1-5 days, and were fed thereafter. The lifespans of the rotifers starved up to the age of 3 day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that were not starved. Although the starved rotifers began to reproduce once fed again, their lifetime fecund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of the non-starved group. Based on these result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reproductive suppression caused by starvation would cause rotifers to have a longer lifespan to allow for future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994.
保护我国生物安全的检疫对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提出广义生物安全的概念应包括人类健康,农业和环境生物(生物多样性)安全三个方面,通过回顾与其相关的国际和国内组织及法规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生物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并从口岸卫生和检疫的角度对我国的生物安全保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95.
四合木种群生殖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种群的生殖对策,发现四合木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营养繁殖,以有性生殖为其主要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过程中具以下特征:1)具有自交和异交相结合的交配系统,异交比例(50%)高于自交比例(15%);2)具有花多果少的生殖格局,其开花率与生境、降水、植株年龄关系密切,不同种群的开花率有一定差异,种群的年龄结构对开花率有较大影响。在3~5月降水丰富的情况下,不仅开花比例高(40%~80%),且每一植株的花量很大。不同年份种群结实率普遍偏低,3~5月降雨较少的1996年平均结实率为19.8%;3~5月降雨较多的1998年为12.2%。只是由于开花基数大,对四合木种群种子的总产量不会造成较大威胁;3)胚胎发育过程中败育比率极高,只有约10%~20%的胚能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996.
荔枝蝽-寄生蜂系统数量变动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时银  罗大民 《生态学报》2001,21(11):1839-1846
研究荔枝蝽-寄生蜂系统的数量变动规律,得到一个差分-积分方程组及求解的递推公式,指出了公式中参数的确定方法。推导出荔枝蝽-寄生蜂系统长期演变的特性,用模型证明了人工放蜂防治荔枝蝽的优越性及滥用农药的不良后果,给出了人工放蜂的最佳次数,最佳时刻及合适的放蜂量的计算公式,导出的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97.
华山新麦草濒危原因及种群繁殖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岳明  张林静  马凯  赵桂仿 《生态学报》2001,21(8):1314-1320
华山新麦草特产于我国华山,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由于华山新麦草和小麦属于亲缘种,并且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和耐盐性,所以对其的研究就 很有实践意义。从生境特征和繁殖对策的角度对其濒危原因进行了探讨。华山新麦草生长在恶劣和不连续的生境中,每个居群个体数量都很少。极低的繁殖分配造成其有性繁殖水平低下。脆弱的竞争力和沉重的环境压力共同作用使华山新麦草侧重选择了营养繁殖方式,在生活史上策略上选择上偏重于K-策略。  相似文献   
998.
DNA计算机的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计算机是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互相结合、互相渗透而产生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DNA计算机是以编码的DNA序列为运算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的运算操作以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DNA计算机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容量的巨量性和密集性,和处理操作的高度并行性,通过强力搜索策略迅速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使其运算速度大大超过常规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介绍了DNA计算机的近期进展和工作原理及其分子生物学的运算操作过程.并对DNA计算机的未来发展前景及在生物信息学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9.
提高小麦品种稳产性、适应性的后代选育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农8727的成功选育为稳产性、适应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借鉴,本试验以西农8727小麦品种选育过程中稳定的5个高代选系为材料,采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试点的试验设计,运用Eberhart-Rusell分析方法,推算出参试品系的稳定性参数,分析和比较它们的产量稳定性及环境适应性,并据此筛选出适合性强、稳产性好的优良品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代出圃选系后代选育的探讨性见解,为今后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南蝠回声定位叫声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蝙蝠科是翼手目中种类最繁多、分布最广泛、进化最成功的科之一 ,全球共有 42属 35 5种(Nowak ,1991)。该类群的大多数物种都以超声波回声定位来进行捕食 ,其回声定位行为的多样性以及捕食策略的多样性 ,一直都是动物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南蝠 (Iaio)属蝙蝠科南蝠属 ,为单型种 ,主要分布于我国 (罗蓉等 ,1993)。它是蝙蝠科中体形最大者 ,以前对其生态学方面的研究非常少 ,而对其回声定位的研究则未见报道。南蝠捕食时的叫声与飞行及悬挂状态下的叫声的基本特征一致 (声谱图及谐波等 ) ,仅在叫声次数上有一定差异。因此本文将录制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